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把书法划分了五个等级,楷书鼻祖钟繇竟然不是第一

 发fdkong 2019-05-05

书法是供人们欣赏的,由于欣赏的角度、欣赏者的眼光不同,便对被欣赏者的作品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双方的立场和观点。

自古以来,那些文人书法家们者在其中寻找着书法品格的印象,他们把书法按照品质进行了分级,历史上曾经有这么几位对书法品格的等级进行了分类。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书法理论家庾肩吾在按照理想书法的观点,对自张芝以来的128位书家进行了排名,并且提出了书法品格的三个大等级上、中、下,其中,又细分为九个层次,他推崇张芝、钟繇、王羲之为上上品,认为这些人的作品是'天然'与'工夫'的完美结合,应当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他把书法划分了五个等级,楷书鼻祖钟繇竟然不是第一

盛唐时期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因善书,被朝廷招进,专门从事书法和书法理论的研究,他在当时的书坛上影响非常大,著有《评书药石论》、《书估》、《六体书论》、《文字论》、《书断》等多部书法理论的著作,对后世的书法认识影响也很大。

他在《书断》中按照自古以来的书家成就,将他们分为'神'、'妙'、'能'三个品格,共涉及到86位书法家,'神'是'神圣之神','妙'是'道妙之妙','能'是'贤能之能'。其中'神'有创造之意,就是对某种书体有创造之功,如:李斯、王羲之等就是'神'品。

但是,按照上述二位对书法的品评分级,后世的作品则无人能及,到了明代万历年代,书法理论家项穆在他的《书法雅言》中又从书法等级上树立了新的目标,他把书法共分为五个等级:'正宗'、'大家'、'名家'、'正源'、'傍流'。

他把书法划分了五个等级,楷书鼻祖钟繇竟然不是第一

这五个等级非常接近现代,既是对自古以来书法的新评判,又是符合当下书法品格的标准。其原文如下:

'夫质分高下,未必群妙攸归;功有浅深,讵能美善咸尽。因人而各造其成,就书而分论其等,擅长殊技。略有五焉:一曰正宗,二曰大家,三曰名家,四曰正源,五曰傍流。并表精鉴,优劣定矣。'

正宗:

他认为正宗的书法品格,应当具有会古通今、众体兼能、天然杰出之能力,其作品不激不厉,符合法度,并且骨态清和,是集大成,继往开来,是后世永远学习的榜样之作。王羲之应当包括在'正宗'之列。

大家:

对于篆隶章草各种书体都能通会,执笔使转很是合乎规矩,点画、形体都有传承,并且能在此基础上有'脱胎易骨,变相改观'的能力,让人观后有'焕惊神目'的感觉。这其中包括钟繇、张芝、王献之等人。

他把书法划分了五个等级,楷书鼻祖钟繇竟然不是第一

名家:

对楷书、行书都有领悟,要么是擅长楷书,要么是精于行书,但其中的'工夫'是值得称谓的,还有个人的面目存在,这类'名家'的书法声誉较大,是以'工夫'著称,有个性气质,艺术方面是自成一家的。欧阳询、孙过庭、张旭、颜真卿、怀素、柳公权等都在'名家'一列。

正源:

从字面上理解,这类书家的作品都是能很好地传承古人的法度,但缺乏一些激厉的精神,清秀之中少了温润,屈伸中向背不足,威严中寡失了伸引,就好像'清白旧家,循良子弟,未弘新业',对书法的贡献尚无建立基业一般。他把蔡襄、赵孟頫列入其中。

他把书法划分了五个等级,楷书鼻祖钟繇竟然不是第一

傍流:

这类作品的特点是'放纵',看起来肆意挥洒,锋芒毕露,点画无讲究,肥瘦无安排,任意作为,山奔海立,惊世骇俗,到了泛滥的地步,个性特点过于明显,从而失去了应有的法度支撑。'傍流'的针对性很强,主要列举的是北宋时期的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

不管前人是如何对书法品格进行等级的划分,但从这些划分中,我们可以知晓学习书法应当取其精品,学其精华,为自己的艺术提升明确视界。

联想当今书坛,我们可不可以对照自身的书法水平,以项穆的品格划分对号入座呢?看看那些名家、大家和自己应当在哪个等级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