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尔登湖》丨与野兽为邻

 紫色梧桐318 2019-05-05

 亲爱的共读小伙伴们,昨天,我们涉略了湖泊的璀璨美丽,在贝克农场之中神游了一番。一切的一切呼吁我们从凡俗生活的桎梏中逃离出来。今天,我们将尝试回归天性,感受崇高的生之法则和食物之道,同时,让我们一起与野兽为邻,与飞禽共舞吧。今天的阅读目标是第十一、十二章。

01

野性

当我提着我那串鱼,拖着钓鱼竿,穿过树林回家的时候,一只旱獭正偷偷穿过小路,我感到了一阵奇怪的野性,这狂热的野性让我强烈地想要捉住生吞了它。我对野性的热爱不亚于对好教养的热爱,有时候,我更多地像野兽一样度过我的一天。

有人断言美国北方佬没有什么娱乐,他们错了。因为在这里,打猎和捕鱼等更为原始的娱乐仍然占据半壁江山。当我在湖边生活时,有时想加上一条鱼使伙食多点花样,我就和最初的渔人一样去捕鱼。我不捕猎野禽,因为现在我已有了更好的与鸟共舞的方法。

对于一心打猎的青年,我相信他们很快会长大成熟,不再沉溺此道。富于人道的人,在过了缺乏思考的少年时代以后,便不会再滥杀任何动物,动物和人一样具有生命的权利。青年通过打猎开始接触森林,并且接触到自己身上最为本性的部分。若是有慧根,或许就能明确自己正确的人生目的。

02

食物

近年来,我一再发现,我只要一钓鱼,自尊心就会有所降低。随着每一年的过去,我越来越少去捕鱼,虽说我其实也并没有变得更人道或甚至更智慧一些。和我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多年以来,我很少吃动物性食物,喝茶或咖啡等,与其说是因为我追溯到了它们的不良后果,不如说是它们与我的想象格格不入。对动物性食品的厌恶不是来自经验,而是一种本能。

要提供、烹制如此简单而清洁的、不会冒犯你想象力的饮食,是件困难的事。但是我认为,我们为身体进食的时候,想象力也应该进食。如果问,想象力为什么不能安于接受肉和脂肪,这可能是徒劳的。知道它不能我就满足了。我毫不怀疑,人类在逐渐进步的过程中会停止吃肉,这是人类命运的一部分,就和野蛮部落在与更文明的人接触后停止了人吃人一样。虽然其结果是身体的虚弱,但是也许没有人能够说这个后果令人遗憾,因为这遵循了更高的原则。

如果你是快乐地去迎接白天和黑夜的,如果生活散发出像鲜花和香草般的芬芳,更充满活力,更璀璨,更不朽,这就是你的成功。然后,整个大自然都会向你祝贺。

然而,就我而言,我从不过分神经质,非吃不可时,我也能够津津有味地吃下一只油炸老鼠。我很高兴喝了这么久的白水,因为我认为白水是聪明人的唯一饮料。如今,我在吃喝方面已不再那么挑剔,随着岁月的逝去,我变得越来越粗俗和不在乎。有谁不曾在有些时候从他的食物中得到过难以表述的满足?平凡粗俗的味觉使我有了一种精神上的感知。曾子说过“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品尝出食物真正滋味的人永远不可能是个饕餮之徒。

03

纯洁与纵欲

我们整个的生命是惊人地具有道德性的,善是唯一不会辜负人的投入。心灵是能够渗透并控制身体的每一部分和机能的,将形式上最为粗俗的纵欲转化为纯洁和虔诚。

生殖的精力,如果我们加以放纵,就会使我们放荡不洁,当我们能够自制的时候,将使我们精力充沛、振作。纯洁和不洁交替着,时而鼓舞我们,时而使我们沮丧。确信自己身体内的兽性一天天在消失而人性中崇高的一面一天天在建立的人是有福的。

一切纵欲,无论是吃、喝还是同居,实际是一个东西,一切纯洁也是一个东西。智慧和纯洁来自努力,无知和纵欲来自懒惰。有时,我们对某种纵欲形式毫不羞耻地谈论,对另一种却保持沉默。看,我们已经堕落到不能简单地讨论人类必要的自然功能的程度。

九月的一天晚上,约翰坐在自家门口想着他的活计。但是,尽管脑子里不由自主地规划着、设计着,他却并不关心。那从远方传来的笛子的曲调,在他的脑子里扎了根。一个声音对他说,为什么不去摆脱卑下劳累的生活?而他能够想到的,只是实施某种新的苦行,让他的心灵降到肉体之中去救赎它,并以日益增加的敬意对待自己。

04

野兽

真不知道这世界是怎么了,都三个钟头了,我连一声香蕨木树丛里的蝉鸣都没有听到。小树林里似乎传来了农夫午休的号声。唉,人们为什么要把自己困在这样的生活之中?听呀,树叶沙沙地响着,是村子里的饿狗?还是那只迷路的猪?听呀,我的漆树和蔷薇在颤动。

我沉浸在沉思之中,如果我很快就结束了这次沉思,还会可能出现另一个这样美妙的机会吗?好吧,走吧走吧。让我应上诗人的邀约,去看看那高悬在天空的云吧!

在我家出没的老鼠不是普通的老鼠,而是本地土生的野鼠。它总在午饭时出来,吃我脚边的面包屑。会在我的鞋子上跑过去,爬上我的衣服,蹿上屋侧,像只松鼠那样短距离地一蹿一蹿。不久,一只北美鹟在我的棚里安了窝,一只知更鸟在房边的松树上栖息。六月份,一只山鹑带着它的雏鸟经过我的窗子,像只母鸡咯咯地叫着。雏鸟们常一动不动地趴着,张开的宁静的眼睛里有着惊人的成熟却又天真的表情。

多少生灵秘密地在森林中自由野生,又能在市镇附近觅食。我曾在后面的树林看到过浣熊,也许现在仍能在夜里听到它们的嘶叫声。我在沼泽边上挖出了泉水,仲夏时,我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打水。山鹬带着她的一窝雏鸟也到这里来,在泥里找蚯蚓吃。雌鹬沿着水岸飞,雏鸟成群地在下面啾啾地跟着跑。你只需要呆在林中某个有吸引力的地方,静静地坐着,林中所有的居民就可能轮流地出来向你展示它们自己。

我也曾目击了红蚂蚁和黑蚂蚁的争斗,这是我亲眼目睹的唯一一场战争,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一边是红色共和党人,一边是黑色帝国主义者。通常是两个较小的红武士对战一只较大的黑武士。它们不战胜毋宁死!我看着看着也有点激动起来了,就仿佛它们是人似的,其实二者没有差别,不是吗?我把一片有着三只战斗的蚂蚁的木片拿到了房子里,放在窗台上,把一只平底玻璃杯倒扣在上,一窥战局。这是自相残杀的战役,最终黑武士胜出,拖着残缺的身体逃离了战场。它是否最终活了下来,是否在某个老兵疗养院度过余生,我并不知晓。

村里的老牛正冲着树上的小松鼠像狗一样吠叫着,一只猫沿着石头湖岸漫步着。我曾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猫和她的小崽,弓着背呼噜噜地向我示威。秋天,潜鸟飞到湖里换羽戏水,狂放地笑着,引得猎人警惕而来。当我大清早去湖里打水,常常看见它们从小湾里翩然而出,如果我试图追踪,它就会潜入水中,不见踪影。我紧追不舍,它冷静前行,仿佛一场有趣的棋赛。可是为什么,在机灵的撤离过程中,它总要在出水的瞬间大笑一声,暴露自己?或许,这是一种嘲笑吧!嘲笑我只能听任它消失在波涛汹涌的湖面之上。

秋天,我会一连几个小时看野鸭灵敏地游来游去,占据着湖心。为何它们选择了瓦尔登湖的中心?我不得而知,或许它们爱湖水,理由和我一样。

结语:人有着动物的本能,身体里有着野性的共鸣。但我们思考着,成长着,用崇高的法则拥抱这个世界。带着敬意和尊重看待食物,用本能和精神去感知食物。控制自己的欲望,感受世间的纯洁。与动物交流,用真心去观察它们,与野兽为邻吧。

小伙伴们,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了。此刻你是否感受到人作为动物的单纯与本能?纯粹地看待世界,真心地与身边的事物问好。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共读内容,记得给我们点赞留言哦,我们明天见,晚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