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永山——伤寒绪论:三阴三阳知多少

 供需相应 2019-05-05

绪论下部(孙萌伟) 来自微言大医 14:20

三、三阴三阳辨证

一、太阳

对人体的部位划分阴阳,内为阴,外为阳。那么,人体的最外层,就是最“阳”,所以叫“太阳”,太,是大的意思,大阳,就是指人体最外层这个“最大范围的阳”。那么,机体最外层的生理功能发生了异常,都可以统称为“太阳病”。

从气机运动的角度来看,人体最外层的卫气其正常功能向内固守、固护肌表,也就是通过率领着津液来调控汗孔的开合,通过汗出的不同状态来适应外部环境,保持机体的恒温状态。所以,汗出的异常是太阳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正常状态时是汗出开合有度,异常状态下则是要么汗出过多,要么汗出不及。

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在天而言,是寒冬之时,阳气被收引,封藏于地下,天气间显寒象。对应到人体,就是最外层的气机,其正常状态应该是向内、收引,保持人机体的气机稳固。也就是《内经》中说的“阳者,卫外而为固”。所以在太阳病时,汗出过多是阳气外散而不能固守;汗出不及时是阳气郁遏于体表,欲抗争外出而不能,仍然是阳气过度向外,偏离了正常的“阳入”状态。

例如,外界气温发生变化时,人体会启动“卫气-津液”系统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这个过程中,气走到哪里就带着津液走到哪里,如果卫气带着津液趋向体表后固摄不及,就会出汗过多。这在整体上是一个发散的象,像是自然界中刮风所呈现出来的象,所以古人称这种以出汗为特征的表证为“太阳中风”。

如果肌表感受到寒凉,寒主收引,体表的卫气被郁闭住了,皮肤不能正常开阖,汗出不来,就叫“太阳伤寒”。

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个人平素体质偏阳热,或者近期吃阳热的东西过多,在感受外邪后,机体动员卫气与津液进行调节时,津液不足,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组织缺水,主要症状表现为口渴,发烧特别厉害,就叫“太阳温病”。

这就是《伤寒论》中对太阳病的三种基本分类。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卫气与津液的变化为主,来理解书中的具体条文。

二、阳明

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在天而言,是秋燥之时,阳气敛降于地下。对应到人体就是人体摄入水谷后,胃气和降正常,津液得以吸收。阳明病时,则是气机下降不及。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体内的津液亏乏,不足以承载阳气敛降。也有可能是阳气郁遏、化热亢上;或水饮内阻,阳气不得下行;或寒凝冲脉,逆气上冲;还有可能是脾胃虚寒,水谷不化而不能食。

总之,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引起了人体气机的外散过亢或以胃肠为主的内在气机不能和降,就可以统称为阳明病。

三、少阳

“少阳之上,相火主之”。在天而言,是盛夏之季,阳光射入量增加,热量内藏于地下。对应到人体,就是上焦的营卫之气能够在顺利下行。少阳为病,则气郁于上焦,多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少火不降之证。

四、太阴

“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在天而言,是暑热时节,地气外出,地表的水分被上蒸于外。此时天地间湿气最重、万物化生最为繁盛。对应于人体,就是摄入的水谷经脾胃的运化后化生精微、敷布奉养于周身。

这一功能过程发生了病变,则为太阴病。

例如当病人“脏有寒”而阳气不足以运化水谷时,则会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病症。太阴与阳明是人体摄入水谷后腐熟、运化这一整体过程的两个方面。

五、少阴

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在天而言,是春末夏初之时,地气上升,启动地表的水液、营养与万物的生机,使“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对应到人体,就是在精气神的综合调节下,保持人体的“神机系统”与“气立系统”的协调完整,使人体能正常地适应天地大环境。

“神机”与“气立”是《黄帝内经》中的概念。《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大意是:在生命体的内部,能自主调控生命过程的机制,叫做“神机”,升降出入的气化过程是由神机启动的,“神”如果离开这个事物,它的神机就会停息。

生命体生存所依赖的天地外环境,是对生命体的气机运动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外在因素,称之为“气立”。如果生命体隔离了外在的生存环境,其气化也必然灭绝。

对于人体而言,由卫气和津液系统来调节、适应“气立”外环境的功能(也就是“太阳”的生理过程),是由肾藏精、精化气、心藏神等的内在“神机”系统来调控的。这个内在的“神机系统”的生理过程,就是少阴。所以,少阴和太阳是人体适应外环境这一大整体过程的两个方面。

具体而言,就是太阳主司的与外环境相适应的功能,是由少阴提供物质、功能、信息等所有层面的支持与调节。如果少阴这个生理功能所需的阳气和阴液不足,伤寒后不能正常支持人体完成应有的自愈反应,则为少阴病。阳气不足以外出行使本有的功能或阳气太虚、外出太过而不能固摄,则为少阴寒化证;阴液不足,阳气相对盛而表现为邪热上扰,则为少阴热化症。

外感于寒,先中肌表,先由太阳的功能来防御调节,如果能在太阳的层面发起正邪交争,就是太阳病。例如伤寒后阳气能奋起反抗而未能驱邪外出时,表现为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脉浮紧。脉能浮,是阳气能达表抗邪,这就是个典型的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如果外感于寒,太阳无力反抗,人体的表层直接进入寒邪凝滞而无抵抗的状态,就是少阴病。例如伤寒后表现为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脉沉为不能奋起反抗,这就是个典型的少阴寒化附子汤证。

这两个方证疼痛的部位相同,差别只在于阳气是否奋起抗邪。能抗邪而表现为有余之证,即是太阳病;不能抗邪而表现为不足之证,即是少阴病。可见,从伤寒的角度来看,太阳与少阴是人体适应天地外环境、维系天人相应这一系统功能的两个方面。

六、厥阴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在天地而言,就是冬末春初之时,地气始动。此时寒冬时节地下封藏的热量开始外出,草木的根系养分充足,植株开始发芽。

对应于人体,就是中焦化生的营卫之气,开始内由向外运行的过程。如果体内的营卫之气从中焦上出于肺的过程失调,郁于中或继而陷于下,就是厥阴病。如前所述,如果内在的营卫之气,能够出行上焦,但在上焦郁滞而下行不畅,即是少阳病。

可见,厥阴和少阳就是人体的三焦之气周流气化的总过程。膈以上的上焦,是宗气所居之处,有肺主司一身之气,是全身的气机运行的开始。在这个区域内的气化过程,除了最表层的太阳气化与最内在的脾胃运化,都属于少阳。在上焦的表里之间发生的气机不利,就是少阳病。

相应地,在膈以下的表里之间的气化过程为厥阴,这里发生的气机不利,就是厥阴病。

中医经典中的“三阴三阳”,在不同语境下,内涵是不同的。此处总结的三阴三阳,只适用于从气机运动的角度来理解《伤寒论》,在学习《伤寒论》各篇的具体条文时,如遇到某些条文难以理解,可以把它放在这个结合了发病部位与气机运动方向的三阴三阳的总体思路中来理解。往往就能看出其内在的逻辑。

建议大家对上述三阴三阳的内容多加思维,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的人体模型图,在学习中把每一条所述的脉证内容都结合到具体的人体部位与气机变化,尽可能知道这个脉证时身体发生了什么,也就是“知犯何逆”

在我理解,这样用三阴三阳的归纳来认识发病后人体的气血津液状态,就是《伤寒论》最基本的辨证模式,也就是所谓“六经辨证”的内涵。把握了最基本的阴阳状态,再结合具体脉证,就可以落实到具体的方药。这样有整体、有细节的“有的放矢”才是真正的“方证对应”。毫无整体观而一厢情愿把仲景书当作医嘱手册去“按图索骥”,一开始就悖离了仲景“见病知源”的教导,最终也不会真正掌握经方的“方证对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