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诺依曼:智商卓绝的计算机之父

 联合参谋学院 2019-05-05

智商卓绝的计算机之父

继续我们的数学家系列。说起谁是计算机之父,我想在大家的心里大概是有争议的。不过肯定是在冯-诺依曼和图灵这两人之间二选一。今天我就明确告诉你,计算机之父其实是冯-诺依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今天要介绍冯-诺依曼当然了,哪天介绍图灵的时候,我也会明确告诉你,计算机之父其实是图灵。

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的身份说起来比较复杂,他是一位犹太裔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也就是说,冯-诺依曼出生匈牙利,他的家族是犹太人,后来他移民到了美国,成了美国国籍。冯-诺依曼的父亲是匈牙利的一位银行家,所以从小生活条件优越。但由于-诺依曼他们家是犹太人,所以在当时的欧洲还是受歧视的,为了能够挤进上流社会,冯-诺依曼的父亲花钱买了一个贵族头衔,所以在自家的姓“诺依曼”前面加上了“冯”

-诺依曼从小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被人称为神童。有人觉得,过目不忘这种能力也就是小说里有,现实中不可能有,-诺依曼显然就是一种这样的人。冯-诺依曼从小有一项逆天的能力,那就是拿起电话簿的一页看一遍,就能把满满一页的电话号码,还有名字全都记住。不光有逆天的记忆力,冯-诺依曼的智商也是逆天的,他6岁时就能用古希腊语和他爹交谈,还能心算8位数的乘除法;8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微积分。直到冯-诺依曼后来到了美国,还经常向人表演自己小时候就会的这绝活。

小时候的冯·诺依曼

依靠着逆天的记忆力,冯-诺依曼对各种学科都有广泛的兴趣,所以就像百科全书一样的渊博。冯-诺依曼对历史学很感兴趣,有历史学家就很惋惜地说,历史学也有许多未解之谜,并不比数学少。如果冯-诺伊曼当初选择历史学而不是数学,历史学家们的日子可能会好过得多!

不过,冯-诺依曼最喜欢的还是数学,所以18岁的时候考进了布达佩斯大学,也就是现在的罗兰大学的数学系。但是冯-诺依曼的父亲希望他可以追随黄博士学习化学因为在那个年代,化学能赚大钱。没办法,父命难违,于是智商逆天的冯-诺依曼又考进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习化学。这么说大家可能没什么感觉,布达佩斯大学在100年的时间里产生了4名诺贝尔奖得主;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就更有名了,这里不仅是爱因斯坦的母校,更是诞生了32位诺贝尔奖得主。这就好比有人考上了清华,然后又考上了北大,不对,这么比还不够贴切,这就好比有人考进了哈佛,然后又考进了牛津。说到这里,你也许以为冯-诺依曼确实牛逼事实是他要更牛逼因为你可能以为是冯-诺依曼先读布达佩斯大学,等毕业以后再去苏黎世理工。如果这样,-诺依曼看来也太没有挑战了。他老人家是就读布达佩斯大学数学系的同时,也在苏黎世理工学院学习化学工程。他平时在布达佩斯大学学数学,等考试的时候去苏黎世理工学院考试,就这样,冯-诺依曼照样拿到了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学士学位,以及布达佩斯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

1930年,冯-诺依曼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在普林斯顿,冯-诺依曼研究了许多数学问题,在集合论、测度论、群论、算子论、量子力学、经济学以及数值分析领域都做出了贡献,当然了,这些都是那种我们凡人都看不懂的高深数学问题。如果冯-诺依曼只是研究数学问题的话,他会成为一名有名的数学家,会在数学专业的小圈子里享有大名,但是咱们普通人可能就没法知道了。真正让冯-诺依曼爆得大名,让普通人都知道的成就,就是他在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贡献。现在的计算机,采用的还是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结构把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一起的结构。而且,最早的电子计算机是采用十进制的,这样做使得计算机的效率很低。但冯-诺依曼大胆地抛弃了十进制,采用了更加方便的二进制计算,这些都统统构成了当代计算机的基础。

冯·诺依曼结构

冯-诺依曼是一个智商极高的人,这反而使得他并不是一个好老师。因为他的思考速度和计算速度都比学生快得多,经常的情况是学生们还在吃力地追赶冯-诺依曼的思路,飞快地记黑板上笔记,但是还没等记完,等得不耐烦的冯-诺依曼早把黑板上的公式擦掉了。有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塞格雷和另一位诺奖得主为一个积分有关问题争论了一个下午,却毫无进展。这时他们看到了冯-诺依曼,于是他们问他:您能帮我们解决这个积分问题吗?冯-诺依曼走到门口,看了一眼黑板上的微积分问题,差不多用了3秒钟就给出了答案,此时,塞格雷和他同事完全被吓住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冯-诺依曼是怎么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难题的。所以在普林斯顿,大家都相信两条真理1. 凡是冯.诺依曼想证明的事情,他都能证明 2. 凡是冯.诺依曼证明过的事情,肯定不会出错

说到这儿,你一定会以为他老人家是一个甘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可是实际上,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冯-诺依曼很喜欢社交,经常在家里举办party,他家的派对在普林斯顿非常有名。他记性好、笑话多,他用讲笑话的办法活跃气氛,还喜欢戴上一顶小丑的滑稽帽子穿梭在人群中间,引逗客人们放松畅谈。而且经常用电话簿表演他过目不忘的能力。

冯-诺依曼后来参加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可惜的是,在项目中受到了辐射,并且在不久后去世了。冯-诺依曼设计,并且搭建起来的计算机当时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十万美元,这让普林斯顿大学非常头疼。所以冯-诺依曼一去世,普林斯顿大学就关掉了的计算机,让这台计算机成了一堆废铁。而正在这个时候,IBM公司发现了这个宝贝,便从普林斯顿大学那里把这台计算机要了过来。有了冯-诺依曼的这台计算机IBM公司像开了挂一样,在电子计算机厂商中脱颖而出。看到了冯-诺依曼的计算机有这么大的作用,变成过路财神的普林斯顿大学肠子都悔青了。IBM公司接下来不断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并最终成为行业巨头。到了上世纪70年代,IBM的董事长有一个朋友叫玛丽-盖茨,玛丽-盖茨的儿子比尔·盖茨。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就非常熟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