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拾叁亿人 2019-05-05

张秀女士是湖北书坛名人。以我所知,湖北晚近书家,以声名卓著论,大概要属已故陈义经老先生、金伯兴,及她总领前三甲吧。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张秀女士,1962年生,武汉人,现为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

艺术这玩意最为微妙,妍媸雅俗难得标准,论是谈非易致主观,而又有多少人名不配位。如今艺苑,聪明人成灾,书画一道变得越来越俗,小丑天堂,人才金尽,书法名人与名人书法笼罩四野,名家巨匠和”二百五“大师交相辉映,是天之欲丧我斯文。但是张秀女士,当是实至名归的。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张秀书作

我是岭南人,因缘凑泊,当我对“湖北”的认知,还仅仅只停留在教室后地图上的一个小地名时,倒对张女士的大名先有默会。那时,喜读张中行与董桥集子,屡见他们文章中称道湖北江城一名为张秀的书法,反复斯言,欢喜赞叹,显得很蹊跷,在我读来是十分好奇的。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董桥,42年生人,祖籍晋江,当代最知名的散文家、报人、文物收藏家等等

那时就想,张董二公,都是世之所谓高人逸士,眼空四海,心游五洲,他们都如此喜心倾倒、取裁推重之人,怎岂会是泛泛之辈,于是开始留意。这是我个人知晓张秀女士及其书作的一个契机。


谈张秀书法,我籍籍无名之辈,千言万语都乏公信力,且看看张董两前辈是如何推挹她的书作的。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张秀书作

已故张中行老先生在其名著《负暄三话》中,有《闺秀小楷》一文专谈张秀。张公讲,他某日闲来无聊,偶取《中国现代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集》解闷,信手翻去,至76页,见到一幅小楷,“眼一晃就大吃一惊,秀丽柔婉之外,又添一些刚劲明快,兼收一些隶意,还有一些唐人写经。总之很美”。这幅书作,落款即为“张秀”。还是张公自己讲的,他大为吃惊,四处探听,终求得作者一副字。张秀生于1962年,这幅字写于1984年,彼时她22岁,不过刚入湖北博物馆工作的小青年一枚。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早年获奖时的书作与介绍

在香港的董桥,则叹服下连写了数篇文字表彰幽微。例如我桌前他的《清白家风》一书,打卡即可见有《张秀本色》的名文收录。他说,“到底是讲求创意的书法家,她的作品里连冰心的《寄小读者》都写,四张诗笺工楷抄了一篇《通讯七》,秀丽不输俞平伯不输张充和”,赞誉她的书作“一笔不苟,散发着明清闺秀小楷的流风遗韵”。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书法之道,说的玄虚点,是生命形式艺术,无音可寻,无色可类,象而不像,无象可循,评判为难。可是好的作品,山川草木日月星河都会流泻在字里纸间,慧眼之人一目了然。张秀之书法,不管硬笔软毫,在识货者瞧来,都是比较难能可贵的一代名家。


张秀女士当然首先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够格的软笔书法家。可我的观感,张秀女士的硬笔书法——假设我们摆脱争议,先认定世间确实有所谓“硬笔书法”的话,亦同她的软毫风采,有“楚楚凤仪”之态。她是“软硬兼施”,呵呵。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与友人交谈

从书法集看,张女士最得心应手的当是小楷。而小楷的风神秀韵,天然地最适宜移步到硬笔之上。而她的翰墨渊源,显系晋唐一路,功深力厚,古而不拙,似当练过钟繇体。绮丽、清婉、温厚、圆润、娴雅、疏朗、纤柔、精巧、飘逸、妍媚,犹如瑶台婵娟不胜罗绮,似富贵人家闺阁女子弱柳扶风而嫣然绰约,传出安稳闲谧的阴柔之美,且又不乏英挺凝重之峭拔气息。再看她在东湖一些凉亭的题匾,又当兼习北碑意,不仅能小楷,榜书亦优。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这样的书法,如此硬笔书法,功底深厚,尊重传统书帖审美,细节处有所创新,秀气但不纤细。字如其人,真格很秀,秀丽灵动却又端正典雅,刚与柔相济,非常干净。在当今无论软硬书坛都或恶意丑怪,或故弄玄虚的时风中,完全是足以独当一面的奇异风光。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当代大陆流行“硬笔书法”,但合法性一直不足。硬则硬矣,可是否足以名之为“书法”,社会各界疑虑颇多,朋疑众难。这里面的这“家”那“家”,即便声名显赫,台面光鲜,其实多乏真实的书法功底,只是形式好看而已。一肚子屎,半肚子屁,学问安在,文雅何出,多其俗在骨,不过哄哄“俗人”罢了,更别说等而下之的庸妄之徒了。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甚至,不怕得罪人,若标准稍微悬高一点,我们都可以体认说,世间硬笔哪有书法,只有美术字而已。如庞中华先生之类,与其说是硬笔书法的领军者,不如直白讲是无数青少年的噩梦。如果硬笔足以自立,我以为张秀的书作,就是比较好的展示。她的硬笔创作,意有所寄,意有所为,意有所露,意有所藏,意有宣泄,意有所收敛,是将有根有源的传统书法美学,运笔至现代书写工具上的一次有益尝试,点墨落纸,新与旧、软与硬、创新与继承都在借以交相互渗,相得益彰,凑泊于中,务追平实而幻出奇诡。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这样“闺秀体”硬笔书法,实在耐看,实际也是可为眼下日益俗化的硬笔“书法”撑持场面,找回点自尊的。


张秀女士人极低调。极少抛头露面,于社会职务也在若即若离之间。田英章、顾仲安等同行,精于商道,善揣人心,早已挣得盆满钵满,但她几乎息交绝游,祛名闻利养,一般公众知道她的,并不多。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她武汉土著,汉阳洲头人,论龄现今不过50许人,可其实她成名极早。她是1978年武汉市学生书法大赛的一等奖得主,高中甫毕业就被直招入了湖北省博物馆,专事小楷古籍整理抄写之任,至老不离。18岁妙龄之际,即为武当山“古建筑”磨针井题字,为屈原纪念馆山门题匾等等。1985年的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她是特等奖,是唯一女性获得者。论资历,她可说中国“硬坛”最早的一线人物。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她一直自甘淡泊。“乐当小职员”,是以即便是武汉市内的书法爱好者,也几乎不大可能见她在公众场所现身。什么名流宴会,什么书画雅集,什么电视讲坛,什么书法培训,什么签名售书,等等哗然杂遝、取名套利之地,你是见不到她的踪迹的。她为人,实也有真书家的格调——只是也得说句遗憾的话,她本有一流的资质,但在1990年代30岁以后,不知何因,实际并没多少艺术突破了。

谈硬笔书法,为什么很多人说湖北的张秀女士,是如今写的最好的?

近照

这些年,她似乎也只出了一部书法作品集,题为《秀本色》。封面运以三个行草,董桥说“漂亮极了”。我屡屡想买,可书店网上都难觅踪迹了。还记得,那时的董桥,求她墨宝,得到回复是,“近日住房问题没有解决,心情不佳,要我耐心等一等”。

“君子有终身之忧”。几年过去了,武汉的房价翻涨如潮水,日新月异,也不知道她终于买上房子没有。

午前,闲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