分享

他身份尊贵却命运悲惨,词作如泣血的歌声,短短几句成千古绝唱!

 文化点心铺 2019-05-04

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字重光,号钟隐,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作为一位国君,李煜无疑是极其失败和耻辱的。他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整日沉迷在诗画和美色之中。当宋朝军队兵临城下之时,他虽忧心如焚,却依旧日夜欢歌,一味逃避现实。不久,南唐国都的大门被宋军打破,他沦为一个亡国之君,自己的妻子也成了他人的玩物。真是屈辱之极!最后,李后主被迫服下牵机药,在无限痛苦中悲惨死去。他的一生和中国历史上许多末代皇帝一样,结局都无比悲惨。

然而,与其他末世君主不同的是,李后主虽然缺乏政治才能,但却凭着自己的天赋才情在中中国文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没有李煜,“词”这一由伶人歌女而来的艳词小调不知道还要等待多久才能登上大雅之堂,才能发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仅次于唐诗的又一大文学样式!古语有云,物不平则鸣。然而,古往今来,遭逢人生之大不幸的人比比皆是,将自己的不幸化为文字的诗人词人也比比皆是。

可是李后主却能发人之绝唱,创作出了许多后人难以企及的经典词作。李后主成为亡国之君后创作的词作,境界雄浑阔大, 已经不再有宋词产生之初的妩媚艳丽,而是充满家国情怀的文人士大夫之词,甚至上升到了一种人生哲学的高度,发人深省,感人至深。今天,笔者就要和大家分享李煜后期的一首词。这首词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如一首泣血的歌,成为千古绝唱!

相见欢 李煜(南唐)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在很多诗词爱好者眼中,李煜是一位纯情如宝玉一样的人。亡国之前,他日日沉迷于欢乐,被一群深宫妇人围绕着,不知忧愁为何物;亡国之后,他身为阶下囚,不知道忍辱负重,反而写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这样追忆往昔的词句,最终遭来杀身之祸。李煜的命运是令人同情的,他的才华也是令人叹服的。他在词作中任性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毫不隐瞒,率性而为。这首《相见欢》亦是如此,表达的是李煜最真实的表里如一的内心。

李后主的词是需要认真地细细地去体会的。上阕第一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是说:春天的繁花凋零了,春日的艳红花朵再也看不到了。时光飞逝地太快了!这句中,“谢”自然是花朵凋谢之意,而“了”是全都,全部的意思。“春”是最美好的季节,“红”是花朵中最艳丽夺目的颜色。春红的完全凋谢,不用想,只是读一读都会有一种叫人怅然若失的感觉。在词作的一开头,词人没有用太多的话语和华丽的词汇就把一种惆怅无比却又无何奈何的情绪给酝酿了出来。

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表面上写的是春花凋谢,可实际上却是在感叹人生匆匆而过。此时的李煜沦为阶下囚,与往日的融化富贵生活相比,今日的处境是何等凄惨。又恰逢春天逝去,词人由自然之景自然就会联系到自身。作为读者,我们自己其实也可以由春光易逝推及到我们自己,甚至推及到万事万物,这人世间的生生死死不都是一样的吗?词作一开头就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哲学的高度,境界开阔,已经不再有亡国前所作词的那些风月之情了。

接下来的一句“太匆匆”,几乎近似于口语,表达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感叹,真挚而自然。这句词,非常的口语化,日常化,没有一丝一毫的修饰,然而李煜将其放在“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之后却化腐朽为神奇,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限感叹和惋惜之情表达的无比真实而传神。因为他遭逢巨大人生变故,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其身心肯定会遭受巨大打击。作为一个至情至性的人,李煜对自然的一切外在变化都会变得异常敏感。当春红凋谢,春光逝去,他心中自然就会哀伤,就会发出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感慨。这句“太匆匆”真是太自然不过地表达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其实就是对开头的林花凋谢之状作了更进一步的描述。春天不仅容易流逝,春红也更容易凋谢。一阵风雨过后,春天就会真正地逝去了。人的命运就如同花受风雨侵袭而凋零一样,也会遭到各种难以预料的打击和磨难。一个“无奈”紧承前两句的景物描写,由景入情,点出了上阙的主旨:对生命易逝的无奈。整句话也是非常口语化的句子,却是词人的肺腑之言。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一个“泪”字就将词人心中的悲苦情绪畅快地抒发了出来,与上阕中的“无奈”紧紧衔接。这句意思是说:曾经的美好,娇艳的面容,推杯换盏,互诉衷肠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够再回来了?词人在追忆往昔的美好时,他心里其实很清楚这只是他的幻想罢了,生命无常,尽管他心中还对往昔的美好念念不忘,却只能”几时重“?往事不堪回首,花落不会再开。

最后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全词的神来之笔,就像喷薄而下的瀑布一样一泻千里,气势非凡。通过前面一些列景物的渲染和情感的铺垫,最后一句的“恨”字就顺势而发了。并且词人把无形的“恨”通过有形的江水表现出来,即真实又震撼!往日的美好,叫人沉醉,可是命运无常。面对时光的流逝,我们都是无可奈何的,人生还有多少的春光呢?这种恨,就像江水一样流淌不息,永不消失。

总之,整首词气势非凡, 感情真挚,声情并茂,表里如一,是李煜有感于人生巨变而发出的绝唱。它已不紧紧是一个亡国之君对个人命运的悲叹和感慨,而是更多地上升到了一种人生哲学的告诉,发人深省,感人至深。李煜身份最贵,命运却无比悲惨。这首词就他泣血的歌唱,是他“赤子之心”的真情流露!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