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去棉衣还没几日,日历上便已翻到了立夏的节气。 立夏意味着天气真正要开始炎热了,一起来看看古诗词中的立夏。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代: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作为夏季的开始,春季的结束,是一个承上启下转折之时。也是身体容易发生明显变化的时节。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代: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立夏一过,江南正式进入雨季。华北和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最近要注意保湿。 《立夏》 宋代: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心,加上气候炎热,汗液外泄,易耗伤心气,令人烦躁不安。所以,立夏养生要注意“养心”。 养心、养性,保持宁静淡泊的心境,戒骄、戒躁,避免心火内生,所谓“心静自然凉”。 《雨后立夏》 明代:谢榛 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 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族身。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春去夏来,万物将要迎来最为繁盛的季节。 《立夏》 清代:弘历 习习薰风拂面来,南讹平秩验恢台。轻棉脱尽人眠柳,规叶圆成鼠耳槐。 花里游蜂冲雨去,溪边狎鹭度云回。黍畴麦陇皆需泽,谁管韶华暗已催。 立夏,脱去厚衣服,换上轻装,整个人也随着气温轻快起来。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宋] 司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立夏的“立”是经过春天的稚嫩,长成了阴阴夏木。而立之年,你也该收起你的幼稚和鲁莽,终于要开始独当一面了。 青春逝去又如何?“生如夏花之绚烂”不也是另外一种丰盛与美好? 《立夏前一日有赋》 [明] 杨基 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都将南浦恨,聊寄北窗眠。 《初夏即事十二解》 [宋] 杨万里 傱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春天的离去,也象征着人生中的青春易逝。立夏,如果对应到人生,也是而立之年了吧。诗人在此时,也不免伤感起岁月的流逝。 《绝句》 [宋] 王谌 过了荼醾与素馨,一春风雨欠追寻。 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挑一个清闲的下午,不去走亲访友,不必衣冠严整,穿一身最舒服的衣服,躲在荷花丛里,躺在松树下面,避避世,也养养心。 《宫词》 [宋] 杨皇后 落絮蒙蒙立夏天,楼前槐树影初圆。 傅闻紫殿深深处,别有薰风入舜弦。 立夏,是看得见收获、闻得到香甜、吃得到美味、想得到先贤的芬芳而美好的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