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例说理训练之三: 因果分析法

 一路行来 2019-05-0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因果分析法这种就例说理方法

能力目标:能用因果分析法进行论说语段写作

教学重点:

能用因果分析法进行论说语段写作

课前练习:

从所列材料中选择论据,以“磨难,能使强者的命运获得价值与升华。”为观点,写一段论说文字(200—250字)。

 1、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困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病和天花病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2、司马适受宫刑,在屈辱中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3、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

4、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

5、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6、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党召。司马光等回亦执政,苏轼被调回京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同旧党发生分歧。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1089年,苏东坡再次被贬出京,出任杭州知府。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又把变法派召回朝内主政,政局变生急转直焉的变化。第二年6月苏东坡,被贬得更远,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定居在惠州(今广东惠阳)。晚年过流放生活。给苏东坡又一次沉重打击,公元1101年7月26日,这位66岁的老人,终于满含悲愤离开人世,结束了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7、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8、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9、艾柯卡是美国汽车业超级巨星,他那誉满汽车行业的推销术为福特公司创造了上百亿的美元。可是1978年7月13日,艾柯卡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嫉贤的老板开除了。老板把他赶到一个仓库中的小房间,还美其名曰是给艾柯卡还没有找到新工作之前的办公室。在奇耻大辱面前,艾柯卡没有消沉。在被解雇受辱之后,艾柯卡接受担任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一职,他以卓越的管理才能,使克莱斯勒公司喜获新生。仅1984年一年,他就为公司赚取了24亿美元的利润,比这家公司前60年的利润之和还要多!顽强的精神、超群的才智、辉煌的成就,使得艾柯卡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10、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

11、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12、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13、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14、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15、磨难是人生的另一颗太阳。

16、历经一次磨难,就获得一次人生的亮丽。如同月穿云层,光华照人。

17、磨难使人生充满智慧。

18、人生的命运是一尊雕像,磨难犹如一把锋利的雕刻刀,人是用这把刀来刻划命运的雕塑家。一尊美好雕像的诞生,需要经过磨难的洗礼,还需要雕塑家的坚毅和深沉。

19、哲人说,空白的人生,才没有磨难。

 真正的人生需要磨难,同时也以它的冷峻和无情使强者的命运获得价值与升华。

20、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

论说语段写作初稿:

论说语段写作修改稿:

教学过程:

STEP1:导入新课

论说文讲究逻辑严密,无论是全文的谋篇布局,还是语段内部的层次安排,或是句子间的相互关联,都应体现出一个缜密的说理推论过程。而同学们的议说文的写作,常会出现文章结构不严谨,段内层次不分明,句子衔接不紧密的毛病。我们怎样才能切实把握议论文写作的严密的逻辑性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从因果推理的角度,进行论说性语段写作的尝试。

STEP2:从学生习作中抽取典型病例文,师生评说例文优劣。

例文:磨难,能使强者的命运获得价值与升华。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首尾呼应。

缺点:“观点+论据”格局

病灶分析:

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怎样改进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的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高考经验: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STEP3:教师给出修改例文,指导学生进行比较,进而引出就例说理方法——因果分析法。

磨难,能使强者的命运获得价值与升华。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宫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必是另一片蓝天,生命将永远绽放光彩。】

“【】”处添加的分析文字,针对每个事例分别作了原因探究,并构成排比句,不但揭示了人物在磨难中作出非凡成就的原因;而且因为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说理的力度,气势充沛,这样,就使结句的论点顺利成章了。

STEP4:课堂内容小结

(1)以上我们采用的方法叫做因果分析法。

(2)这种方法的要领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作结果或原因的探究说理分析,进行“因果对举”。当事例带有结论性时,就分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当事例带有缘由性时,就分析其结果,即由因求果。

(3)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语段是陈述原因或结果的叙例语段

(4)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添加因果分析的议论文字时,最好用上导引词“①……之所以,是因为……②……何也,因为……③……为什么呢,……”等,如此,不但能起到引领思维的作用,更可以使说理层次分明。

STEP5:课堂练习

(1)对课前练习的语段初稿进行修改,然后把修改稿工整地写在试卷上。

(2)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加上结果或原因的探究说理分析,进行“因果对举”。

例1: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陪伴着会议厅。研究数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他却在数论、概率论、解析几何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由此看来。门捷列夫所说的“终生努力,便成天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为什么费尔马在政坛勤奋一生,却没能结出硕果,而在数学方面成绩斐然呢?这是由于他没有搞政治的天赋和特长,在数学方面却具备非凡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与成功》片段)

例2:成功的人,无不是相信自己的人。这是一种自信,一种人生的饱满。相信自己,我有我的原则;相信自己,我有我的判断;相信自己,我的命运由自己主宰;相信自己,不在纷纷流言中乱了阵脚!比尔盖茨中途放弃了哈佛,毅然退学,不顾身后有多少人说他“昏了头”,因为                                                                       武则天,每做出一事便不动摇,不因臣子议论而妥协,因为                        !

相信自己,不在众人议论下放弃自己的立场,不作随风倒伏的墙头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会在软件开发上有所成就。她相信自己的智慧与果敢,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摆出一副倾听的耳朵》

例3: “从谏如流”并不等同于“亦步亦趋”,我们应有所取舍,去粗存精,舍害存益,否则,必将适得其反,未受其益,先受其害。孟尝君有好士之名,府下食客三千,可谓极矣,可王安石却给他一个“鸡鸣狗盗之雄”的称号,何也?                     

 “邯郸学步”的寓言虽与从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可它却昭示着一个道理:外来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虽然抱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也只能收获一个痛苦的果实。

(就是因为他不加取舍,逢言便听,以致自己没有了主见。)

——《给“从谏如流”上把锁》

STEP6:课后作业

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论点写一段论说文字,不少于200字。

STEP7:板书设计

病灶

(“观点+论据”格局,

成了“证明文”)

                                                       要领:作结果或原因的探究说理分析

       (相悖)    怎么办?——方法之一:因果分析法  条件:语段是陈述原因或结果的叙例语段

                                                       句式:①…之所以,是因为…②…何也,因为…③…为什么呢,…”

要求

(缜密的说理推论过程,

段内层次分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