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州唐模,古村如画似梦!

 山地之仔 2019-05-06

 用户1914618178

唐模始建于唐,盛于明、清,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据史料记载,唐模由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汪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的恩荣,决定按盛时的规模建立起一个村庄,故名曰“唐模”。唐模以千年银杏之茂、修造“西湖”之孝、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名家碑刻之雅、同胞翰林之誉遐迩闻名,堪称徽州古村落的典范,已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国文明村、安徽省优秀文明示范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法合作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村落在选址和布局上非常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于清新平和中见玄妙,是一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村中田园风光幽雅别致、亭坊街桥古韵悠悠,水口园林和潺潺水街,使人备感阴柔与平和。

“喜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 梅雪冬妍,

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

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 天马南驰,灵金北倚,

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

这诗情画意的词句,

是对唐模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

美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徽文化底蕴让唐模闻名遐迩,

每年来此游赏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初次走进徽州的唐模古村,竟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记忆中,却一时又搜索不出这种感觉的清晰由来。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这是《诗经·伐檀》中的诗句。坐落于唐模村口附近的"檀干园"就是取其意而命名的。"檀干园"建于清初,又称"小西湖 "。据介绍,该园是村中一位许氏富商为孝敬老母亲投入巨资兴建的。该园模拟杭州西湖景致,亭台楼阁、水榭拱桥点缀其间,湖堤檀木茂密,湖面波光水影,远眺山色空蒙,近赏美不胜收。

流连园中,恍惚间仿佛漫步于江南园林,竟然忘却了这是位于皖南山村。那曾经砍伐檀木的"坎坎"之声虽已飘然远去,但眼前极具古典风韵的园林却处处诗意盎然。

唐模最早是汪氏家族聚族而居的村落,其祖先汪华曾在唐朝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取名"唐模"据说是其后人为纪念唐朝对祖先的恩荣,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的村庄。

唐模水口融山水、田园、古村落为一体,在徽州水口中形成了独特的园林风格,是徽州地区水口园林硕果仅存的村庄。唐模是大自然的倾诉者,骑着单车忘情地投入到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骑行,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不在乎骑行的终点,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欣赏风景的心情,骑行徽州绿道,在徽州田园风景中享受闲暇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