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那个父母是不希望自己孩子优秀的,这种希望就会带有一种期盼,期盼孩子勇敢,期盼孩子多才多艺,期盼孩子懂礼貌等等。 但是孩子成长有自己的轨迹,在不合适的阶段去要求孩子,反而对孩子不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2岁前,家长千万别逼孩子做这6件事,希望你没有做过哦。 1.逼孩子勇敢 孩子初来咋到,看到什么都是好奇也会掺杂着害怕,害怕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我们对从未见过的事物也是内心存留着一份胆怯的,不是吗? 所以爸妈不要只会用“有什么可怕的,要勇敢”“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咋这么胆小”这些话了。这只会加深孩子的恐惧,让孩子越来越胆小。 爸妈应该这样做: 1.不轻视孩子的恐惧:不用“这有什么好怕的”,而是“ 妈妈看到你很害怕,和妈妈说说,你为什么害怕呢?” 2.不强迫孩子勇敢:不用“你看别人怎么都不怕”而是“ 等你准备好了,妈妈再陪你一起,咱们再尝试可以吗?” 3.不帮孩子回避害怕:例如孩子怕小狗,妈妈不应该说“ 下次见到小狗,咱们避开点”,而是“妈妈陪你,咱们远远的和小狗打个招呼,怎么样?” 2.逼孩子分享 孩子再2岁前,还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这个阶段宝宝是没有分享概念的。而且大多数孩子3岁前,是会觉得身边的东西都是我的,如果感觉到东西不是她的,他会很紧张。 如果2岁前,爸妈强迫孩子去分享,不仅不有助于孩子形成分享的概念,还会逐渐丧失自主性,成年后会变成一个很容易依赖别人做出决定的人。 爸妈应该这样做: 可以给孩子进行分享的意识的培养,但是不要用强迫的方式逼孩子去分享。 3.逼孩子打招呼 孩子从几个月大,到3岁左右,会经历一个“认生”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宝宝已经有了一定的记忆,可以把自己熟悉的人记在脑子里,当看到陌生的人是,会认生,这是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 如果此时爸妈强迫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就会陷入一种不安中,如果因此再被贴上“没礼貌”的标签,还会影响宝宝的自信。 爸妈这样做: 不要强逼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可以友情提示,例如:宝宝和叔叔打个招呼,好不好啊? 但不要因为孩子没有打招呼而给孩子贴上“不礼貌”的标签。 4.逼孩子吃饭 吃是人一生下来就具备的本能,一般而言,宝宝到1岁半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可以具备了吃饭的本领,而且完全可以自己决定吃不吃,吃多少的问题。 爸妈这样做: 一岁半以后,自己吃饭。这个年纪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吃饭的能力,父母不要把辛苦用在给孩子喂饭上,只需用在收拾被孩子弄下的“烂摊子”上就可以了。 5.逼孩子表演 再小的孩子也希望自己被尊重,在别人面前表演本领的这种行为,除非孩子自己愿意,不要逼迫他。 爸妈这样做: 征求并尊重孩子的意愿,除非孩子自己愿意,否则当爸妈的也别去逼孩子哦。 6.逼孩子道歉 孩子即使到了四五岁,也未必分得清对错,也无法懂得自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需要照顾他人的情感,需要补救自己的过失。 这时家长一味的逼孩子道歉,只会流于形式,并且孩子也会发现,原来犯错后,只要说“对不起”是可以获得原谅的。 爸妈这样做: 不强迫孩子道歉,等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尝试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感受和自己行为的后果,逐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的成长是有自己的规律的,很多事情不是宝宝不想去做,而是的确做不到,所以作为爸妈,一定要了解宝宝的成长规律,这样才能给于宝宝更加合适的关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