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治《上海县志》“跄口”位置刍议

 国民一员 2019-05-05

弘治《上海县志》有一张“上海县地理图”,此图有明显的错误:图中“宝山”所在的高桥地区应该在吴淞江的北面,现在画到南面来了;同时把原本属于嘉定县的“宝山”画到上海县来了。

这样给人造成错觉:一是由于图上把“跄口”标在“宝山”所在的高桥地区北面水里(即现在的吴淞口),误认为现在的吴淞口弘治时称为跄口。实际此图中的吴淞江应是虬江(后因吴淞江改道,此江称为旧江,也叫虬江),所以图上所谓的“跄口”,只是虬江与黄浦的会合口(约在现高行镇东沟地区),它应是“南跄浦口”的简称,而与现在的吴淞口毫无关系。

二是从图上看,“黄浦”一通到底,直通“跄口” (被当成吴淞口),误认为弘治时吴淞口以南都叫黄浦。实际只是虬江以南称为黄浦,以北则称为吴淞江。

由于此志为上海县最早的志书,所以这一错误对以后编写史料以及历史研究影响很大。不少著作在现在吴淞口位置,错误地标上“跄口”或者“南跄浦口”,究其原因,根源在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