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和谁结婚都一样

 邹君山 2019-05-05

我有个闺蜜叫小蓝,做了7年的全职妈妈,刚生完二胎,最近和我分享了她,遇上了生命的另一个男人,她觉得自己的老公不疼她,而现在这个男人很会保护她,要什么给什么,她已经动了离婚的念头,问我该怎么办?

我想把(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这段话送给她

其实,跟谁结婚都一样。

因为最后,你需要面对的还是你自己。

对方只是你爱自己能力的一种反映。

当你自己真正进步了,现有婚姻就是最好的。

不然你是不想奋斗,想靠另一半改变命运吗?还是你一直活得像个孩子需要有人帮你长大,互你周全?

你不能总是期望你的伴侣帮你找到真正的快乐,让你重获自信。无论你和谁结婚,最终总是会与自己相遇。

婚姻绝对不是将浪漫当作礼品加以精美包装,它的真意在于能否平衡和调节伴侣间的内在冲突。婚姻一直就是能让彼此从对方的给予中发现真爱的场所。生活哲学告诉我们:生活本身就是一所学校。

你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你能使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变得充实而丰富。但是,你必须将寻找的触角伸向你的世界。

爱娃 玛利亚 楚尔霍斯特说和谁结婚都一样! 因为,真正的伴侣是你自己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确实可以获得完满合一,只不过寻找的路径不在外部世界。相反,我们所需要的理想化的存在与完满合一的感觉,更多的是从我们自身内部获得。每个人生来就是如此,但人们往往很容易忘记这一点,这就如同一颗葵花籽,所有它最终成长为一颗向日葵的信息已经都蕴涵在种子里了。葵花籽从不会说:我能不能长成一颗苹果树,它只是向上生长,直到长成一颗最好的向日葵。

而我们人类的成长过程却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现实的限制、父母的要求、社会赋予的影响,如同精神上的遗传基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让我们渐渐遗忘了原本属于我们的完整性,使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核心目标,并丧失了扎入大地的根须,无法获得成长所需的营养和动力。我们在通向内在生命源泉的通道上,迷失了方向,也就失去了与自然、充满活力、直观的生命本体的联系。而我们要承受的是,将内在的空虚包裹进一层厚厚的硬壳,开始扮演我们的角色,并为自己制订出一套完整却空虚个性体系。

其实,和谁结婚都一样

有时我们会极为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角色,逐渐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开始自问:难道苹果树不是更好吗?也许长成向日葵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失去了与本源的联系,我们从此陷入不断寻找的困境。内心因为相互矛盾的需求被撕裂,我们始终矛盾重重。

心灵作家张德芬说:我们之所以会受苦,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我们开始向外界不断的抓取, 尤其期待生命中出现一个满足你所有心里需求的人,一旦这个人不能给你满足的需求,就想让他改变,或者继续向另外的人抓取,如此恶性循环,弄得自己精疲力尽,最后成为了怨妇。所以你必须把寻找的触角伸向你自己的世界,你本身就拥有所有能长成一颗向日葵的所有信息,你能使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变得充实而丰富。

所以每个人真正的伴侣是你自己。无论和谁在一起,人只有先解决了自己内心的冲突,才能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