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写活楷书?听古代书法名家怎么说

 一尘buran 2019-11-01

楷书最忌呆板,如何在平正中又不失险绝的趣味?

如何写活楷书?听听古代书法名家怎么说。
0
1
王羲之

“状若算子便不是书”

书圣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点画耳。


按照“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点画耳。”这句话判断:印刷体、清代的馆阁体正符合“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的特征。

钟繇楷书《宣示表》局部

有人以为能写馆阁体、印刷体的很有功夫,现在电脑用的有手写的楷书、行书字模,为什么不用楷书鼻祖钟繇、书圣王羲之的楷书、行书做字模呢?因为,书法追求的是自然,字迹有大有小、有倚有正;上品的书法要把技巧、安排隐藏在自然之中,即使用了很深的心机、安排,也要在外表上看起来像写得很随意一样。
王羲之楷书《黄庭经》局部
钟繇、王羲之的楷书、行书都字迹有大有小、有倚有正,不适合作为印刷体使用。状如算子的印刷体馆阁体和钟王的书法谁更耐看,一目了然,学书法要'取乎法上”,“《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以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的馆阁体印刷体为范本,学钟王已经否定的“不是书”的字,想学好书法只能是缘木求鱼。

0
2
冯班
“晋人循理而法生,唐人用法而意出,宋人用意而古法俱在。
冯班的这句话说得很精彩,把魏晋唐宋时期的写书主张概括了一遍。魏晋时期是如何“循理而生法”的,我们不得而知。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碑》局部
唐人楷书重法,那到底什么是书法中的“法”呢?欧阳询的欧体楷书是“法”吗?柳公权的柳体楷书是“法”吗?个人看来,都不是,他们只是楷书法度的具体表现形式。楷书中的“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通用的,也是唯一的。欧阳询和柳公权等名家的楷书,虽然各具风貌,但是他们都共同遵守着统一的法度。

书法理想签约书法家陆启成楷书
说的再明白点,书法中的法度就和小学生学写作文一样,首先要保证语法正确,造句通顺,至于文采等其他方面,就看个人的能力大小了。很多初学者认为,只要照着欧阳询的楷书去临写,自然就会得法度,这是不对的,法度藏在个人风格背后,需要我们更深一层的去总结体会。
0
3
唐太宗

“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

柳公权的楷书为什么被后世称道?合乎法度只是基础,最重要的是柳公权给他的楷书赋予了精气神,这也是最吸引别人的地方。我们评价柳公权的楷书“骨力洞达”,骨力是什么?当然不光是点划质量。点划只是外在的表现,气质这一块才是关键。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局部

就像一个人,五官精美的人有时候反而不如相貌平平的人有气质。做人如此,写字也应该是这样。

0
4
柳公权

“心正则笔正。

楷书之美,美在典雅端庄,美在得正大气象,美在有恬静自然之气息。要想达到这种境界,书者本身就先要具备这样的学识涵养。个人修养能影响你写出来的字,同样的,你写出来的字也能反映出个人的情操。


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局部
我就有这么一个朋友,苦练楷书好多年,笔画修炼的也是非常到位了,但写出来的字总缺那么一点意思,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我分析,这点差距不是技法上的,和他书法之外的自己有很大关系。
古人说的这些句话,你可能觉得有点云里雾里,这很正常,继续沿着自己的想法往前走,迈过了某一个节点之后,你自然会有非常深刻而具体的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