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求道者——是忘记自己求道者的身份,对快乐的追求亦复如是!

 timtxu 2019-05-05

可以说,快乐是生命的本质。既然是本质,那它就是自存、自有的,与外境无关。也就是,真正的快乐是如如不动的、不依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快乐却成了人们所向往、所追求的东西。这是因为,人们误以为快乐是由外在之物所激发的,因而将快乐建立在了某种获得与持有之中了(包括金钱、名誉、地位、权威、娱乐玩耍、靓男美女等等),当然也包括奉献和服务他人的求荣之心。

只要还有一个为了追求某种东西(包括成功、声望、慈善)的欲望,以及可以被满足的对象存在,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欲望是不可被满足之物,它是不断变换和不停跳转的:

满足了此时,随即就会望眼彼时;满足了此物,还会有另一物……永无止境。所以也就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哪怕是已富甲天下者)——心,永远在游弋、漂泊、寻觅的焦虑中,掩盖着生命的真意义。

无论什么样的念想,当某欲望获得满足之时,也就意味该欲望的终结——终结即失望、即下一欲望的生起(没有欲望也就没有失望)。就像幼童抛弃一个玩偶那样的随机,因为他看上了别人家孩子的滋水枪更好玩儿……。

欲望的再一次生起,意味着新的焦虑;欲望不能获得满足,自不会有快乐可言。况且,一个小小欲望的满足,往往会引发下一个更大的欲望。

既然欲望是不可被满足之物,当然快乐也不可能是被满足的某物——真正的快乐无须由什么来满足它,其本身是具足圆满无缺的。由此可知,快乐是不可追求之物,它不在意念或念想之中。也就是说:快乐,乃非头脑之物

当我们不刻意寻求的时候,快乐自然就会由我们的内在升起,如同蜜之琼浆那样如怡如享般的不可言状。相信每个人都有过那无可言状般的快乐,正因为有过那快乐的体验,才误以为快乐是可假以追求而获得的。因而,适得其反地走上了焦虑不安与痛苦丛生的歧路。

真正的求道者,是忘记自己是一个修道者(忘记自己这一求道者的身份)。对快乐的寻求也是如此

可获得的,不可恒有——不会真幸福;

凡外在的,不能永存——不得真快乐

一切可寻求之物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唯内在、自有、无分别、无条件而存在的,才是永远不会褪去的幸福与快乐,那便是无我状态的至乐(真我),那便是求道者的真义

对灵性的渴望即是生命觉醒的开始,

就是那至乐大道之

自性光明的烁耀与示现。

你就是那自性光明!何须它求?

你就是那至乐大道!又何须寻找?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