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姐整理了几个初中化学比较容易出错的专题,并配套了大量的习题,同学们可要认真阅读喔! 一、物质的构成 (一)原子结构 【注意理解】(1)弄清楚原子内部各粒子的关系: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2)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不一定有中子。 (二)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是唯一的) 【注意理解】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铁原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基本性质: 【注意理解】例如:气体的体积变小,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变小等。 (三)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理解】(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比值; (2)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 (4)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方便。 近似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四)电子的排布 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原子核);圆圈内数字(核内质子数);弧线(电子层);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电子数)。 【注意理解】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和元素的种类。 (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着元素的分类。依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把元素分为三类:
(3)在结构示意图中,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判断依据: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 (五)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 二、物质分类 (一)分类结构图 (二)基本概念 1、混合物:宏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举例:空气、溶液和合金等。 【注意理解】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2、纯净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一种分子构成的。举例:蒸馏水、氧气和冰水混合物。 【注意理解】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O3);具有相同组成(如最简式、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比如金刚石和石墨。 3、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金、金刚石、氢气和氧气等。 【注意理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有可能是单质。 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过氧化氢、二氧化碳等。 5、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举例: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乙醇和醋酸等。 【注意理解】但是CO、CO2、H2CO3和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6、无机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举例:碳酸钠、硝酸银和硫酸钡等。 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举例: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等。 【注意理解】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8、酸: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举例:盐酸、硫酸和碳酸等。 【注意理解】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9、碱:电离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举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等。 10、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举例:硝酸铵、碳酸钙和硫酸钡等。 ▍本文编辑:化学姐 ▍来源:本文来源网络 |
|
来自: 昵称47813312 > 《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