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一首小诗烘托出东都洛阳大气象

 瘦牛轩 2019-05-05

唐高宗朝宰相上官仪,史有大名。他的孙女上官婉儿,曾不离女皇武则天左右,也很有名。

上官仪有一次早朝,站在洛河堤上等待放行,以“入朝洛堤步月”为题,作诗一首:“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诗句平淡,粗看无观。仔细一看,诗不简单。

先看诗题“入朝”两字,点出皇帝是在洛阳办公。入朝是为朝觐,宰相的官职再大,也得刷脸站早班。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惑——唐朝都城是长安,为啥要在洛阳入朝?

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历史上的“两京制”问题。原来在中国古代,不少朝代实行“两京制”。唐两京是长安、洛阳,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两京之间,官道驿马飞驰,皇家銮驾络绎,皇帝根据需要,或在长安执政,或来洛阳办公,自由来去如风。当然,大部分时段在长安,少部分时段在洛阳。而武则天时期洛阳为“神都”,是正儿八经的首都。总而言之,笼而统之,洛阳很重要!大唐精彩的演出,若是离开了这个舞台,便开不了锣,唱不成戏。

诗中“广川流”,就是洛河水。上官仪“驱马历长洲”就是骑马走过洛水南岸。当时无数高官与市民都在洛南居住,而皇城则在洛河以北,百官上朝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候。

正是秋天,明月尚悬,曙光欲展,鸟鹊报喜,心绪怡然,上官仪于是有诗。这诗写得志得意满,这诗显得气定神闲。其余等待入朝的官员,都远远地望着他,觉得他是神仙。

可问题来了:宰相既已登上“洛堤”,那就渡过“脉脉广川流”,“入朝”不就得了?还磨什么蹭,作什么诗?且慢,其实还有“步月”二字表明时间还早呢!原来洛南市民,都住在里坊内,里坊就是社区,因各坊四边长度为三百步,合一华里,故称里坊。洛南当时有74坊(里坊数目说法不一,此为一说),皆处外郭城范围之内,即在皇城外围的罗城之内。官员要入朝,必须入皇城,皇城另有城墙城门。唐代洛阳城很大很牛,城连城,城套城,外郭城、皇城、宫城、东城、圆壁城、曜仪城、含嘉仓城,光城门加起来就有30多个呢。

其实城门未开,也还在其次,主要是天津桥落锁了,不开锁,难过河。原来这天津桥,北对皇城正南门(端门),南对定鼎门大街,桥跨洛河,居于要津,车马行人很多,交通管理甚严,夜间落锁禁行,晨间开锁放行。

一首小诗,短短四句,若不细究,哪知其中还有这等开锁、落锁之小事啊。但百官入朝候于洛河南岸的情形,正烘托出当时东都的大气象。还有,上官仪诗有显扬得意之情,也证明东都城具政治中心的分量。显而易见,只要皇帝在东都,洛阳城就是当时醒来最早的城市。

实行两京制,洛阳为东都,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了的事儿,其实是出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需要。当时东都洛阳,也同长安一样,设置了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关涉宗教、科举、外交等重大国事,不时在洛阳举行。而当皇帝离开时,这套机构仍照常运转,并设“东都留守”主持日常工作。东都留守统领的中央衙署,计有尚书省及所属六部、御史台、国子监等,这么多的中央机关、官员私邸、百姓社区布局在洛河两岸,使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绕着整个洛阳城走一圈,需要步行几十公里。城池巍峨,殿宇高耸,王气浩荡处,街巷纵横中,是横陈于天地之间的帝都身躯。

当时的洛阳,给了大唐帝国丰沛的滋养与深情!每逢长安荒年缺粮,皇帝便领着百官来东都“就食”,每遇征高丽、封泰山、巡江南这些大事情,洛阳便成为前沿桥头堡与出发地,而遇到像安史之乱、徐敬业叛乱、黄巢起义这样的倒霉事,洛阳又总是挺起身躯,先受兵锋,为长安“挡子弹”。难怪唐高宗说:“洛阳长安,东西两都,朕之两宅。”其实高宗倚重洛阳,还因当时东北有高丽、契丹未征服,北方有后突厥威胁,每有战争,情报须尽快报给朝廷,但长安偏居西北,洛阳位置居中,在洛阳处理事情更便利。

皇帝来往于两京之间,旨在利用洛阳优势。唐太宗说“崤函地险,襟带东西两京”,可见他亦视洛阳为京都。我想若时光倒流,唐洛城再现,便可看到无数“李白”“王维”,或走陆路,或走水路,怀揣希望,来到洛阳,酝酿诗篇,生发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