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病逝后,黄庭坚写下一首诗悼念他,短短8句道尽一生!

 昵称32901809 2019-05-05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与秦观、张耒、晁补之都曾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苏轼不仅是黄庭坚文学上的老师和提携者,也是黄庭坚书法上的榜样。所以黄庭坚对其恩师苏轼一直崇敬有加,无论是才华上,还是品性上。

苏轼病逝后,黄庭坚写下一首诗悼念他,短短8句道尽一生!

苏轼和黄庭坚塑像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病逝常州。崇宁元年(1102年),赵挺之为相,因其仇视诗人,黄庭坚知太平州,才九天便被罢官。故黄庭坚想到了一生都在宦海浮沉的老师苏轼,结合自身境遇,写下了一首诗《跋子瞻和陶诗》,悼念苏轼并表达对老师的深沉怀念和崇敬。

《跋子瞻和陶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主要通过对苏轼一生最具代表性的境遇描写,来赞美苏轼的旷达胸襟。全诗语言平淡,感情真挚,短短8句却高度概括了苏轼的一生,以及苏轼所崇尚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抒发了黄庭坚对苏轼的无限悼念之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被贬谪后无法排遣的苦闷之情。

苏轼病逝后,黄庭坚写下一首诗悼念他,短短8句道尽一生!

苏轼剧照

《跋子瞻和陶诗》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苏轼病逝后,黄庭坚写下一首诗悼念他,短短8句道尽一生!

开篇两句“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意思是说,苏轼被贬到岭南,当时的执政者章悖要杀他。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对苏轼先贬惠州,再贬儋州的事实概括描写。黄庭坚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既有对执政者妒能嫉贤、残酷打击的无比愤慨,也有对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抱有的无限同情。

紧接着两句“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则是以两个生活中的细节描写,来衬托出苏轼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即苏轼在被贬惠州的情况下,也能安然的吃饱饭,并且认真的和了陶渊明的诗。“惠州”,即今天的福建,当时处于人烟稀少、穷乡僻壤的状态。至于和诗,苏轼针对陶渊明写的和诗多达一百零九首,且风格多种多样。

苏轼病逝后,黄庭坚写下一首诗悼念他,短短8句道尽一生!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意思是说,陶渊明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苏东坡也是百代传名的贤士。这两句诗是黄庭坚对苏轼的高度赞美,且说得非常郑重恳切。如今看来,时间证明了黄庭坚所说。但这里不禁有一个疑问,陶渊明只做一百多天彭泽县令就去官归隐,而苏轼却一生都在宦海浮沉,他们有共同点拿来比较吗?

最后两句“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黄庭坚便是对这个疑问做了回复。即虽然陶渊明和苏轼的一生境遇不相同,但他们两人的风格和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却是相同的。“风味”二字,在这里具体言之不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到底苏轼有何风味,我想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苏轼病逝后,黄庭坚写下一首诗悼念他,短短8句道尽一生!

综观这首千古名作,是黄庭坚对其恩师的无限悼念,也是对苏轼一生的高度概括。所以说苏轼病逝常州后,黄庭坚写下一首诗悼念他,短短8句道尽一生。而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却能始终豁达洒脱,这是黄庭坚崇敬苏轼的地方,也是天下所有人崇敬苏轼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