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打不成材?古典式教育方式还适合现在的社会教育吗

 未说育儿 2019-05-05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故事。

博主家境贫困,且很小的时候就生活在父母的暴力教育下。

她今天晚起了,父母便怒气冲冲,掀开被子就是一顿暴打;

父母外出打工回来,饭还没煮好,父母劈头盖脸又是一顿打骂;

平时洗碗打破了碗筷或是弄坏了东西,不用说,又是父母的一顿咒骂......

每次,父母对她一番“教育”后,就会苦口婆心地说一堆类似于“我这是为你好”之类的话。而后,就转身对领居吹嘘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丰功伟绩”。

博主说:“我童年的生活过得毫无意义,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灰,黯淡无光。”

随着年纪增长,博主与父母的交集和沟通越来越少。因为父母带给孩子的暴力影响,严重导致了博主内心缺乏爱和安全感,她终日惶惶,甚至一度想过要以自杀的方式脱离这种生活。

然而,终是年纪小,对死抱有恐惧,最终才得以幸免。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一禅小和尚说:“在清水中放一颗糖,不会太甜,但放一勺醋,就会很酸;捡到钱不会太高兴,丢了钱却懊恼不堪。人不能因为一件喜事高兴一整年,却可能因为一个创伤,郁郁终身。”

对于父母的伤害,亦是如此。

来自于父母的打击和伤害,就像是一根凛冽锋利的针深深地插进自己的心房,由此所带来的疼痛蔓延至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稍微不留神就弄得自己遍体鳞伤。

02

作为知名演员——马伊琍,在谈及教育孩子时也曾表示自己非常后悔,因为她对爱马太过严格,导致她不懂得发表自己的心声。

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孩子一旦犯错,马伊琍便会用强硬的姿态去训斥爱马,而爱马总会乖乖认错:“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爱马的懂事曾经一度让马伊琍非常骄傲。可时间一长,马伊琍发现孩子身上的这种“懂事”并非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在一次玩过家家的游戏中,爱马的朋友们习惯性地让爱马当宝宝,爱马虽然心中虽百般不愿,但最后还是接受了。

马伊琍知道后,建议女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勇敢说“不”。然而,却不想得到了孩子“我不敢”的回答。

这让马伊琍突然间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强硬的态度渐渐让爱马失去了自我,不敢表达出自己真正的心声。

而这样的孩子,不仅失去了自主选择性,还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

知名演员翁虹在谈及自己的育儿经时,也曾说道:“对于教育宝宝,小孩子不能娇惯,但也不能过于苛刻,一定要给她一个对错的界限。”

“棍棒式的教育”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短暂效益,但与长期而言,却收效甚微。

这种教育方式抑制了孩子自然天性的成长,使他们在为人处世方面残留缺陷,更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而如果在教育的轴上施上一个度,去适时引导,加以纠正,更能传输给孩子正确的三观,给孩子带去真正的成长。

03

表姐家的孩子然然今年已经9岁了,活泼懂事,深受家里人喜欢。不用说,表姐的教育方式也都是大家所俯首称臣的。

然而三年前,表姐却不是如此。

在然然六岁的时候,因为一次不小心打破了几只贵重的陶瓷碗,便被表姐劈头盖脸地打下来。

表姐一边打,一边凶他:“你知不知道这些碗有多贵,你还打破了?!都几岁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当时孩子的哭声都传到了隔壁家的房子里,隔壁家人赶紧来劝阻表姐,苦口婆心一番后,表姐才罢休。

此后,然然一不小心做错了什么,表姐就拿那些碗说事,还越说越激动,孩子免不了又是一番挨打。

时间一久,然然便开始故意疏远表姐,与她的关系也渐渐淡下来。

后来,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表姐和然然同学的母亲在家长会结束后交流起了育儿心得。

表姐发现,然然的同学的母亲从来不会轻易打骂孩子,而是经常会在孩子犯错后慢慢去引导她,并且还经常在生活中借讲故事来给孩子传播一些小道理。这样教出来的孩子,自然十分乖巧懂事,而且和父母也相处地特别好。

自那次家长会后,表姐便开始下意识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不对孩子动怒,而是在事后教育他,还经常带他出去游玩,给他讲故事。这样一来,表姐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又和好如初了。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知道爱的时候。”

孩子的精神强大与富足,来自于身后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和包容。他们犯错后,比起遭受父母的排挤和打击,他们更想要的是父母的体谅和关爱。

04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被父母暴力对待过的中国孩子也会在成年后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吗?”,下面的 4007条回答里,有一个知友这样回答:

我现在谈恋爱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容易暴躁也极端,非常决绝,很伴侣在一起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打击对方,否定对方。

我有社交障碍,对于突如其来的热情不会回应;而且不喜欢小孩,也不想生养小孩。

我一直觉得我内心有个地方死气沉沉,不会感动,没有反应。

原来,有的人倾其一生都逃脱不过原生家庭的樊篱。这种由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像一颗毒瘤,已经在下一代的心中根深蒂固,潜移默化中左右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在舞台上个性鲜明的小S,曾针对孩子的教育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对孩子严格要求固然重要,但在他们幼小的时候,更需要的是关爱和包容,要让他们先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充满温情的。”

所以,愿所以身处父母一职的人,都能真正地给孩子带去温情,为他们的成长之路铺满鲜花。

相信待到花开灿烂时,有你的孩子在丛中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