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讲,秦观词

 香如故诗苑 2019-05-05

第三讲 说秦观词

第一节

我们今天开始讲秦观。我以前说过,我们每讲一个词人,除了讲他个别的成就和特色之外,还尽量要给大家一种历史的线索,使大家能对词的发展有一个认识,而且,我们还常常把后一个词人跟前一个词人作一些对比。秦观字少游,号淮海。他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两个人互相欣赏,可是这两个人在为人方面和为词方面是颇有差别的。那么,我们就通过苏东坡和秦少游这两个人为人与为词的不同来介绍秦少游。

我们先从为词的这一方面来讲。词的诗化——把歌筵酒席间的歌词转化为抒情写志的诗篇,这是苏东坡最高的成就。苏东坡是一个超旷、豪放的人,他把他那超旷的风格和情调也表现在词里边了,这是对词的一个很大的拓展,使词演进到一个新阶段。可是不要忘记,词本来是在歌筵酒席之间给那些漂漂亮亮的女孩子们歌唱的,它的本质是婉约、纤细、柔媚的,而秦少游就最能表现出词的这种特质。这不仅是我这样说,以前的读者也有很多人看到了秦少游的这个特点,其中我特别要提出来的,就是冯煦的《蒿庵论词》。这个冯煦我们以前讲过,他跟冯正中同姓,曾经编纂过《阳春集》。冯煦字梦华,号蒿庵,他有一本书就叫《蒿庵论词》,那里边有一句话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词才”是写词的才能,有丰富的语汇,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感受,能观察,这是有词才;而能够蕴涵有词的那种婉约、纤细、柔媚的质素,才是有词心。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得也很好,语言和想象都好,可那是豪放的,是另外一种风格、另外一种性质,它与词的本来的特质并不完全相合。而秦少游的词在词的演进上的作用是使诗化了的歌词再回归到词的本质。在所有的这些词人里边,最能够表现词的特质的就是秦少游。清朝的周济是一个有眼光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介存斋论词杂著》里有这样的话:“少游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终不能到。”秦少游的词在外表上很平易很寻常,并不是强有力的,可他正是以他的平易近人使人受到感染。周济说,由于秦少游具有这种特色,所以那些用力逞气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他的境界。冯煦和周济说的话都很对,可是我们要是没有一个例证就不能更确切地说明秦少游的这种特色。所以,现在我就把他的两首《画堂春》的小令抄给大家看一看: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消鸾凤,画屏云锁潇湘。暮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这两首小令用的字都很平常,但是里面都含有非常纤细、婉约的感受。我们先看第一首,“东风吹柳日初长”写得真好。有的人写了半天,用了很多字,连一点点自己的感受都没写出来,可是秦观用这么平常的几个字就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东风”是春天的风,春风是比较温柔、轻缓的。天气渐渐地暖和了,柳条垂下来,在春风的吹拂下慢慢地摇摆。宋人的诗句说“风里垂杨态万方”,又说“杨柳春风百媚生”——风里的垂杨柳有各种美丽的姿态,那确实是仪态万方的!欧阳修的小词说:“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那也是欣赏垂柳整天地在微风之中轻轻舞动的样子。所以“东风吹柳日初长”七个字虽然看似平常,但却有无限情致。次句“雨余芳草斜阳”,写下过一阵雨之后,在落日的余晖中,看到了被雨水洗过的那些碧绿的芳草。在春天花开的时候,如果是日正当中,白花花的太阳光线太强了,你就不能把那些红颜色、绿颜色的明暗看得很清楚;可是如果在黄昏,太阳斜着照射过来,而且刚刚下过雨,那花的红、草的绿,就显得特别地分明。“杏花零落燕泥香”:杏花已经开完了,花落在地上与泥土混合起来,燕子就把这些带着落花的泥土衔去做了它的巢。周邦彦就有一首词说:“落花都入燕巢泥。”“睡损红妆”:那女孩子在春天这种美丽的天气有一种惆怅寂寞的心情,但是他没有说那女孩子是怎样地寂寞哀伤,只是说她没有游春的兴致,所以睡损红妆。那么她的闺房之中是什么样子?是“宝篆烟消鸾凤,画屏云锁潇湘”。“鸾凤”是鸾凤形状的香炉,“宝篆”是一种盘曲的香。他说篆香的香烟从那形似鸾凤的香炉喷出然后慢慢地消失了,屏风上的画图是一幅烟云渺茫的潇湘风景。中国人认为潇水湘水一带是南方风景美丽的地方,所以可能画屏上真是画的烟云渲染的潇湘景致,可是这也更能表现女子那惆怅的情怀。“暮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黄昏时天气很冷,料峭春寒浸透了这女子单薄的罗衣,引起了她的无限思量。这真是很柔细的笔法。

我们再看下面这首《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落花已经铺满在小路上,池里的水已经涨到和池的边相平了。池里的水为什么涨?那是因为春天下了好几场雨的缘故。你看,他写得多么闲淡,好像是随随便便地写下来的,“铺”字、“平”字都不是带有锋芒棱角的字。然而,他写的是暮春的景色,而且有一种伤春的意思,不过他没有直接写,这“落红铺径水平池”就是他对那暮春景色的细腻的感受。接下来是“弄晴小雨霏霏”。“霏霏”是细小的雨丝在飘的样子。“弄晴”,是说天快要晴了,可是还有一些小小的雨丝在日光之中闪动。“杏园憔悴杜鹃啼”:杏花的憔悴,那是因为美丽的春天已经快要结束;而杜鹃鸟的啼叫,也是暮春的一种象征。“无奈春归”:春天走了,你又有什么办法!由于“落红铺径水平池”的伤感,由于“弄晴小雨霏霏”的迷惘,所以就“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柳外”是柳树的边上。他一个人登上了柳树边的画楼,画楼栏干外面有高高的花树,他就用手指捻着树上的一个花枝。在手捻花枝惆怅良久之后,他并没有把花枝折下来,而是“放花无语对斜晖”,这感觉真是太细腻了。对于春天快要归去的那一份伤感,对于花快要开完了的那一份怜惜,这些他全都没有写,要靠你自己去想象。“此恨谁知”:这种怅惘和愁恨,不但别人不能够了解,连他自己都很难把它具体明白地说出来了。所以,他只是把他自己的所见所感放到读者面前,大家念这首词,也就像亲自体验到了他的所见所感。这就是秦少游。这就是人家之所以说他有“词心”。

我们下一次再讲秦少游的为人好了,现在先讲了他的词的特质。然而,秦少游的词并不只这一方面的特质,他在晚年经受了挫折之后,词风就有了一种改变。

前人批评说,别人的词是“词才”,少游的词是“词心”。当然啦,所有的引文作品都注重一种感发的本质。所谓感发的本质,就是内心之中的一种感动。可是为什么特别说秦少游是“词心”呢?因为一般人认为诗跟词在本质上应该是有一点儿差别的。词在兴起的时候是歌筵酒席之间的艳曲,是给那些少女们来歌唱的,所以在本质上比诗柔婉,而豪放一派如苏东坡和辛稼轩,大家都认为他们是词里边的一种变调。我上次说过,苏东坡把词向诗这一方面发展达到一个高峰,而秦少游把词又带回它那柔婉的本质。我曾经举了秦少游的两首小词,特别是那首“落红铺径水平池”,那“铺”字、“平”字,都是非常柔婉的字,你可以把它和李后主的“林花谢了春红”相比较。晚唐五代虽然还没有所谓豪放词,但李后主在晚唐五代的词人中要算是比较奔放的一个,他的感伤也是奔放的、强烈的。而你再看秦少游的“凭阑手捻花枝”,那种伤春惜花的感情写得是多么柔婉、纤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引了冯煦的一句话:“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冯煦说,秦淮海(秦观)和晏小山(晏几道)这两个作者真是古代最伤感的词人哪!他们所说的平淡的话里边都有很深的意味,表面上看起来很浅的一句话都有一种姿态。王国维对冯煦的话有一点点不同意,他说:“余谓此惟淮海足以当之。”这是指“古之伤心人”、“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三句话,王国维认为只有秦淮海才能配得上这样的评语,晏小山是不配的。为什么呢?他说:“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晏小山的词我们讲过了。我说过,晏小山所写的是一种今昔离合的悲哀,例如:“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那都是酒筵歌席上跟那些歌伎酒女们的离合悲欢,虽然写得很动人,很美丽,但他所怀念的是小,所写的也只是小,并不能给人更深远的感发。又如:“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他所写的就是那么一个穿着美丽的衣服,捧着酒杯给他敬酒的女子,感慨的就是他听歌看舞的生活之中的离合悲欢。而秦淮海则不同。他说:“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他说:“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秦淮海的伤春里边,没有被今昔离合悲欢的某一个特定情事或人物所拘限,他所写的是内心深处的最细微的体会,所以写得耐人寻味。他的感觉最敏锐,最纤细,最容易被触动,能写出对美好的光阴、美好的花朵的那份爱惜和珍重;写出对不能够长久保留的美好的东西的哀惋和叹息。这就是秦少游之所以为“词心”的缘故,也是他和晏小山不同的原因。在这点上我同意王国维的话。王国维在后边还说,秦少游的词境“最为凄婉”。我们刚才说过他是柔婉,可是他所有的词都是在柔婉之中表现一种凄凉无奈的感情。我们可以拿大晏来作比较。大晏的词也是很柔婉的,也不用那些强烈奔放的字句,可是大晏在柔婉之中有一种明朗、旷达的理性。大晏也写伤春,他说,“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可是接着就说:“不如怜取眼前人。”而秦淮海的词则是在柔婉之中表现了一种凄凉无奈的感情。你看他写的是“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是“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他不用“林花谢了舂红”、“人生长恨水长东”这类强烈的字句,也不用“似曾相识燕归来”、“不如怜取眼前人”这类理性的思致,他的词里边总是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这就是秦淮海词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可是王国维又说:“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凄厉”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悲惨的感情。王国维举的这两句词的词调是《踏莎行》,这首词我们以后是要讲的。秦少游为什么后来写出这样悲惨的句子来呢?那是因为他在仕宦方面受了挫折,他曾经被贬官到了郴州。要说明为什么他晚年的词风变为“凄厉”,就得讲他为什么事情而被贬官,所以我们现在就要讲秦少游的生平了。

我们在讲词的时候,除了讲一个人的成就特色之外,也结合着历史的发展,拿一个跟他最接近的作者做比较。就像大晏和李后主我们作过比较,大晏和欧阳修我们也作过比较。现在,我们刚讲完了苏东坡又接着讲秦少游,就要把这两个人也作一个比较。苏东坡和秦少游两个人是很好的朋友,但苏东坡比秦少游差不多要大十三岁,两个人在做人的修养这一方面也是不同的。苏东坡这个人很旷达,无论外界给他什么样的打击,他自己内心总有一种不变的持守。从中国的古典诗歌中,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修养是多么重要。有时候,一个人遭遇到什么事情并不能够完全自主,因为外在环境的改变有时不是你能够掌握或预料的。可是,对于遭遇到事情之后的反应就是可以自主的了。同样是遭到贬官的不幸,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苏东坡和秦少游被贬官都是因为新旧党争,都被看做元祐党人被贬出去,可是苏东坡的反应跟秦少游就完全不一样。

这里我要插一句,北宋的新旧党争实在是很不幸的一件事情。其实,新党的王安石是有政治理想的,旧党的司马光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自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由于朝廷重视文人,所以北宋可谓人才辈出,而不幸的是,北宋居然就在这些既有文学才华又有政治理想的人们的斗争之中被送上了灭亡的道路。这真是很可惋惜的事情。之所以如此,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个是王安石、司马光他们虽然都不是小人,但是他们用人不当;另一个就是他们都意气用事,不能客观地平静地考虑新政和旧政中的弊害。现在有人常常说中庸之道不好,矫枉必须过正。我还听见一些年轻人跟我说,他们就是要在曲折之中找一条直的路。可是,如果你太意气用事,太不理性,没有一个平静的反省,那么你不是向这边弯就是向那边弯,永远也走不直。北宋的党争就是如此。

我们接着讲秦少游。历史上记载,秦少游是高邮人,出身于贫士之家。关于他的祖父和父亲没有什么仕宦的记载,只是说他的父亲曾经“游于太学”。秦少游的词风是柔婉而凄凉的,然而从他年轻时的为人来看,却与此全然不同。《宋史》上说他少年时“豪隽”、“慷慨”,“好大而见奇”,并且喜欢“读兵家书”。所谓“慷慨”就是很激昂,很容易被感动。那时候,他是一个英雄、豪放的少年,喜欢阅读讲论战争的书,志意远大,而且常常有过人的见解。在秦少游的时代,北宋已经是积贫积弱,西北方的夏、辽都兴起了。秦少游很希望能够为国家建立功业,写过一篇《单骑见虏赋》,说的是唐朝的郭子仪单枪匹马来到敌人的营帐,慑服了敌人,这当然是很有豪气的作品。秦少游对苏东坡是很欣赏和崇拜的。苏东坡曾被贬到杭州去做通判,后来又移到密州去做太守。当他从杭州出发到密州去的时候,就要经过扬州附近。秦少游听说苏东坡要来了,就在苏东坡将要经过的路上题了一首诗,既模仿苏的作风,也模仿苏的书法。苏东坡看到之后十分惊奇地说:“什么人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来?”后来有人把秦少游的作品拿给他看,他看了就说:“向书壁者必此郎也!”所以苏东坡对秦少游也很欣赏。后来,秦少游去参加科举考试,但不幸没有考中。而一受到挫折就可以看出人的不同了,有的人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挫折,我依然是我,一次考不上就再试一次,像韦庄,一直到五十多岁才考中进士;有的人则是旷达,考不上就算了,不把它放在心上。可秦少游这个人不是这样,受到挫折以后,就把他少年的壮志都挫伤了。过去他写过《单骑见虏赋》,现在就写了一篇《掩关铭》,说从此我就把门关起来再也不求仕了。这时苏东坡已经从密州移官到徐州,在徐州建了一个镇压水患的楼叫黄楼。秦少游到徐州来拜访苏东坡,为苏东坡写了《黄楼赋》。苏东坡就勉励他去参加考试,理由是他“亲老家贫”。古人说,出来做官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修身齐家以后,应该治国平天下,所以孟子说“仕非为贫”。但是孟子又接着说:“而有时乎为贫。”为什么呢?因为你虽然不怕自己受苦,但孝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当家贫亲老,无以奉养的时候,你就要谋求仕禄以奉养你的父母。另外,古人还常说“扬名声,显父母”,认为这也是一种孝道。所以苏东坡勉励秦少游说,即使是你自己失望了,不想出来做官了,你也应该为你父母的奉养来着想。而那是什么时候呢?正是新党当政,神宗实行变法的时候。后来王安石罢官在金陵闲居,而苏东坡在乌台诗案之后贬黄州,后又移官汝州,路过金陵的时候就去拜访王安石。两人留连累日,唱和颇多,苏东坡曾有诗句说:“从公已觉十年迟。”其实苏东坡和王安石如果真的能够合作,那对北宋将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可惜当时并没有这样一个机会。在这次拜访中,苏东坡就把秦少游的诗文拿给王安石看了,向他推荐秦少游。后来王安石给苏东坡写信说,你对秦少游“口之不置”,并把他的诗文给我看,你走了之后,我读这些诗文也是“手之不置”。所谓“口之不置”,就是不断地称赞,可见苏东坡很赏识秦少游,确认他是一个人才。

自从唐朝以来,很多要到京城去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人都把自己的诗文写成手卷,送给当时的名公巨卿,先造成一种声望,然后就容易考上了。秦少游经过苏东坡的揄扬,经过王安石的欣赏,就在神宗元丰八年(1085)考上了进士。可是你要知道,宋神宗就是在元丰八年死的,他的儿子哲宗即位,年号元祐。哲宗年岁很小,由宣仁太后执政。宣仁太后不喜欢新法,于是就起用旧党的人,把苏东坡他们都召回来了。秦少游考中进士后,曾被派做定海主簿和蔡州教授,苏东坡一回汴京,就在朝廷里推荐秦少游,于是秦少游很快也被召回来,先是在秘书省做郎官,后来又起用他做国史院的编修官。要知道,从外任调到京城来,做到国史院的编修,这是很不容易的。像李商隐、柳永等人都是终身流落在外边,奔波于道路之中,盼望回到朝廷却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秦少游就应该是很幸运了,不是吗?可是天下的事情真是很难说,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你认为幸运的事情,也许就造成了你最大的不幸。国史院的编修官是很清贵的官职,但由此就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让他来主修《神宗实录》。古时候皇帝死了要给他写传记。神宗刚刚去世,就需要把他生平的事迹整理出来,叫做“实录”,等后来正式编到史书里边,就叫“本纪”了。但主修神宗的实录实在是一件最困难的事情了。因为神宗是实行变法的,而现在是宣仁太后执政,起用旧党。对神宗的功过,你很难给他一个切实的评价,说他好也是错,说他坏也是错。秦少游因为主修《神宗实录》就遭到了朝廷上很多人的忌恨并遭到弹劾,所以他曾经一度以疾引退。苏东坡还想要把他再召回来,但不久之后,宣仁太后死去了,哲宗亲政,重用新党之人,苏东坡又被贬出去了。这时就有人控告秦观主修的《神宗实录》“记述不实”,于是就把他贬到处州去监酒税,这是很卑微的一种小官。秦少游少年时性慷慨,喜欢大言,好像是很有豪气,可是一遇到挫折马上就经受不住,所以他考不上进士就作了《掩关铭》;被人家谗毁就要请假,要辞职;被贬官到处州之后,他就要去学佛了。于是就又发生了谒告写佛书的事。宋人所说的“谒告”就是请病假。由于他在请病假的期间写佛书,就又被人检举了,这真是一种莫须有的罪名!要知道天下有一些小人,他们没有真正的是非观念和正义感,他们所能做的事情就是跟风和承意希旨:看这个人倒楣了,就落井下石;看那个人得意了,就锦上添花。晋代的陆机遭受冤枉被杀死了,他手下的一个司马站出来替他说话,说他是冤枉的。这非常难得。肯站出来替不幸的人说几句话,这样的人是很少的。通常是,一看到谁被打了,大家就跟着打。秦少游不是被贬官了吗?就有一些承意希旨的小人给他落井下石。不然的话,他远在处州,他请病假写不写佛书谁知道?总之,不是因为中央政府还要贬他的官,就是因为地方上的小人给他打小报告,又一道贬谪的诏书下来,把他从处州贬到郴州。郴州在湖南,当年柳宗元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写了《永州八记》,那都是些很荒凉的地方。经过这次打击,秦少游就更加悲伤绝望。王国维说他“变而凄厉”的那首词就是他贬官到郴州时写的。在郴州不久,又把他贬到广西的横州;在横州只一年,又把他贬到广东的雷州。在唐朝和宋朝,人们都认为广西和广东是很僻远很荒凉的地方,被贬到那里是很不幸的。苏东坡其实被贬得更远,一直被贬到海外的孤岛海南岛上,可是人家苏东坡写出什么样的诗?苏东坡说“兹游奇绝冠平生”——那是什么样的胸襟和气魄!那么秦少游呢?

今天我们先讲他去郴州时在旅途上所写的两首诗。

门掩荒寒僧未归,萧萧庭菊两三枝。
行人到此无肠断,问尔黄花知不知。

这是第一首。第二首是:

哀歌巫女隔祠丛,饥鼠相追坏壁中。
北客念家浑不睡,荒山一夜雨吹风。

郴州在湖南,湖南是楚地。从《楚辞·九歌》里你就知道,楚地的人“信鬼而好巫”。“巫”是沟通人和鬼神的人,《九歌》就是巫们祭祀鬼神时所唱的歌。“祠”是祭祀鬼神的小庙,“祠丛”是很多的小庙。“哀歌巫女隔祠丛”是说在远远的一群小庙那边,传来了女巫们悲哀的歌声。“饥鼠相追坏壁中”是说饥饿的老鼠们在破烂的墙壁里跑来跑去——那真是一种悲哀而荒凉的气氛。“北客念家浑不睡”:秦少游的家乡是高邮,在长江北岸,他说自己是一个北方的客人,由于怀念家乡,简直不能成眠。“荒山一夜雨吹风”:他这一整夜就只听到荒凉的山野之中风雨的声音。前面第一首是说他住的那个小庙非常荒凉、寒冷,一个和尚都不见,只有几枝菊花。他说,旅客之肠早已断尽,到了这个地方已经无肠可断了,你们这些菊花能够晓得我的悲哀吗?

所以你看,秦少游一被贬官,马上就写出这么悲哀的诗来。他被贬到雷州时,苏东坡也被贬到海南,据说那时候他们还通过书信。后来哲宗去世了,徽宗继位,就把旧党的人又召回去,秦少游就死在北归的路上了,当时只有五十二岁。关于他的死还有段传说。说秦少游曾经在梦中作了一首词,其中有两句是:“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意思是,他喝醉了酒,躺在古老的藤萝架下,把南北方向都完全遗忘了。而他这次北归路过藤州,在光华亭休息,他说他口渴,叫人拿水来喝,水拿来了,他就拿着这个水杯,“笑视之而化”。就是说,他看着水杯一笑,然后就死去了。这消息传到苏东坡那里,苏东坡非常悲伤,他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意思是说,像少游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死去了,别人就是死去多少,也换不回他这样的一个人了!这句话出于《诗经·黄鸟》的“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说是如果能挽回这个人的死亡,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牺牲一百次。

我们在讲秦少游的“词心”时,曾说到他的感受非常锐敏。正因为他感受的锐敏,所以在遭遇挫折之后受到的打击也就更大。李后主如此,秦少游也是如此。好,我们下一次讲秦少游的词。

第二节

叶嘉莹

今天开始讲秦观的词。

上次,我已经把秦少游这个作者和他的词的特色简单地介绍过了。前人认为,秦少游最有“词心”,他的感受最柔婉,最细腻。那意思是说,词里虽不是不能写豪放的风格,像苏东坡或辛弃疾那样,可是,由于词的源流是在歌筵酒席上给女孩子们唱的歌曲,所以它本来的性质是比较柔婉的。秦少游虽然和苏东坡同时,可是他对于词的柔婉细腻的这一方面的特质特别能够有所发挥。而且,我们说,秦少游的柔婉纤细是得之于心的,他有一种“词心”。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所谓“词心”者,就是说,他内心的感受与词的柔婉纤细的特质特别接近,这是天生如此的。而且,他这种“词心”的感受可以分为外在的与内在的两方面:当他观赏景物的时候,他有柔婉纤细的感受;当他抒写他自己感情的时候,他也有柔婉纤细的感受。这是他的特质。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他都表现了柔婉纤细的特质。惟其如此,他在短小的小令之中,就特别能够把情景结合,使情景相生。像上次我们讲过的他的《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就可以作为这一方面的代表。

秦少游柔婉纤细的特质不仅是表现在小令中,也表现在长调里。他的长调也同样结合了这样一个特质。不过,长调不像小令这么紧凑,所以有的时候他的景与情是分开写的:写景就单写景,写情就单写情。因为长调要铺陈,所以往往前边一大段写景,后边一段才写情。虽然分开写,可是他在情景之间还是互相有一个映衬,有一个呼应,结合得很好。

上次我特别讲到,这种柔婉纤细的“词心”,这种感受的特质,是秦少游本来就具有的。但后来,他在仕途中受到了挫折,他的词风就变而凄厉了。秦少游被贬官是无辜的。那是因为他修神宗的实录,人家说他修得不好。可是,神宗的实录本来就不容易修。在那新旧党争之间,你说他好也不对,说他坏,也不对。秦少游就是因为写神宗实录而获罪了——这当然不是秦少游的罪过。第二次,他又被贬官了,那是因为他在请假的时候写了佛经,当然这也不是他的罪过。而秦少游这个人,他是不能够经受挫折的。苏东坡在挫折苦难之中自己可以安排,可以解脱;可是以秦少游那柔婉纤细的词心,遇到这种挫折,他就写出了非常悲苦凄厉的作品。

好,现在我们就开始看他的词。我们要看他的几首词,这几首词是可以为他性格上这几个方面的特色作出证明的。第一首我们要看的,就是他的《望海潮》。很多词的选本都把这首词选在秦观词的第一首。

梅英疏淡,冰澌融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茄。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你看他这种柔婉纤细的感受!无论是写景也好,无论是写情也好,你都可以看到他这种特质。第一句就写得好——“梅英疏淡,冰澌融泄,东风暗换年华。”

最近,我跟蔡宝珠开车子过来,经过marine drive路上的一大片樱花树,蔡宝珠常常发生感慨。因为,我们每天经过那里的时候都看到它的转变。在两三个星期以前,我们开车从那里经过,看到它含苞待放,然后慢慢地盛开,那么红艳,充满了光彩,充满了生命;现在,我们再开过那片樱花树的时候,它的颜色就越来越黯淡了,越来越失去了光彩,蔡宝珠说它“病了”。

所以你看,秦少游就把这个感觉写出来了。大家都有这种感受,可是人家怎么就把它写成一首诗或者一首词呢?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秦少游的感觉是柔婉纤细,他在写词的时候,不用那种很突然的很强烈的字眼,总有一种慢慢地慢慢地感受的意味。他说,“梅英疏淡”。“疏”的形容,“淡”的形容,写得很好。“英”是花瓣。那梅花的花瓣是“疏”了,减少了,因为它的花瓣零落了。它的颜色呢?你很清楚地看见,它从红的颜色慢慢地慢慢地越来越黯淡了,现在就变成了戴绮华所说的“贫血的颜色”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花是樱花,它是春天开的,现在已经是春天了。秦少游所说的是梅花,梅花在中国是冬天过年前后开的。在腊月的时候,在雪中,我们就要赏梅花,梅花是冒着寒风冰雪而盛开的。所以,当梅花的花瓣稀疏了,当梅花的颜色黯淡了,当“梅英疏淡”的时候,冬天的冰雪也就快要融化了。所以他接着说,“冰澌融泄”。什么是冰澌呢?一大片很厚的冰,像中国东北松花江上可以跑车马的那种很厚的冰,那不叫冰澌。“澌”是薄冰,是一片片的、细碎的薄冰。温哥华这个地方冬天不是很冷,今年冬天就根本没有什么冰雪。我在台湾住了很多年,台湾没有冬天,冷的时候也不结冰的。可是,当我在密西根州的大学教书的时候,就赶上了冰雪严寒的一个冬天。惟其经历过冰雪,你对春天来到的感受才特别的鲜明。密西根州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条小河,那小河上面都结了冰。我每次上课都要路过那小河边,我亲眼看到,那河面上的雪逐渐融化了,然后,冰也开始融化。它逐渐变得很薄,变成一片一片的,然后就裂开了,然后随着水流一片一片地流走了。这就是秦少游所写的“冰澌”。“澌”,就是那薄片的、碎裂的冰。冰澌在水里慢慢地融化,然后就随着水流走了,这就是“融泄”。你看,秦少游在写景时他的感受是多么柔婉纤细!

“梅英疏淡,冰澌融泄,东风暗换年华”,这里面每写一个字都写得好。“疏”和“淡”,“融”和“泄”,每一个字用的分量都是恰到好处。“东风暗换年华”,“暗换”两个字也写得很好。什么叫做年华呢?年华是一年的芳华,最美丽的日子。秦少游说,当春风吹来的时候,就暗中把景色改变了,就把一年中最美丽的一段日子带到你的面前了。就像欧阳修所说的“雪云乍变春云簇”,你就“渐觉年华堪送目”了。你自然就会觉得,一年的芳华原来是这样的美丽。秦少游说是“暗换”。怎样叫暗换呢?暗换就是,今天看起来它跟昨天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它一天一天不就是这样改变的吗?像我们每天开车经过的那片樱花树,冬天那树上什么都没有,没有叶子也没有花。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已经长出了小小的萌芽,然后长成花苞,然后开放。这就是暗换。你觉得今天看它和昨天看它没有很大的不同,可它就是在你不知不觉之间把一年的芳华带来了。

秦少游这首词所写的地点是洛阳。有的选本选这首词时说是“洛阳怀古”。其实,这首词怀古的情绪不多,他就是写洛阳,写他游洛阳时的一种今昔之感。我们以前曾经讲过,秦少游参加过科举的考试,可是他有两次没有考中:一次是乡试没有考中,一次是考进士没有考中。后来,他又到首都开封来考试,考中以后,被放出去到一个小小的县里做一个属官。后来,又把他召回到开封来。开封和洛阳相距是不太远的。我想,秦少游是江苏高邮人,年轻人第一次到北方来,到开封来考试的时候——考上没考上是另一回事情——他很可能顺便就游了洛阳。他没考上进士就走了,后来又来过,这样来往了几次。过了很多年以后,当他又到洛阳去游历的时候,他写了这首词。所以,他有一种今昔的感慨。你要知道,在北宋时洛阳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那时把开封叫做东京,把洛阳叫做西京,就像是陪都的性质。东京和西京,在北宋要算两个最繁华的城市。你想,秦少游当时还是少年气盛,历史上说他慷慨豪隽,志大而见奇,他带着他满腔的少年豪隽之气,来到北方的东京和西京这种繁华富庶的地方,所以他写到:“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秦少游的长调情景结合得很好,他把今昔结合得也很好。除了他的感受之外,我们先看他的章法结构。“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这几句我们先放在这里,等一下回来再讲,我们先看后边“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请注意他的章法。“长”,是久远的。秦少游说:“我一直不能忘记的,是从前有一次‘误随车’。”所以,从“长记”以后,他写的一定是过去。但这就出了个问题啦,那“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是过去还是现在?秦少游这首词里有过去也有现在,是交杂在一起的。从“长记误随车”以后写的是过去。这过去的回忆到哪里才完呢?一直到下半首的“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之前,中间这一大段都是过去。那就是说,他开始写的“梅英疏淡,冰澌融泄,东风暗换年华”是现在,从“长记误随车”以后就是过去,到“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又是现在。那么“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是过去还是现在?有人说是过去,有人说是现在。我自己以为,这几句正是引起他回忆的原因,是过去如此今日依然如此。所以,是过去也是现在。他正是把过去和现在都结合在这里面了。

什么叫“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我在五一三的班上刚刚讲了西晋的诗人,我说西晋有一个人,他既是诗人也是个大富翁,那就是石崇。石崇盖了一个最美丽的花园,就叫金谷园。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因为石崇是豪富,所以园子盖得非常美。我曾经到过洛阳。现在新盖的洛阳火车站就是石崇金谷园旧址所在的地方。因为年代久远,这个花园老早就已经不存在了。可是,秦少游写词的时候那金谷园还存在,所以他说“金谷俊游”。所谓“俊”者一般是说“英俊”,就是说,那些杰出的、有文采的、风流的少男少女们在金谷园中游春。“铜驼巷陌”,那也是洛阳的事典。因为西晋的首都就是洛阳,所以皇宫就在洛阳。在宫城的对面,那条最大的街道就叫做“铜驼街”。为什么叫铜驼街呢?据说是因为在宫门前的大道上立有铜做的驼。那是洛阳最繁华最热闹的一条大街。秦少游说,当春天到来,当“东风暗换年华”的时候,那金谷园中,有多少文采风流的少男少女,在铜驼街上——还不只是大街,秦少游写得很细致,是“铜驼巷陌”,铜驼街上每一条小的巷子——他们就“新晴细履平沙”。

那天英国女王来,我和蔡宝珠开车过来,看到洒水车在大街上喷水,把大街清扫得很干净,这就跟中国的皇帝要出游一样。那会儿没有柏油马路,怕尘土飞扬,所以当皇帝要出来的时候,就“黄土垫道,净水泼街”——铺上一层黄土,喷上一层水,尘土就不飞扬了。现在游春的这些个士女,没有人特别给他们洒水,可是上天刚刚下完一场雨,现在正是新晴之后。王维写过一首送别的曲子,第一句是“渭城朝雨浥轻尘”,他说,渭城早晨刚刚下过一场雨,把路上的尘土都打湿了。“浥”,就是打湿了。我到天津去教书的时候,天津刚刚地震不久,正在拆旧的盖新的,满街都是尘土飞扬,所以我很害怕上街。有一天下了一阵雨,尘土不大飞扬了。于是,我就趁这个时候上街了。所以“新晴”是一个很好的时候,新晴之后是适于出来游春的。古时候没有柏油路,都是些沙土的街。秦少游是很细腻的,他写了“疏淡”,他写了“融泄”,他写了“暗换”,他在这里写的是什么?他写的是“细履”。“履”,是脚踏在上面。细履什么?细履平沙。你要知道,中国古人穿的鞋子大多是布底的,穿着布底的鞋子走在路上的时候,那感受可以从鞋底传进来,传到你的脚上,你会感觉到你是走在什么样的路上。那路面是硬的还是软的?是松的还是紧的?是高低不平的还是平的?你的脚一踩上就可以体会到。我去年回国,去山东爬泰山,我家里人说穿皮鞋不方便,穿中国鞋才方便,我就听了他们的话,穿布鞋去了。那个鞋很轻便,这是它的好处,可是也有它的坏处。它的坏处何在呢?那就是它的鞋底太薄了。你走在路上,什么不平啦、道路硬啦,什么感觉都能感受得到。现在,我就要讲这一句,“新晴细履平沙”。“细履”两个字用得很好。你可以感觉到,你的鞋子踏在那平坦的、刚刚被雨打湿的沙土路上,有一种松软的感觉。所以说,秦少游的感觉是很纤细的。同时,“细履”两个字不只意思好,声音也好。你有没有注意到,“细履”这两个字,都发“i”或“ü”这类声音。先不要管它的意思,它的声音本身就有一种很纤细的感觉,“新晴细履平沙”——今天,我又走在铜驼街上,又踏在这么松软、美丽的道路上,而且心情也正像美丽的春天,由此我就想到当年了。所以我说,这几句既是写现在,也是写从前。

从前,也是这样的季节,也是这样的地点,也是这样的感受,他说:“我就记得当年曾经‘误随车’。”什么叫误随车呢?我记得从前在我们班上讲过五代的一首小词,写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子要追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他说:“晚逐香车入凤城。”——男孩子骑着马游春,女孩子坐着车游春,一阵风吹过,把车帘子掀起来,这个男孩子就看到车里的女孩子很漂亮,于是就骑着马去追。可是你知道,游春的人太多了,而且车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把车帘子一放下来,你就不知道要追的是哪辆车了。所以他就“误随车”——追了半天发现追错了。这是极写游春人之多,而且你可以想见少年人意气飞扬的那种豪兴。“随车”两个字表现了少男少女游春的这一份兴奋的感情,那是一种春天的感情。所以他说这时候的景物“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外边正是满天的柳絮在飞扬。柳絮也引起一种很纤柔的感觉。大晏有一首词写柳絮说:“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那一份沾惹,那一份撩动的感觉,直接向你扑来。欧阳修也写过一首游春的诗,他说:“草惹行襟絮拂衣。”——春天对你到处都是沾惹都是撩动,到处都是多情的,不但人多情,草木也多情,你看那草,就好像是特别要沾惹你的衣襟,那柳絮就在你的身边飞来飞去。秦少游则说是“絮翻蝶舞”。蝴蝶采花,那自然更是代表一种多情的形象。“芳”是芬芳的、美好的、缠绵的。“芳思”就是,大自然引起了你这种多情的心意,引起了你的情思。“交加”,极写其多的样子。意思是说你被这些“絮翻蝶舞”惹动了多少这种多情的感受!“交加”两个字用得很好。杜甫也曾经写过两句诗,他说:“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交加翠”是指那绿的颜色交叉的样子,“交加”极言其盛多。

在这个时候,铜驼大街上是“絮翻蝶舞”,是“芳思交加”。但是,大自然的春天到来的时候,难道就只到铜驼大街,不到那些鄙陋的贫苦的小巷子吗?不,大自然是公平的。天下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春天。所以他说:“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秦少游写得真的是很好。他说不只铜驼街上一片春光,而且每棵柳树,每片桃花下边的小路,“柳下桃蹊”,到处都是春光。“蹊”是小路,是人走过的小路。《史记》的李广列传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花和李花虽然不说话,可是因为它们的花是好看的,果子是好吃的,人们自然就会走来;人们常走过的地方,就自然形成一条小路。秦少游说,“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这个“乱”字,在这里不是坏的意思而是好的意思,是“交加”的意思、众多的样子。是说,每一个人家都分到了春天的景色,普天之下大家都享受到春光的美好。这是写在这个季节里一般的情景。而后面就说到,在这样的季节,他们还有更美好的事情。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这句是什么意思呢?秦少游在这里用了曹丕和曹植诗文里的句子。曹植有这样的诗句:“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说是在很寂静很凉爽的夜晚,他们(曹氏兄弟、建安七子)这些文人到西园去游玩。盖是车盖,就是车的蓬子。大家都坐着车,一辆车接着一辆车,跑得很快,所以说“飞盖相追随”。曹丕给吴质的书信里有这样两句:“清风夜起,悲笳微吟。”曹丕还有两句说:“同乘共载,以游后园。”曹植的“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里边有“西园”,有“飞盖”;曹丕的“清风夜起,悲笳微吟”里边有“笳”。所以,现在秦少游就用了曹丕和曹植诗文里的句子。他说,我们这些朋友们,这些诗人墨客,我们也跟曹家兄弟、建安七子一样,在这样美丽的春天,当然也就要有美丽的聚会啦!李太白写过《春夜宴桃李园序》——这么美好的春天,有花,有月,你怎么能不享受呢?所以他们就聚会了。他们在西园里饮酒,还有人吹奏笙笳等乐器。当他们聚会的时候,他们就点上很亮的灯。华灯,就是很亮的灯。本来,月光很好看,如果你要赏月的话,你就该把灯都灭了,你才能看到月光的美。但是他们点了这么多灯,而且是“华灯”,使得月光都黯淡了。华灯遮掩了、压倒了月的光辉,这就是“华灯碍月”。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说赏月是要把灯都灭了,一个人寂静地来赏月,才能看到月光的美,那么“华灯碍月”岂不就是不好了吗?可是你要知道,这“华灯碍月”正是写人间的美盛。人常常羡慕天上,其实,你要是坐着飞机晚上在一个大城市降落,你从天上看地下的大城市,到处灯火辉煌,你就会想到,假如天上有人而且有知的话,一定会羡慕人间。再说“飞盖妨花”,“盖”就是车篷,“飞盖”就是跑来跑去的车,如果车子有一个车盖,车上的人就只能看远处的花,头顶上的花就被车盖挡住看不见了,而且,当车篷经过时,有时也会碰到路旁的花。所以,“华灯碍月,飞盖妨花”这两句都是极写人间的美盛——大自然本来就是美的,但是人间的美盛超过了大自然。

从“长记误随车”开始,到“华灯碍月,飞盖妨花”,秦少游极写了人间的美盛。然后,他写现在他又回到了洛阳:“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兰苑”就是种有芬芳美丽的花草的花园。他说现在花园没有空,花还在。有的人感慨今昔,是说从前有美丽的东西,现在没有了。像刘禹锡说“桃花净尽菜花开”——长安附近有一个庙叫玄都观,观中的道士种了有千树的桃花,每年春天,长安的士女都到那里去看桃花,可是后来桃树都被人砍走了,刘禹锡就感慨说:“桃花是没有了,现在这一大片园子都变成菜园子,只剩下菜花了。”秦少游所写的不是这种改变。他不是说现在荒凉了从而发生感慨,不是的。现在和从前是一样的繁华盛美,只是你已经不是当年的你了。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花还是美的,春天还是美的,别的游人也像你当年一样充满了“芳思交加”的感情,可是你,就不再是当年的你了。虽然“兰苑未空”,可是“行人渐老”——来游春的人,一年比一年衰老了。秦少游曾经离开汴京和洛阳很久,现在再回来,他有许多感慨。所以“重来是事堪嗟”。“是事”是很多事情,每一件事情。“堪”,是值得、使得。他说,现在我重来这里,每一件事情都使得我叹息。那当年的“絮翻蝶舞”、“柳下桃蹊”不都是好的吗?可是我今天再来,再看到那“铜驼巷陌”,再去“细履平沙”,再看那“絮翻蝶舞”和“柳下桃蹊”,都使我感叹,因为只有我不再是当年的我了。

那么,今天怎么样呢?下面就是写今天的情景了。他说是:“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当年他做什么?你记得,他是“长记误随车”——他在那条路上追逐着人家的车。他现在再没有追车的兴趣了,也不是追车的年龄了。现在他在哪里?他一个人孤独寂寞地在酒楼上。“在酒楼上”,这四个字恰好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的名字。当你在酒楼上对着一杯酒的时候,是很容易兴起今昔无常的那种感慨的。“烟暝”,就是外边的烟霭昏冥。黄昏的时候,你会看到远方有一种烟霭昏冥的样子,会引起一种迟暮的、黄昏的、苍茫的、昏冥的感受。再加上那酒楼上斜斜地插着一个酒旗,所以是“烟暝酒旗斜”。这个时候,他再也不到路上去追那香车了,他只能做什么事情呢?只有“倚楼极目”——靠在酒楼上,极目向天边远望。就“时见栖鸦”——看见那苍茫的暮色之中,乌鸦们都归巢去栖息了。可是他秦少游呢?他的归宿在哪里?他的人生目的和结局在哪里?他没有。当他看到乌鸦在黄昏都投到自己的巢里去歇宿了,他就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北方的洛阳,回到南方的老家高邮去呢?所以他就“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这首词究竟是哪一年所作,但是我们从他说“重来是事堪嗟”判断,这一定是他隔了很多年以后再到洛阳来游春时写的。刚才我们说过,秦少游是多次来过北方的。这期间他经历了很多事情,像贬谪啦,外放啦,挫折啦,考试考不中啦……所以他有很多感慨。他说“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这有两种原因。一个是,他既然已经出仕,那就身不由己了,就不能够随便回到他的故乡高邮去了;另一个是,他虽然已经出仕,却并不得意。我们以前讲过,宋神宗去世以后,旧党的人被召回来了。由于苏东坡的推荐,秦少游也被召回来了,而且在秘书省里做过官。可是由于秦少游编修了当时的国史,遭到一些人的攻击,后来不久就被贬出去了。所以,他出仕后的身不由己,以及他出仕不得意的感慨,就都在这首词的最后两句里表现出来了。“暗随”,是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内心的怀想。中国的西北高,东南低,流水都是向东南方向流的。而秦少游的家乡就在南方。所以当流水向东南流的时候,他那颗怀念故乡的心也就随着流水流向天边那遥远的地方。所以你看,从秦少游的长调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感觉的柔婉纤细和他的情景的映衬。那种配合,是写得很好的。

好,现在我们讲完了这首长调。刚才我曾经说过,因为是长调,就要铺陈。所以我们就看到这首词里有很多写景的句子。像“梅英疏淡”,“冰澌融泄”,“絮翻蝶舞”,“柳下桃蹊”,都是写景,不过他的景和情配合得很好。下面,我们再看他的一首小令。我们要看他的一首《浣溪沙》,就是“漠漠轻寒上小楼”那一首。好,下课了,我们下次再看。

第三节

叶嘉莹

我们上次讲秦少游的时候说到,秦少游是感觉很纤细很锐敏的一个人。而且我们上次讲到,他那纤细锐敏的感受有时是向外的,是对于外界大自然景物观察的感受,有时是向内的,是他自己心灵感情之中的感受。我们上次讲了他的《望海潮》“梅英疏淡”那一首。《望海潮》是一个长的调子。你要知道,内容和外表的形式永远有很密切的关系。长的调子你一定要铺陈,就是说要把它展开来写。所以在这首词里你看到,他有的时候是向外,是写景的;有的时候是写情的。比如他说:“梅英疏淡,冰澌融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写的都是外在的景物。等到后来他说:“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这就是写他的感情了。他有的句子写景,有的句子写情,而这景与情的关系呢?我们说是情景相生。他把景物跟感情陪衬得很好。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词调是《浣溪沙》。《浣溪沙》是个小令,凡是短小的词,我们把它叫做令词。小令的篇幅是很短小的,要写得很集中,所以就不能够铺陈展开。因此,在这首词里他所写的不是情景的相生,而是情景的交融。就是说,他把他心灵感情上的感受和外在的景物结合起来写了。《望海潮》呢?因为长调要展开,所以在那首词里他是把景物和感情分开来写的。

刚才李淑洁问我,为什么秦淮海的词写得这么好,一般人却对他不大注意,好像是没有苏东坡等人那么有名?那是因为,他的词从外表看起来比较平淡,他的用笔比较淡,比较轻。像苏东坡的“大江东去”,那是一开口就不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想象也很不平凡。苏东坡的想象和笔法都是不平凡的,你一看就会觉得:唉呀,这是别人从来没有说过的,他怎么就会有这样的想象,怎么就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可是秦少游的词不是这样,他总是说得淡淡的、轻轻的、平平常常的。这正是秦少游的特色。就因为他特别纤细特别锐敏,所以他写得很淡很轻;又由于淡与轻,才表现了他的纤细。他的特色就是在淡与轻之中表现了一种韵致。上次我们讲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时写过这么一句:“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那是清朝有一个人名叫冯煦,他赞美秦少游和晏小山说:“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王国维说这两句只有秦淮海才足以当之,说晏小山没有这种境界。晏小山写的词是很美的,但如果你一定要比较他们的不同你就会发现:晏小山的词比秦淮海的秾丽,色彩也深。像“彩袖殷勤捧玉钟”就是如此。可是除了色彩之外,他内容的情韵(韵致与情意)反而比较少。因为他怀念一个女子就是怀念一个女子,就是这么一件事情,很单纯也很狭窄。可秦淮海不是这样,秦淮海写的是他心灵感情之间的一种感受。他不被某一件事情拘束,也没有小山写得那么秾丽。他写得比较平淡,可是他的情韵深厚。所以王国维说,“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两句“惟淮海足以当之”——只有秦淮海才配得上这两句话。秦淮海在平淡之中有很纤细的一种感受,这是有情韵的。

今天我们要看的这首小词,很能代表他的这种风格。这首词在郑骞《词选》的第五十六页: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真是秦淮海的词!你不要看它平淡,可是平淡之中是很有特色的。他说:“漠漠轻寒上小楼。”你看,他写得多么轻,多么美!不但是写得美,而且他真的有一种感受。有很多人的词就只是写得美,里边没有感受。像我常常举的晚唐人的两句坏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写得很美,但没有感受。我在五一三班还举过六朝时候虞炎的诗“黄鸟度青枝”,这句写得好像挺漂亮,但没有感受。这个人他自己对这景色连一点点欣赏的感受都没有,只把外表上的黄鸟、青枝都写下来了。可是秦淮海不是,就是在很平淡之中秦淮海都有他自己很纤细很锐敏的感受。“漠漠轻寒上小楼”的“漠漠”两个字就写得很好。我说过他要表现自己的感受,但那感受怎样表现?诗歌都是用文字写的,当然是从文字表现。就是说你要找到最恰当的动词、最恰当的形容词、最有效果的结构和句法,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漠漠”两个字很好,有很多的意思。你们知道吗?中国的诗有时很难翻译。因为有时候一个词能给你很多的联想、很多的意思。可是你要把它翻成另外的一种语言,你就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意思,所以就把它变得很死板很单调了。这“漠漠”两个字有哪些意思呢?一个是广漠的意思。广漠是一大片,就是说整个的外在环境都充满了寒冷的感觉。“漠漠”还有第二个解释,就是中国有时用这个“漠”字形容一种漠然的意思。“漠然”是无所关心的样子,也许人觉得很寂寞,很寒冷,可是外在的天气它不管你心里的感受怎么样,它对你是漠然的。苏东坡说月亮“何事长向别时圆”?他说:“你这个月亮,为什么偏偏在我们离别的时候你就要圆呢?”但实际上,月亮不管你离别不离别,月亮要圆就圆了。李商隐写蝉说:“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他说,到了秋天,蝉在树上直叫到五更天气。秋天已经很冷,五更当然就更冷,蝉叫的声音越来越稀疏,都快要断了,蝉的生命将要灭亡了,蝉的啼声这样凄凉,可是树呢?满树的绿叶子显得非常无情,不管你叫得多么悲哀,树还是树,它不管你。所以这“漠漠”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广漠的,是四面充满了寒冷的感觉;一个是这些寒冷的感觉它是漠然的,使人觉得已经被寒冷所包围,而这寒冷是这样的冷漠。不是还说“冷漠”吗?“漠然”就有一种冷漠无情的样子。所以他这“漠漠”两个字很平常,但写得很好。

“漠漠轻寒上小楼”,这又是秦淮海的特色了。你要知道,得冷到什么程度你才能感觉到寒冷呢?李商隐有一句诗:“四壁霜华交隐起。”他说四面墙壁上都是寒霜,寒霜凝结起来是一个个的花——凡是结晶的东西它都是凝成这样的向外放射的花的样子。四壁霜花交插地、重叠地、隐约地、一层一层地凝结起来,变得越来越厚。这是多么寒冷!李商隐写寒冷写到了极点。可是有些人对寒冷的感觉很锐敏,不是要到这么冷的时候才感觉到悲哀、伤感和痛苦,而是在“轻寒”的时候就有所感觉,这就是秦淮海了。“漠漠轻寒”不是极端的寒冷,但是由于他的感受特别锐敏,所以这一点点的寒冷他就感觉到了。在“漠漠轻寒”之中他怎么样?他是“漠漠轻寒上小楼”。李后主有一首小令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上楼,不是一种向高处的攀登吗?而且到了楼上你是可以远望的。我常常说,凡是远望,就往往会引起你一种怀思的、向往的感情。在这种动作形式之中,它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是中国词之很难讲的地方,也是秦淮海的词难讲的地方。你已经感觉到外边是一片冷漠和寒冷,你为什么要上小楼?这就需要你用感受。由于他所写的是纤细锐敏的感受,所以你也要用纤细锐敏的感受去体会了。(也有人以为“上小楼”所写的并不是“人”的“上楼”而是“轻寒”的“上小楼”,也可以讲得通。)

“晓阴无赖似穷秋。”他说,那是早晨,而且是阴天。他写的是春天,很近于现在这个季节,也是那些花开始飘落的时候。阴天的时候就很寒冷,虽然是春天,你会觉得有一点点像秋天那样的肃杀的感觉。所以说“晓阴无赖似穷秋”。什么叫“无赖”呢?无赖者,乃是无可奈何。我们说这个人真是无赖,那就是你对他没有办法,你怎么说他也是那个样子。秦少游对这“晓阴”的天气就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这两句写的是外在的天气、外在的景象,但这是和他的内心结合起来的,写他心灵上的感受很细腻,然而很难具体把它说出来。“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是写向楼外看,看到外面是阴天;下一句“淡烟流水画屏幽”就是向楼内看了。外边是“晓阴无赖似穷秋”,那么你再回头看看你的房子里边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就看到他房间里的一个画屏,那上面画的是“淡烟流水”——一片烟雨迷濛。“幽”是幽静,有一种寂静凄凉的感觉。屋子外边的景象是寂寞的,屋子里边的景象也是寂寞凄凉的。

下边是他很有名的两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真是写得很好。“自在飞花轻似梦”,这感觉是很难说的,他也没有具体、详细地写出来。是相思?是离别?是怀人?是什么样的具体悲哀的事,他都没有说。还有,你看他的句法。一般人常常把抽象的情思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表达,秦少游有时候也用这种手段。比如秦少游有一首词说:“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肠”代表内心的情意,“回肠”代表千回百转、缠绵不解的感情。他说,你想要看见我内心这种缠绵的、千回百转的情意吗?我的回肠,就像金炉里那寸寸断尽的小篆香。“回肠”是抽象的情思,“断尽金炉小篆香”是具体的形象。这写得很好,是那样热烈,是一寸一寸地烧尽,是在那么珍贵的金炉里,而且是那么芬芳的一段情意。这是秦少游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情思。可是现在他反过去,他先说“飞花”。那“自在飞花”很轻,像什么一样?像“梦”一样。那“无边丝雨”很细,像什么一样?像“愁”一样。这就很妙了。他现在是把具体的物象比做抽象的情思。可是你要知道,当你把飞花比做梦,把丝雨比做愁的时候,那是因为你心里边先有了梦,先有了愁,所以你看到花才联想到梦,看到雨才引起愁的感受。“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是先有情思,再找一个形象来比。而这里呢?是先有形象,然后再说到抽象的情思。可是事实上,他也是先有了抽象的情思,然后一看到外边的形象,才引起来把它们比做梦和愁。要知道,金炉小篆香是你常常看见的,所以你就把回肠比做金炉小篆香了。而也因为你的心里边就常常有这个梦,有这个愁,所以你看到飞花,就想到轻似梦;看到丝雨,就想到细如愁。在飞花和丝雨之中,事实上已经混合了你的梦和你的愁。所以我们说它是情景合一的,景就是情,秦少游已经把他自己的感受和外在的物象完全结合起来了。我们刚才说,秦少游写那种淡淡的哀愁是很敏锐的。国破家亡了,李后主自然感到悲哀。秦少游这首词并没有一个很具体的悲惨的事情,他只是凭着敏锐的感受,有这样一种难以言说的梦和愁。他说那就是“自在飞花”和“无边丝雨”。你看,他写得多么好!他没有写凄凉的落花,而是“自在飞花”,花被风吹落下来在空中飘舞的时候自有一种姿态。冯正中说:“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落花还是很多情的,它学着雪花随风飘舞。所以,“飞”字有飘舞的样子,而且那风是微微的小风,花是慢慢地在空中飞舞。他说,“自在飞花”那种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样子,那种轻轻的飘舞,那姿态就像我的梦一样。花,是美丽的;花,是飘舞的;花,是自由的;花,是没有拘束的。秦少游说:“我的梦就像花一样美丽,像花一样飘舞,像花一样可以随风到各处去。”“苏东坡的“梦随风万里”写的是杨花,说是希望他的梦能像杨花一样随风飘舞,飘到万里之外。而这里秦少游说“自在飞花”就“轻似梦”。可是尽管美丽,尽管飘舞,尽管自由,你要知道那花毕竟是落花。秦少游写得很美,但是里边带有很惆怅的悲哀,这是很难讲的。

“无边丝雨细如愁”:你看那没有边际的宇宙天地都在丝雨之中,而那丝雨的迷濛、丝雨的纤细,就像我的愁一样。秦少游的雨不是倾盆大雨而是细雨,是很密的、很长的雨丝,他的风也是微风。他对一切都用了很淡的笔法,用无边丝雨来比喻纤细的、迷濛的、无边无际的、难以排解的那一种忧愁。愁从哪里来?台湾前几年拍过一个电影,叫《风从哪里来?》。你当然也可以问:“愁从哪里来?”但是你找不到一个缺口,那整个天地都笼罩在迷濛的、无边的丝雨之中。他这首词一直没有具体地写他的悲哀到底是什么事情,而且用了一种很闲澹的笔法来结尾:“宝帘闲挂小银钩。”宝帘是一种很美丽的帘子。中国古时候有各种各样的帘子:有珍珠穿的珍珠帘,有水晶做的水晶帘,有绣花的绣帘……他用了一个“宝帘”。总而言之,这是最美丽的一个帘子。前两天我曾讲到沈祖棻的《宋词赏析》,有的地方我同意她,有的地方我并不完全同意她。沈祖棻认为“宝帘闲挂小银钩”这个帘是垂下来的,可是我以为这个帘是挂起来的,是打开的。因为他前面说“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飞花”和“丝雨”都是楼外的景色,帘子放下是看不见的,所以他是把帘子打开了。闲者,是很松的样子。就是说宝帘不是卷得很高挂得很紧,而是没有卷起来很高,是松松地挂在那小银钩上。因为宝帘是打开的,所以他现在就把室内人的梦、室内人的愁和室外的花、室外的雨打成一片了。如果说,你不愿意看到花,不愿意看到雨,因为你害怕看到“飞花”会引起你的梦,看到“丝雨”会引起你的愁,所以你就把宝帘垂下来了,那当然也是一种解释。可是我认为秦少游所说的都是一种淡淡的哀愁,他大概没有把帘垂下来的意思。就是在这室内与室外打成一片之中,他自己也欣赏这一份“轻似梦”和“细如愁”的境界。

这是秦少游很有特色的一首小词,他把这种纤细幽微的感受写得恰到好处。可是你要知道,这还是秦少游比较早期的词。上次我说过,秦少游天生来就是一个感受纤细锐敏的人,这是他的本质。他并没有像李后主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可是他就有这样一种怅惘哀伤——“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他天生就有这样的本质,即使他不遇到外边的挫折和打击,他也会在那飞花细雨之中感受到这一份哀愁的。可是后来秦少游他毕竟是遭遇到了挫折和哀伤。当他遭受了挫折之后,他的词风就改变了。王国维说,秦少游一般的词是属于“凄婉”的;可是他后来受到挫折打击以后,所写的词就变成“凄厉”了。我也说过,是不是能经受得住挫折和打击,每个人都不相同。人家苏东坡经受了多少挫折和打击,可苏东坡还是苏东坡,他是“莫听穿林打叶声”。秦少游就不然了,遭受挫折打击以后,他马上就变得非常悲哀和痛苦。这,就是秦少游。我记得我上次在班上介绍秦少游的生平时,曾经引了他两首诗,是他被贬官到郴州时所写的两首七言绝句。他说:“哀歌巫女隔祠丛,饥鼠相追坏壁中。北客念家浑不睡,荒山一夜雨吹风。”经过挫折打击之后,他马上就充满了哀伤,而他这种哀伤又分成两个阶段。我上次讲,我们讲文章都是要先讲作者的生平,知道了他是在什么时候写的这样的词,然后你才知道他这个词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情,你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像西方的T.S.Eliot所说的intentional fallacy——这是他在一篇论文里谈到的,intentional是指你的意愿,指作品里你的情意的方向,台湾把这句话译作“作者原意谬论”。意思是说,你要讲作者当时是什么样的感受情意,这是错误的。这就是T.S.Eliot这个西方文学批评家提出的看法。他的意思是:你讲这个作品就讲它的本身,你不要牵扯到作者,也不要讲作者的生平。可是,西方与中国是不同的。因为西方所说的诗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史诗和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等。他们有些作品不是代表他们个人感情的,所以能够只谈作品,不谈它的作者。中国的诗呢?中国的诗一般都是主观抒情的,你要真正体会他的情意,就一定要对作者有一个了解。而且,对T.S.Eliot的说法,现在西方讲语言学和哲学的人也认为不完全对。因为讲语言学的时候,讲这个人说话时是什么背景、什么环境、什么对象、什么动机,这对于了解这句话有很大的关系,要不然你就不了解这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说话时的背景、身份、所说的对象,对于随便一句话你就不能够真正掌握它的意思。我讲这些的意思是要说,就是因此我们才要讲作者的生平,而且要讲到秦少游作风的转变。

秦少游词风从凄婉到凄厉之间有两个阶段的转变,现在我们先看他第一个阶段的转变——《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后边有郑骞先生的注解。他说少游46岁到48岁的时候谪监处州(浙江丽水县)的酒税。就是说,秦少游被贬谪了,让他到处州去管理酒税。当他47岁的时候——就是他被贬到处州的第二年——游府治南园作此词。当时地方政府所在的地方有一个花园叫南园,他在游南园的时候写了这首词。后来南宋诗人范成大“爱其花影莺声之句”,就在这个地方盖了一个亭子,叫莺花亭。此事见于秦瀛所编的《淮海先生年谱》。后边郑先生还说,根据《花庵词选》,知道这个亭子南宋的时候还存在。所以,你要知道这首词是秦少游46岁到48岁被贬到处州时所作的。好,后边那首《踏莎行》我们今天不讲,只是看一下五十七页的注解。《踏莎行》后边的注解说,此词及下《阮郎归》俱谪郴州(湖南郴县)时作。秦少游当时是49岁。要知道,他是先贬到处州,后贬到郴州,越贬越远,而他表现的感情也越来越悲哀,越来越绝望。一定要经过比较才能看到他的作风的转变。刚才我们讲的“漠漠轻寒上小楼”和现在的《千秋岁》以及下次我们要讲的《踏莎行》,你把这三首词放在一起比较,你就会知道我们所说的秦少游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转变和不同了。

我们现在就来看这首词。秦少游这时候刚刚开始被贬到处州,他有悲哀,可是没有像他后来所写的《踏莎行》那样的痛苦和绝望。在这首词的开始他说:“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从这几句单纯的写景你可以看到,秦少游在那个时候对外在的景物还有一种欣赏的余裕。就是说,他心里边有悲哀,可是还没有完全被悲哀所压倒,他对于美丽的景物还有一种欣赏的心情。以后你再看他写的《踏莎行》,他就连这一点点欣赏的心情都没有了。“水边沙外”,他说,他所在的这个地方(就是处州的南园)是在水边,在一片沙滩的外边。也就是说,水边的一个沙滩过去,就是这个南园。“城郭春寒退”,他说,春天来了,处州城里城外的寒意就慢慢地慢慢地减退了。你看,他还有欣赏的余裕,春天又来了,难道只有首都汴京的春天才美?处州的春天也是一样的美。而且不只是“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还有“花影乱,莺声碎”。他说,满地繁花的影子缭乱,满耳听到的都是黄莺的叫声。“碎”者,是言其纷纭众多的样子,一声连一声的,到处都是黄莺鸟的叫声。

这时,如果换上苏东坡他就会说:“汴京的春天好,处州的春天不也挺好的吗?”可是秦少游这个人就不然了。他说的是:“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他说,处州的春天虽然好,但是我“飘零”了,我是被贬官沦落到这里,所以我就疏远了我的酒杯,不再有同朋友们饮酒看花的乐事了;由于我和过去聚会的那些个朋友都离开了,所以我的身体也憔悴消瘦了,衣服上的腰带也越来越宽松了。衣带宽松,是形容人的憔悴、消瘦的样子。“人不见”——他不但跟苏东坡不同,跟晏殊也不一样。人家晏殊说:“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秦少游则不然。他总是想着汴京当年的情景,想着那些人现在都不见了,所以就“碧云暮合空相对”。“碧云暮合空相对”一方面可能写的是当时真正的景物,一方面是用了古诗。古诗有这样两句:“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说是天已经日暮黄昏,天上的碧云都凝成一片了,可我所怀念的那个美丽的人还没有来。天上都是白云,怎么还有碧云呢?其实就是指那一望无际的碧天。所以,这“日暮碧云合”是表现一种怀人的感情。“碧云暮合空相对”不但是写碧云,而且还有那种暮霭从四方逼近的样子。苍然的、灰濛濛的那一片暮霭,从四方逼近来了,空对着天上的碧云暮合,却看不到我所怀念的人。

处州有“花影乱,莺声碎”,你欣赏欣赏好不好?他不。他总是怀念从前,想到了当年的“西池会”。“西池”后边有注解,说《淮海集》里有《西池宴集诗题注》——就是他自己注解他自己的诗。《题注》说:“元祐七年三月上巳,诏赐馆阁花酒,以中澣日游金明池、琼林苑,又会于国夫人园。会者二十有六人。”按年谱,秦少游这一年正在秘书省做正字,是所谓“馆阁官”。你看,对这秦少游我们真是无可奈何!他就记得在秘书省做官的时候,皇帝召集他们这些馆阁清贵的大臣赴宴,赏给他们花和酒,他总是怀念那个盛会。他说:“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鹓、鹭是两种鸟,据说这两种鸟飞的时候总是有次序的。他们这些大臣被皇帝赏赐了花酒,又一同到西池去游园聚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车,车上都有伞盖。鹓鹭是两行,他们整齐有序地排成两行,坐着车来到西池。可是——“携手处,今谁在?”他说:“当年我们携手游春的地方,今天还有谁在那里呢?”这就涉及当时北宋的党争了:秦少游被贬了,苏东坡被贬了,黄庭坚被贬了……这些人都被贬出去了。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这就是秦少游!受到挫折,他一定就是悲观绝望的。所以你一定要了解这个人的两个方面。我们不是说过秦少游少年的时候有大志的吗?所谓大志者,是说他有用世的志意。他还写过《单骑见虏赋》,用的唐代郭子仪的典故,希望自己能建立如郭子仪一样的功业。“日边清梦”也是有一个典故的。那是说,伊尹还没有遇到商汤以前,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在天上游,经过日月的旁边。后来,伊尹就得到汤王的召见和赏识,从而辅佐成汤,实现了他用世的志意。李太白也曾经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所以,中国古人说梦到日边都是代表用世、代表仕宦的。“日”就代表君主和朝廷。秦少游说“日边清梦断”,就是说他梦中那种用世的志愿现在完全断绝了。他已经快要五十岁了,对着镜子看一看,他的容颜一天比一天衰老,什么希望都没有了。所以——“春去也”,李后主说“流水落花春去也”,这“春去也”三个字是非常绝望的。他说,我那一切少年的壮志豪情和梦想都断送了,春果然是留不住,是走了。你看那“飞红万点愁如海”——花都零落了,一片花都留不住了,而我的哀愁像海一样深,像海一样广阔和没有边际。

这就是秦少游。他一贬官,就写了这样悲观绝望的词。不过,这一首在开始的时候他对美丽的风景还有一点点欣赏的余裕;等到他再次贬官,贬得更远,他就更绝望了。

第四节

叶嘉莹

人的遭遇是不一样的。我不记得我是在我们班上说的还是在别的班上说的:有的时候,人的遭遇不是完全可以由自己控制的,这有点儿像中国迷信所说的“命运”。遭遇有时不是你能够控制的,可是遭遇到什么事情之后你的反应怎样,这就在乎你自己了。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同样是被贬出去,苏东坡和秦少游两个人的反应完全不一样。秦少游刚刚被贬到处州去监酒税,就写了《千秋岁》这首词,说:“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我上次说,李后主也写过“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也写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的词在沉痛之中还有一种奔放的姿态,比较起来,秦少游在沉痛之中实在是更消沉一点。后来,他又被贬到更远的地方郴州去了。我们再看他的一首词——《踏莎行》。那个时候,秦少游是49岁。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开头三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所写的是一种绝望的感情,是说对天下美好事物的那种追求和向往之情完全都落空了。这开头三句,我以为是一种象喻性的写法,我现在就要讲一讲什么叫象喻性的写法。我在开始讲词的时候就说过,词从外表上看起来都是写什么伤春悲愁啦,相思离别啦等等很狭隘的感情,可是有的时候,词可以表现很多的意思。词有比兴的这种作法,也有比兴的这一种读法。不管是比还是兴,从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来说,都是一种联想的作用。我们讲过,“兴”是由物及心,是说你看到一个外物,引起了你内心的感动,这个是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这就是一种兴。“比”呢?“比”是由此例彼,就是用这个东西来比那个东西。“比”一般是由心及物的,是你心里边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个感情人家不能看见,所以你用一个东西来比。“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就是比。把回肠比做那断尽的、盘曲的香,是由心及物。可是除了这种情形之外,还有一种比是由物及物,就是从这个东西联想到那个东西。像苏东坡所说的“明月如霜,好风如水”,说明月的月光像霜一样,好风的清凉像水一样,这是物跟物来作比,是由物及物。那么,这里我们所讲的这个情形,还有秦少游所说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他的心和物是交融的。当他说自在飞花和无边丝雨的时候,他已先有了一种梦和愁的感觉,所以他看到飞花和丝雨时就说:“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种比兴的关系就是心与物之间的联想的关系:有的时候可以由物及心,有的时候可以由心及物,有的时候可以由物及物,有的时候可以心物交融。总而言之,所谓物者,是一个外物的具体形象,有一个物象。不管是小篆香啊,不管是明月啊,不管是霜啊,不管是什么,总要有一个物象。我们刚才所举的这些个例证——“林花谢了春红”是林花,“断尽金炉小篆香”是篆香,“自在飞花轻似梦”是飞花,“无边丝雨细如愁”是丝雨。不管所说的是什么物象,也不管这物与心或物与物之间是什么关系,总而言之,截止到现在,我们所讲的词里的例证,这个物象一般来说都是外在实有的,是现实真正具有这样一个物象。可是现在秦少游在这里所用的这个方法,这个象喻,就更进一步了。秦少游这一首词的开头几句,我以为他所写的不是实有之物。有的人讲这首词,把楼台、津渡、桃源都讲成是现实真有的东西,我不大赞成这样的讲法。为什么呢?因为“雾失楼台”是有雾的,“月迷津渡”是有月亮的,那是有雾的、有月亮的一个夜晚,可是当他说了“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之后他说的是什么?他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后边所写的这个时间和景象与他前边所写的时间和景象是不一致的。如果现在是“斜阳暮”的时间,就不会是有雾有月的那个夜晚。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以为他后边这两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写的是实景;而他所说的“楼台”、“津渡”都不是实景,都是一种象喻。所谓喻者,就不是真的,是一种比喻的意思。而这个比喻,它的这个形象,也不是现实所有的形象,是一种象喻之象。我以为开头两句不是写实的,因为它跟后边两句的时间景物是冲突的、矛盾的。秦少游为什么开头就这样写?这是很奇怪的一种现象。一般我们过去所读的词都是写现实景象,而秦少游现在所写的不是现实的景象。这并不是他有心跟大家不同,有心要写一个象喻。他不一定那样想过。那他为什么写出这样的词来?就是因为在他内心之中对那种美好东西的向往追求落空之后,绝望之后,他要把他那痛苦绝望的心情表现出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落空了,他就是以这种沉痛绝望的心情,创造了这样的形象。

好,“楼台”这两个字、“津渡”这两个字,都不是现实所有的,而是一种比喻的、假的形象,是喻言的形象。那么这个喻言的形象“楼台”代表什么呢?“楼台”代表一种崇高的境界。“津渡”代表什么呢?“津渡”代表一种指示出路的所在。因为津渡是码头,你可以从那里上船,可以前进,就像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所说的那个exit,它表现为一个出路。可现在在秦少游的心中,这些东西都失去了。他说,本来在我的想象之中有一个崇高的楼台——“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这是想象中的一个崇高境界,可是现在这个崇高的境界被大雾遮掩了,看不见了。他又说,我本来想找一个渡口,一个出路,可是在月光之下的迷濛之中,在这有雾的夜晚,我看不见这个渡口了。我记得我以前看过一个英国电影,描写伦敦一个夜晚大雾迷濛的样子。在夜晚有雾的时候,很多东西都看不见了,所以他说“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像这种完全用假想的形象表现一种内心的感受,在诗里边,是李商隐表现得最好。“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他那形象就是假想的,不是真的看到了,而是表现他内心的一种感受。在词里边,清末民初的王国维最喜欢用这种办法。他写过一首《蝶恋花》,里面有这样的话:“忆挂孤帆东海畔,咫尺神山,海上年年见。一霎天风吹棹转,望中楼阁阴晴变。”他说,记得年轻的时候,我在东海的海边上把孤帆升起,想要出海——要知道,这都是假想的,是写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咫尺”是很近的距离,“神山”是相传东海之外有神山。王国维说,我觉得那座神山就近在咫尺,而且看见过不止一次,是“海上年年见”。所以我就一个人张起船帆,出海去追求这美丽的山。天下有很多崇高美丽的东西常常是一个人去追求的。你如果能带领大家去追求当然是很好,可是世界上一般人都沉迷在眼前的利害、物欲的享受之中,很少有人能够真的把眼前的利害得失和物质欲望放下来,去追求一个高远的理想,所以常常要一个人去走这样的路。可是,我以为我真的看见那个理想之地了,当我的船出海之后却“一霎天风吹棹转”——忽然顷刻之间起了强风,就把我的棹(船桨)吹转过来,改变了船的方向,不能再向前进了。我再看一看海上我所追求的那座神山,本来它的琼楼玉宇是非常美丽的,可现在也完全是烟雾迷茫了。“阴晴”的意思是,本来是风和日丽,可现在却是一片阴云笼罩,或者是雷声滚滚,闪电交加了。王国维所写的也不是真的。难道他年轻的时候真的挂帆在东海畔?没有这回事。他完全是用假想的形象来写内心的一种感受。

秦少游现在也是这样。我们从晚唐五代讲下来直到现在,用假想的形象来表示内心之中一种很深刻很幽微的感受的,秦少游是我们所讲到的词人之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人。也许你们会注意到,在秦少游以前我们还没有讲到过这种情况。“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是假想的形象,是他那些崇高美好的追求都失落之后,用这种假想的形象来表达他的感受。他在后边用了“桃源”的典故。这典故的出处是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这是很有名的一篇文章。很多人把《桃花源记》当做一个故事来看,其实不是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是假想的,也有象征和比喻的性质。可是,即使是用假想的故事也都有一个由来。秦少游为什么用桃源的典故?因为《桃花源记》中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说明这个桃源是在武陵。武陵在哪里?武陵在湖南。现在秦少游被贬官在哪里?在郴州。郴州在哪里?郴州也在湖南。所以,秦少游之所以想到用这个假想的景象来作比喻,中间是有这么一个触发的因素。那陶渊明写《桃花源记》也是假想的,中间也有一个触发的因素。你看在魏晋之间,曹氏之篡汉,司马氏之篡魏,一直到西晋初年的八王之乱,有多少人不得好死!我们在五一三的班上正在讲魏晋的诗。我们讲过的不少诗人一个个不都是被杀死的吗?嵇康、陆机、陆云、石崇、潘岳、张华,这些人都是被杀死的。所以在魏晋战乱之间有一种情形,就是一些人集合起来,建筑一种坞堡,聚族而居,自己保卫自己。正是由于当时有这种现象产生,所以陶渊明才联想到桃花源。桃花源自然是一个假想的地方,里边有他的寓托,可是陶渊明能够联想到有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是因为魏晋之间真的有坞堡存在,有这种现实的因素。《桃花源记》说,那里的“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写出了一种和平的、安乐的、与世无争的社会。要知道,魏晋之时经过了那样的砍杀、那样的丧乱,西晋不久就灭亡了,因为西晋自己就是骨肉残杀。到东晋的时候,中国的北方就大部分被外族侵略、占领了,而陶渊明就是东晋时候的诗人。《桃花源记》里边有几句话说得很沉痛,说桃花源里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那些人从暴秦的时候就来此避难,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后来有汉朝,更不用说像魏晋这样残杀、堕落的时代了。陶渊明所想象的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篡夺和残杀的所在。那么,天底下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陶渊明说武陵那个渔夫曾经去过一次,并在路上做了很多记号,等他后来要再去的时候却找不到这些记号了,所以他就再也不能回到这个好地方去了。后来南阳有一个人叫做刘子骥,是“高尚士也”,他听到这个故事就想去寻找桃源这个地方,可是他也没能找到这个与世无争的好地方。后边陶渊明说了最悲哀的一句话:“后遂无问津者。”他说,这以后就连一个要找桃源的人都没有了。以前的人是要追求一个美好的地方却找不到,后来的人是根本连追求的理想都没有了,那人类的希望就完全断绝了。

我昨天看的电视新闻里说,美国一个小城镇里有一大群人游行表示对社会的抗议。每人都拿着一个小缸或小碗,在里边点着一根蜡烛。为什么游行呢?因为小镇上有四个人在一家酒店里轮奸一个女子,这四个人做这种坏事的时候,旁边围了一圈人给他们叫好。你想,这个社会堕落败坏到了何等地步!假如一个社会里大家都是堕落败坏,连一个追求理想的人都没有了,那真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绝望”了。我以前写过一首诗,诗的题目是《雾中有作》:“高处登临我所耽,海天愁入雾中涵。云端定有晴晖在,望断遥空一抹蓝。”我说,到高处去望远是我所喜欢的一件事情,“耽”者就是我喜爱的意思。从前我们在Buchanan的那个楼上看远山远海,不是很美丽吗?我想,在那座楼上上过课的人都知道,在高楼上望远是很美的事情,所以我说“高处登临我所耽”。可是下雾的时候,远海遥天都被大雾遮住了,美丽的风景都看不见了,“海天愁入雾中涵”了。不过这没有关系,“云端定有晴晖在”,我说在这阴云大雾的上边一定是有晴明的太阳的,所以“望断遥空一抹蓝”——在远远的天边有一线好像是光明的蓝颜色,那就是仍然存在的一线希望。我和蔡宝珠开车过来,常常指给她看,我说,周围的天总有一边是比较亮的。后来她发现我说得很对,确实总有一边的天比较亮。“云端定有晴晖在,望断遥空一抹蓝”就是说,天上一定还有光明的,要是追求光明的人越多,那么天地之间这光明的东西也就越多一点儿。总而言之,虽然你自己的力量很小,可你是把自身增加到光明的这一面还是增加到黑暗的那一面?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责任来。陶渊明所说的“后遂无问津者”这句话就很沉痛了——连一个想追求的人都没有了,这才是最可悲哀的一件事。

现在秦少游也是如此。“雾失楼台”——那崇高美丽的楼台不见了,“月迷津渡”——那指示出路的渡口也不见了。那美丽传说中的桃源呢?他说,就算我“望断”,我也找不到这样一个桃源了。所以,前面三句完全是用假想的形象来写他沉痛绝望的心情。由于有这三句心情的描写,所以他说“可堪”:“可”是“能”的意思,“可堪”就是“能堪”。这句话应该是疑问感叹的口气——“可堪孤馆闭春寒?”我能够忍受么?他的意思是:我怎么能够忍受我一个人被贬谪到这么遥远,来到郴州这么一个孤独的客舍之中!“孤馆”是客馆,不是一个家。他的家人没有跟他出来,所以他是一个人孤独地住在客馆之中。春天本来是美好的,可是他一个人在客馆之中就不能体会到春天的美好,只能感到春寒的料峭。何况还不仅是“可堪孤馆闭春寒”,还有“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叫起来是什么声音?中国古人都说,杜鹃鸟的啼声就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又到了一天的日暮了,他秦少游什么时候回去?上次我讲他的《千秋岁》,里面说:“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他认为他再也回不去了,过去的理想都落空了。所以他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已经断送了整个的春天。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秦少游一个人被贬谪到这么远,他的妻子、家人、亲友都在远方。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在南方,他有个朋友在北方。春天的时候他就从南方寄一枝梅花给他北方的朋友。因为北方梅花开得晚,这时候还没有开呢。于是,秦少游就说,我也想把南方的梅花寄给我远方的友人,可是我跟他们离得这么远,要寄一枝梅花得经过很多驿站。驿站是古时候行路的车马休息的所在。把一枝梅花从那么遥远的地方传过去,要经过多少驿站!传到那里的时候,花是不是就已经零落了呢?法国有个小说家写过一本书,他说书信所能代表的只是过去的感情。我去年不是回中国大陆住了一年吗?我在台湾住过十八年。台湾有我的亲戚、朋友、学生,还有很多我认识的人。我在这里,他们也给我写信;可是我一回到大陆就不能够给台湾写信,台湾也不能给我写信了。要是有点什么事情要写一封信给我台湾的朋友呢,我就得把信寄回加拿大,从加拿大再寄到台湾;台湾的回信也要寄到加拿大,加拿大再转给我。往往要一两个月我才能收到一封信。所以信所代表的是过去的感情,你收到信时读到的已经是两个月以前的事情了。是不是?“驿寄梅花”不是说没有人可寄,而是纵然我有像梅花这样美好的感情,我要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那么遥远地传过去,得要多久才能传到我所要寄的人手中?“鱼传尺素”,古诗上有这样几句:“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是不是古时候寄书都用鱼来寄?鱼寄书有几种情形:一种是指书信的函,就是把书信用盒子装起来,这盒子的形状是鱼形的;另外一种是古人的传说,就像秦末陈胜吴广起兵的时候,在白绸子上写了“大楚兴,陈胜王”几个字,然后放到鱼肚子里去,等鱼被剖开,就发现了这些字,就说这是预言。可见我们中国的古人认为鱼是可以传书的。“尺素”就是书信。古时候纸还不流行,就用一些一尺长的白绸子写字,这就是书信。秦少游说:“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我要把梅花寄给我所想念的人,可是在经过那么遥远的路程到达那里的时候,这梅花还在不在?也就是说,我们之间一段美好的感情,中间要经过那么多的阻碍,要经过这么长远的距离,这种痛苦就“砌成此恨无重数”。你看秦少游用的字:他说我这个恨哪,是一点一点地“砌”成的。大家见过砌墙,你要把砖一块一块地连起来,中间还要用黏土把它们黏住。那是非常坚固的,是一点点铸造出来的。秦少游说,我的恨就是这样坚固地、一点一点地铸造出来的;就是这种遥远,就是这种距离,就是这种阻碍一点一点地砌成的。人,相爱怀念的人,为什么不能够生活在一起?为什么要把他一个人贬谪到这么远?为什么要跟家人远离?为什么寄一封信要几个月都收不到?所以就“砌成此恨无重数”。那已远不止是悲哀而是数不清的一种悲恨,是人生的一种憾恨。这中间有一种愤慨:为什么会如此?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公平和不幸的事情落在人的身上呢?

前面几句都写得很好,也很容易讲。但是他后边的两句一直是很难讲的。他说:“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中国古人常常说,诗里边有无理之语,但这无理之语常常是至情之言。就是说,你说出的话是没有道理的话,但为什么说出这没道理的话?就因为你内心之中有一种非常深刻的感情,才说出这样的话来。秦少游不是被贬官到了郴州吗?郴州有一座山就是郴山。你要知道,凡是水的源头一定都是在山中的。所以他说郴江的江水也一定就是从郴山发源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他说那郴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它自然就应该围绕着郴山,不离开它发源的源头。台湾有一首歌,说是“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说是“溪水长绕着青山转”,就是说,从这里发源的水永远不离开它发源的地方。谢冰心的《寄小读者》也曾说:最幸福的是永远不离开母亲怀抱的孩子。总而言之,你与你所亲爱的人,与你本来归属的所在永不分离这是一种幸福。现在很多人都要寻根,你要找到你的一个根源而且与它有联系,这是人生一种幸福美好的事情。所以郴江就应该“幸自绕郴山”,可是它为谁就“流下潇湘去”了呢?为什么这个郴江就不能够留在郴山,它为什么要流到那么遥远的潇水和湘水之中去呢?而潇水湘水是什么地方?那是屈原放逐的所在,是屈原自沉的所在。屈原自沉在汨罗江,汨罗江在湖南,西北流注入湘水之中。潇水也注入湘水称为潇湘。郴江为什么要流到那么遥远、那么悲哀、那么不幸的地方去呢?这是他自己对他平生遭遇的愤慨不平,所以他才写出这样的话来。你看,秦少游的词写到这里,就跟《千秋岁》所写的不一样了。在《千秋岁》的开头,他还写“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还写“花影乱,莺声碎”,那还比较缓和,还有一种余裕。可是这首词从开头“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所写的就是他内心之中一种绝望和落空的感情。他为什么写出这样一首词来?正因为这种痛苦绝望的感情在他心中已凝聚了很久了,所以他脱口而出,一开头就是那样悲哀的句子。

我现在要说,对于引文的欣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现在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讲接受美学,讲读者的反应。就是说,一个作品本身完成了之后,它只是一个艺术的成品,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只有在得到审美的人阅读了之后才完成了自己的美学价值,成为美学的客体。对那些读者来说,每一个人的背景、思想、所受的教育都是不同的,所以对同一篇作品往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以秦少游的这首《踏莎行》来说,欣赏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曾经讲过,王国维认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写得好,说是到这两句就变而为凄厉了。然后王国维就批评说:“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宋人笔记上记载,秦少游死了以后,苏东坡就把“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两句词写在自己每天用的扇子上,并且叹息说:“已矣少游,虽万人何赎!”可见,苏东坡是欣赏这两句词的,而王国维就认为他的看法浮浅,是“皮相”。这是因为,他们两人欣赏的观点是不同的。王国维的境界说主张写景要如在目前。就是说,他认为写得真切才是好的,而在秦少游这首词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就不是眼前的真景物,“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那更是非理性的说法。在全首词里,写景物最真切的两句就是“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所以王国维欣赏这两句。可是苏东坡为什么欣赏他非理性的那两句呢?我认为一个原因是苏东坡的天才,他能够欣赏庄子的哲理,有一种飞扬的想象力;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和秦少游有同样的遭遇,因此他才能体会到这两句词的好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种非理性的质问所代表的实在是最大最深的一种悲慨:宇宙之间,世界之上,为什么就让这种不幸的事情发生呢?李商隐曾经说:“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人间的长恨就任凭它奔流到海吧,可是天上的牛郎织女为什么也有一条银河的阻绝呢?人间有不幸,天上为什么也有不幸?李商隐又说:“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哪一天让那沧海桑田都改变过来,不叫那代表人生长恨的流水再向东流去!这种质问在中国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楚辞的《天问》。那是一种非理性的质问,问的都是天地宇宙之间永远如此不可改变的东西。

好,现在还有一点儿时间,我们再对秦少游作一点儿补充。截止到现在,我们讲的秦少游所写的景物,像“冰澌融泄”啦,像“梅英疏淡”啦,都是同时写情也写得很好,有时情景可以交融。不但如此,他还用假想的形象来写他内心之中最幽微深隐的感情,这种象喻他也写得很好。那现在我们再看秦少游所写的人——他所写的女子,是什么样的女子?人们常常说,对一个人的判断有时候是会错误的。孔子就曾经说过:“以言取人,失之宰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那么,什么时候是不会错误的?那就是你自己的想象——你所描写的你心目之中的想象。李商隐写过四首燕台诗,还写过三首柳枝的诗。当他写柳枝诗的时候,他在前边写了一个序文。柳枝是一个女子,李商隐用了一大段的描写,把柳枝写得非常美丽。柳枝是否真的是这个样子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这种描写是代表了李商隐心目之中所想象的美好的女子,他认为那美好的女子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好,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秦少游所想象的女子是什么样子的。他有一首词叫《八六子》,在郑骞《词选》的第五十五页: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这是写对一个女子的怀念。我们先看第一句:“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危者高也,他说,他怀念这个女子的地点是在“危亭”。他站在一个高高的亭子上,倚着它的栏杆。亭子不是一个屋子,亭子的四面都是空的,你四面都可以看得见。那么他看到什么了?看到一片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芳草。看到芳草他就说了:“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这真是秦少游!在刚才我们讲的那首词里他说“砌成此恨”,真是咬牙切齿,说得很沉重,现在他说:“我心头有这样一种憾恨——一种遗憾和悲恨——我想要摆脱它,可是没有办法,它就像天涯那无边无际的芳草,你把它用刀划除了,它又长出来了。”现在夏天快来了,温哥华每一家都要割草,可是那草“萋萋划尽还生”:你今天把这草割了,下个礼拜它又长得老高了;你老不割,它越长越高,你简直就没有办法。这其实与我们以前所讲的五代词人冯正中的一首词的开头很相像。那首词说:“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又说:“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冯正中说得很缠绵,可是秦少游的“划尽”则很有力量。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遗憾和怨恨?——“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他说就是这样一件事情:我为什么要跟这样的人离别呢?柳外是柳树边,青骢是黑白花的马,袂是衣袖。他说当我骑着青骢马走的时候,那个女孩子是在水边,穿着红色的衣服。也许两人是携手或者握手,然后告别,所以说“红袂分时”。他说现在我已经跟她离别很久了,可是每当我想到当年我们离别的那一刻的时候,我内心还是这样“怆然”。你看这个“怆”字,如果换一个侧刀边不就是“创”吗?“创”是创伤的意思。当你内心受到一种创伤因而产生悲痛的时候就叫做“怆”。我昨天晚上看电视,看了一个电影故事,写很短暂、很美好的一个聚会,但转眼之间就离别了,而且是永远也不能回来的离别。现在秦少游也是这样。所以他说:“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现在我们来看,秦少游所怀念的这个女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呢?他说:“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李商隐不是也用过“无端”两个字吗?李商隐说的是“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是无缘无故的、莫知所为而为的,是不知道它为什么就如此了。别的乐器有五弦的琴,有七弦的琴,有十三弦的筝,有四弦的琵琶,你这个锦瑟为什么要五十弦?为什么要这么多根弦?这是“无端”的。李商隐写得很好。秦少游则说“无端天与娉婷”——为什么上天就生下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为什么又偏偏叫我碰上了?所以这真是“无端”,真是无可奈何了。而且这个女子还不只是外表的娉婷,她是“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你看这个女子有多么好,有多么美好的心灵!他说,在那明月当空的夜晚,在那洒满月光的帘下,这女子的心中充满了美丽的心灵的想象;当春风吹过的时候,那十里温暖的和风,就像那女子温柔的感情。可是现在呢?中国的词里边常常说“怎奈向”,这个“怎奈向”就是“怎奈何”的意思。因为“向”字的发音可以是hàng,上海就把“巷”(xiàng)说成hàng。所以“怎奈向”就是“怎奈何”。“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他说,你怎奈何,欢娱的事情随着流水慢慢地慢慢地就消逝了,过去的事情再也不会回来了。“素弦声断”就是当时在弦上弹音乐的声音没有了,都断绝了。“翠绡香减”,绡是一种丝织品,是指女子所用的手巾之类。他说那翠绡上的香气也消减了。于是,站在危亭之中,我就“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那堪”也是“何堪”,我怎能忍受眼看着一片片飞花跟过去那些美好的往事一样在傍晚斜阳之中飞舞飘落下来,而且还下着濛濛的细雨。笼晴者,是一半阴,一半晴,雨丝笼罩着日光。下边他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张相的《引文曲语辞汇释》讲过销凝这两个字,他说销凝就是销魂、凝魂之意。所谓销魂是出神的意思;凝是凝神,就是发呆。他说,正在想着过去的往事,正在销魂凝神之际,耳边听到了树上黄鹂鸟叫的声音。人在悲哀的时候听什么声音都是悲哀的,所以他觉得这黄鹂鸟的叫声就触动了他怀念的感情。你看他写的感情——“萋萋划尽还生”,写得这样深刻;你看他写的女子——“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写得这样多情。这个就是秦少游。一般说起来,秦少游的词是锐敏的、柔婉的,不管写景写情都是如此。可是当他受到打击的时候,他也可以写出很沉重、很凄厉的句子来,不管是写爱情写贬谪都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