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桃红·杂咏·杏花开候——元·盍西村

 香光庄 2019-05-05

杏花开候不曾晴,败尽游人兴。红雪飞来满芳径。问春莺,春莺无语风方定。小蛮有情,夜凉人静,唱彻醉翁亭。


诗词文本从《元曲鉴赏辞典》


赏析
   盍西村的《小桃红·杂咏》八首,内容或叹世,或写景,或歌咏爱情,似是用同调信笔题咏,无统一主题的即兴之作,故统称“杂咏”。本篇写春雨落花时节的生活情趣,写得潇洒脱俗,曲折如意,颇具新趣。

      吟咏春景,每多以热情赞美及正面歌咏起笔。这首小令却一反常调,从反面着笔:“杏花开候不曾晴,败尽游人兴。”杏花开放,正当一年中最好的仲春季节,但又恰是多雨之时,所谓“杏花消息雨声中”(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对于春游之兴正浓的人们来说,这就不免要感大杀风景了。曲贵露,“败尽游人兴”正是本色语,这两句因雨而败兴,先作一抑。

      紧接着,“红雪飞来满芳径”,却又反折而出,往上一扬。因为春雨连绵。纷纷开放的杏花又在雨中纷纷坠落,布满了小径。这句所写的景象,本易给人以残败调零之感,但在作者竹,却显得极富美感和情致。关键就在“红雪”这一新颖的意象上。李贺的《将进酒》诗,有“桃花乱落红如雨”这句,白居易《同诸君携酒早看樱桃花》诗,则有“绿饧粘盏杓,红雪压枝柯”句,这里则取李诗“桃花乱落”与白诗“红雪”意兼而用之,将片片纷飞的杏花喻为“红雪”。红与雪,本不相容,但杏花之色泽红艳,其飘落又如雪花之纷飞,故有“红雪”之自然联想,这正是所谓“无理而妙”者。与此同时,句中又用“飞来”状杏花之飘落,使它的形象飞动,生气盎然;用“芳径”状布满落花的小径,更增鲜妍的色调。全句即因“红雪”、“飞来”、“芳径”等意象的组合,而显示出杏花飘飞陨落的动态美感。此处景似乐景,然落红满径,毕竟隐藏着春光无情逝去的淡淡惆怅与遗憾,唯含而不露,意余象外,更见其妙。

      “问春莺,春莺无语风方定。”由于“红雪”飘飞,令人产生一份惋惜流连的心理,故不由自主地“问春莺”。春莺即黄鹂,这“问”,无非是痴情痴想,类似“泪眼问花”,本不必究其问什么。而春莺面对此景,似亦无可奈何,只能“无语”相对。此时风虽方定,而落红早已满径了。这两句又向下一抑。

      “小蛮有情,夜凉人静,唱彻醉翁亭。”结尾三句突然转折,由以上淫雨无情,落红无怀,春莺无情,突然转写唯人“有情”。多情的歌女,在夜凉人静时分,唱起了美妙的歌曲,歌声响彻了醉翁亭。这歌,是惜春之歌,也是珍重人生之歌。对寻春而不得的多情诗人——醉翁,此时真是最大的安慰。“醉翁”,本欧阳候自号,用在此处,当指作者自己,而隐含“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意。回头再看前面极写风雨、春莺无情、原来都是为了衬托“小蛮有情”的。写到这里,诗情在突转的上扬中归于统一,留下一串袅袅的余音在春天的凉夜中摇漾。

      这首小令,由淫雨之阻不得游园之憾,写到风定入园,落红惜春之叹,再转到美人良宵之乐,总的抒情线索,则是由无情写到有情。虽一波三折,却自然合理。作者在表现感情的扬抑变化时,听任感情的自然流动转折跳跃,处理得干净利落,绝无拖泥带水的叙述交待,读来别有一种转折如意,潇洒自如的风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