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噩梦般的场景:在天文学家发现这块太空岩石不到八年之后,一颗巨大的小行星直接冲向美国主要城市丹佛。 幸运的是,这颗名为2019 PDC的小行星是虚构的。这是保罗·乔达斯(Paul Chodas)和他的同事们在刚刚举行的国际宇航学院行星防御会议上提出的一种演习场景。乔达斯在加州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专门研究近地天体的轨迹建模。 乔达斯对此表示,我们的想法是对一颗冲向地球的小行星进行真实的模拟,然后研究所有我们知道的事情、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以及这个故事将如何发展。他很适合这个任务,因为他在美国宇航局近地天体研究中心工作,了解哪些主机数据库超过20000的小行星即将接近地球的轨道,以此预测他们的未来路径和他们是否对人类构成威胁。在可预见的未来,已知的最大小行星,也就是那些直径超过140米的小行星都不会构成如此大的危险。 但是这一现况并不会持续下去。因此我们做好一切准备,那么要如何阻止假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 这意味着要确保假设的轨道能让科学家足够快地找到目标,让人类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但又不能过早地做出直接的反应。这个优先级也决定了他设置撞击轨道的位置,地球上与假设小行星轨道相交的狭长地带,理论上这两个天体可以在那里相撞。当这颗假想的小行星最初被“发现”时,可能坠落的不只是丹佛,夏威夷、旧金山湾区、纽约市和非洲大片地区都处于危险之中。 为了构建这个场景,乔达斯还必须决定他将在什么时候发布关于这颗小行星的信息。这是这次会议中乔达斯的一个关键情节,因为和往常一样,他选择让那些处理小行星问题的人的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在假设的情况下,当宇宙飞船到达小行星并使其减速时,它们却意外地撞碎了太空岩石。正如科学家了解到的那样,在撞击时产生的较小的碎片正朝着地球移动,但是科学家们无法猜测它将落在哪里。 与会者今天还将面临另一批挑战,然后他们将介绍他们将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以及如何为现场的人们提供服务。乔达斯说:“我们似乎每天都在让这件事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我们可以给人类施加压力,让他们考虑最坏的情况。当你的人口面临风险时,这可能真的会让你做出一个有压力的决定,让你清醒过来。”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乔达斯一直在设计假想的小行星,随着演习团队的不断壮大,这些设想变得更加详细和复杂。反过来,行星防御团体已经认识到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在真正的人面临危险之前就开始考虑这些潜在的障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