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为什么给他父亲起名?

 思明居士 2019-05-05

朱元璋给父亲取名,主要是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导致,朱元璋的祖父叫朱初一,父亲叫朱五四,一看名字就知道,他祖父生于初一,父亲生于五月初四。而朱元璋的原名叫“朱重八”,因为他生于八月八日,所以两八相重,就叫“朱重八”。

忽必烈灭掉南宋以后,对他所统治区域进行了等级划分,这个和印度的种族等级差不多,也是划分为四等人。第一等人:蒙古人,称之为天之骄子,这类人担任各级政府的首长。第二等人:中亚人,由于接近蒙古人,得到了蒙古人的信任,排名第二。第三等人:“汉人”,即金帝国所属(淮河以北)的中国人。第四等人:“南人”,即宋帝国所属(淮河以南)的中国人。无论是曾经金国统治的汉人,还是南宋统治的汉人,都是最低等的。

此外,这四等人又按照职业性质,再划分为十个等级。1.官(政府官员)。2.吏(吏佐,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3.僧(佛教僧侣)。4.道(道士)。5.医(医生)。6.工(高级技术人员)。7.匠(低级技术人员)。8.娼(娼妓)。9.儒(儒家)。10.丐(乞丐)。有个成员叫做“九儒十丐”,在历代中原王朝,儒家常被统治者列为第一等,甚至高于武将,但是在元朝,和乞丐差不多。可见,儒家学派在元朝被狠狠的羞辱了一番。

从元朝的等级划分来看,朱元璋的祖上属于南人,在四个等级当中地位也很低。清朝文学家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写道:“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按照元朝的规定平民老百姓不许起名字,只许用排行或者出生时父母岁数之和取名。所以,朱元璋父亲的名字叫朱五四。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已经贵为天子,元朝统治时期的名字,简直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为了改变自己是庶人的身份,将父亲改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朱世珍。大意是,朱家世代珍贵。还好元朝只存在了几十年,不然中国会变成像印度那样。见了蒙人就低头哈腰,想想都可怕!

2 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笑谈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家好~我是Gurunding-古兰丁;

很高兴能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有点复杂。

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普遍现象讲起。

首先,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古代,恩…准确的说近代都有这类现象。

什么现象呢?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文化程度不高的时期,人们的起名都很简单,就拿我的外婆来说,她的身份证上的名字就叫做蒋阿四,为什么名阿四?就是因为她是第四个出生的,简单、好记,再加上是女孩,所以家人就叫她阿四。至于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改名?那就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在我看来主要是叫习惯了,再加上默默无闻所以就一直这么延续下来了。

那么好,我们就可以看出取名这件事要看文化水平及社会地位。

朱元璋出身是在元末时期,做为等级中最低等的南人来说,读不了书的人大有人在,为了取名简单好记,往往使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取名,这个名既是小名也算是大名,俗话说:名越贱越好养活,因此出现了诸如狗蛋、狗剩之类的。

那朱元璋一家以什么情况来取名呢?在我看来是以生辰来取,比如朱元璋的父亲原名叫朱五四,应该是农历五月初四出生;朱元璋原名朱重八,那就是农历八月初八出生。


其次,我们可以讲到为什么要改名。

道理挺简单,那就是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及学识之后,为了符合自身的价值的体现,原本相对来说简单好记的名字就不能用啦。

为什么?打个比方,原本一人叫刘二蛋,他成了一名将军后,难道还要人们叫他二蛋、二蛋的吗?

所以,朱重八改名了,叫朱元璋了。

再简单点说,开始混社会了(不是小孩子了),小名不能用啦,要起真正的大名啦~有大名才代表你步入真正的社会啦(长大了)。

再次,我们就可以说一下,为什么朱元璋要为自己父亲改名了。

朱元璋当皇帝啦,要追溯上三代,可是朱元璋的祖上三代都是普通农民,还是地位最低下的南人农民,到死都只有小名。

这怎么办?史书上不能记载朱元璋追封祖上,上面写着追封父朱五四为某某皇(王)啥的吧,这样皇家颜面何存?怎么凸显自己的天命所归?

那就取大名吧,可是名字都是长辈给取的,你朱元璋是什么辈,怎好随便给祖上取大名呢?

别忘了,朱元璋可是皇帝啊,皇帝是啥?是代表老天的,是天命所归的,是奉天承运的,他说能改就能改,世界上除了天就他最大,他不改谁改?!

于是乎,朱元璋的父亲就被朱元璋给起名了。

以上便是我的答案,不知大家喜欢否~🙏


名字是人的名称,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朱元璋也好,朱重八也罢,基本功用都是区别于他人的符号。但是,由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赋予了汉字特有的褒贬含义,导致人们看到一个人的名字后不由自主地会产生许多联想。如果名字用的汉字有高尚、积极、祥瑞等正面含义,这些联想就是褒义的,人们会感到愉快舒服,进而对名字的主人敬畏和好感;如果名字用的字有低级、颓废、粗俗等负面含义,这些联想就是贬义的,人们就会感觉不好,进而对名字的主人厌恶和鄙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朱元璋不仅自己改名字,也给他父亲改名字。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其父叫朱五四。这些名字显然有些粗俗。之所以取这样的名字,是由于朱家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下的缘故。由于贫穷,自然没钱读书。不读书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不在意自己的名字带给别人的感受,自然也没有顾及自己的尊严。由于朱家世世代代贫穷,所以朱家世世代代的名字都那么粗俗。从朱重八往上倒,他父亲叫朱五四,他的祖父叫朱初一、曾祖父叫朱四九,高祖叫朱百六……

     朱元璋改名字,是在投奔义军之后。因作战勇敢,又会做人,朱重八深得元帅郭子兴赏识,加以提拔重用,还把养女嫁给他,并为他改名“元璋”。“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而玉器在古代被认为是具有“仁、义、智、勇、洁”五种美好属性的祥瑞之物。“元”就是大的意思。“元璋”合起来就是大块的尖锐玉器。名字的寓意应该是希望他高洁有德能成大器。还有一种说法,把“朱”姓与“元璋”的意思结合起来,说郭元帅希望朱元璋成为“诛灭元人的利器”,也有道理。

朱元璋果然没有辜负希望,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之后,不仅推翻了元朝,还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大明。按照惯例,当上皇帝,就要立宗庙。宗庙里必须给祖先树牌位,而牌位上要有名字。这时候,父亲朱五四的这个名字,显然不能登大雅之堂。于是,朱元璋给他父亲改名“世珍”,寓意世上的珍宝,庙号仁祖,谥号淳皇帝。

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名字的含义,与今天略有不同。古代“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名是名,字是字,不能混淆。古代几乎每个读书人和稍有社会地位的人,一般都有名又有字。"字"之含义一般是对"名"之含义的进一步解释。如诸葛亮,字孔明。朱重八改名朱元璋的同时,还有一个字,叫“国瑞”,洽是对"元璋"的说明。古人的“名”是自称和被尊长称呼时用的,“字”则是其他同等地位的人称呼时用的。有修养的尊长也会称呼晚辈和下属的字,而不呼其名。被人称呼“字”,是受人尊敬的表现。一般情况下,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