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玄菟郡址究竟在哪里
赵广庆
抚顺人对“玄菟”并不陌生。现在,这里有玄菟路、玄菟园、玄菟饭店等。它几乎成为抚顺的代名词。其实“玄菟”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一些人也许并不十分清楚。
先来说说什么是“玄菟”?“玄”,天青色。《说文》注为“黑而有赤也。”“菟”读作[tu徒],是虎的别名。这种虎的全称叫作於[wu乌]菟,雄猛得很。《汉诗·艺文志·射虎行》里有诗句:“白额於虎距当道,城边日落无人过。”说的是城边大路上有一只於虎,从日出到日落没有人敢从这里经过。玄菟,就是黑虎。我们把这种解释叫作“黑虎”说。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玄者,北方也,菟者,东方也。“玄菟“,东北方之意。我们把这种解释叫作“五行说”。两说互补,可以理解为“雄距东北方之虎。”

一百多年前的朝鲜 想象中的汉代风格建筑(本网编辑配图)
“玄菟郡”之名出现在汉代。两汉之交,天下板荡,选用“玄菟”这样一个虎虎生威的郡名,即夸耀汉代武力之功,又有威慑之意。按“五行说”,虎为寅,寅在南,代表着“火德兴旺”。
玄菟郡是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设立的。这是一个相当于现今省级建制的领导机构。初设在朝鲜半岛咸镜南道的沃沮城。我们把这个玄菟城称作第一郡址。到了西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北迁新宾县永陵境内。我们把这里叫作第二玄菟郡址。
永陵境内的玄菟郡遗址,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进行过考察和发掘。1979年,抚顺市博物馆对遗址又进行了比较系统地勘测。东墙残址长约100米,西墙残址长约147米,南墙残址约长215米。城址内有大量简瓦、板瓦残片。瓦面多为绳纹、网格纹、菱形纹、回字纹。还有云纹半瓦、圆瓦、文字瓦、花瓣纹瓦。经科学验证,确指城址年代为汉魏时期。为汉玄菟郡的第二郡址。目前有些学者,对这一认定扔有异意。比如吉林大学张博泉教授认定在东辽河的赫尔苏驿(见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但多数学者已经取得共识。
内容摘要:抚顺人对“玄菟”并不陌生。现在,这里有玄菟路、玄菟园、玄菟饭店等。它几乎成为抚顺的代名词。其实“玄菟”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一些人也许并不十分清楚。先来说说什么是“玄菟”?“玄”,天青色。《说文》注为“黑而有赤也。”“菟”读作[tu徒]...

一百多年前的朝鲜 想象中的汉代风格建筑(本网编辑配图)
玄菟郡在新宾县永陵境内存在195年,长达近两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这里成为辽东(包括吉林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什么如此高级别的领导机关设在这里?这不是本文阐述的重点,但是要指出,除了这里有玄菟郡的附郭县----高句丽县之外,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古代的战略要地,这个地理和历史的优势,至今仍然被政治家、军事家们所共识。这是新宾人的历史骄傲,也是抚顺人的历史骄傲。
现在我们要谈谈玄菟郡的第三址。这个问题很复杂,大家的看法也很不一致。我们不妨把来龙去脉说得比较清楚一点。
东汉安帝永初六年(公元112年),玄菟郡由新宾县永陵境内迁出。迁移的原因是由于高句丽的进攻。据史料记载,仅从公元105年至公元111年,计7年间,高句丽大规模袭击玄菟郡达12次之多。当时汉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匈奴连年骚扰,鲜卑人步步逼进,朝廷内宦官擅权,整个大汉江山岌岌可危,已经无力东顾了。在内忧外患之下,玄菟郡只好再次内移西迁。
西迁后的玄菟郡址究竟在何处?现在的史料至少有4种观点。(1)、在辽阳东北200里。《资治通鉴·魏纪》:“置玄菟郡于辽(指今辽阳)东北二百里”。(2)、在今沈阳东北。《读史方舆纪要》、《三国郡县图》、《晋地理图》均把玄菟郡址标注在今铁岭泛河流域。(3)、在沈阳市东陵区上柏官屯。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及所附《东北地区说明书》把玄菟郡标注在今沈阳市东陵区上柏官屯古城址。日本学者白鸟库吉、箭内亘等认为玄菟郡治在今沈阳城内或在其附近。(4)、在抚顺市区内。日本学者八木奘三郎《续满洲古迹志》、《满洲都城市沿革考》称玄菟郡治在今抚顺市附近。辽宁省博物馆编《辽宁史迹资料》和孙进己、冯永谦编《东北历史地理》均确指抚顺劳动公园古城址为第三玄菟郡址。日本人渡边三三认为在抚顺市区永安台上。
经过解放后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现在铁岭等说声音盖寡。剩下来只有抚顺劳动公园说与沈阳上柏官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