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品经理 | 推荐一款APP并说明理由

 求知_时光 2019-05-06

    首先,一看到这个产品面试题,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常规的面试题,第一反应其实是一份产品体验报告,但是在笔试或者面试过程中,我们是没有时间写上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那我们应该怎么有条理并且清晰的像面试官展现你的思路流程呢?昨天在马爸爸的引导下,捋清楚了这种类型甚至于说所有关乎产品体验报告这一类题目的思考逻辑。

    在正式开始我们的分析之前,先给大家放一下《金字塔原理》的十六字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细分一下就是:

  • 结论先行:先归纳出中心思想

  • 以上统下:上一层论点是下一层分论点的概括

  • 归类分组:每一组都是一个范畴

  • 逻辑递进:每一层中的思想都需要按照逻辑顺序来递进

    带着这十六字原则,我们开始拆分这个面试题叭。

    大家通过下面的分析框架,能明显感觉到我们对这个题目的分析,是有逻辑递进关系的。  

     我们先想一下,产品的本质是什么?解决了用户的问题!所以产品的从0到1本质上就是从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分析一款产品的第一步,你要提出来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它的核心功能点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以用户使用场景和满足用户该情境下的需求来详细解释。当然,这是不够的。通过APP个功能和场景,我们的被推荐者可以将范围缩小在你所推荐APP的这一类APP中,例如是音乐类APP,阅读类APP,影视类APP等等。

    现在被推荐者就会有疑惑,为什么我要选择你推荐的APP,为什么我不用另外一个呢?你看,这就是要求我们有竞品意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分析推荐APP的优劣势,这个地方一点要划重点,有时候,我们只是专注于产品本身,而没有与同类型其他产品进行分析得到更有利的证据。当然,我们一定要重点突出优势,再随便提一下无关紧要的劣势。

    接着,就到了我们发挥细节的时候了。我们解决了优劣势这个主要的问题,我们就可以说一些更吸引人的点,比如说:可以来夸一夸产品的运营做的好呀、UI做的流畅、他的功能tag很考究、推荐机制很考究呀等等。这属于加分项嗷!(这部分可以用用户体验五要素来思考,但你不要直接一个要素一个要素套模板呐)当然,如果可以提到你在使用过程中的对这款产品改进的一些建议,会更完美一点啦。

    最后!总结!完毕!

现在我们以微信读书为例,答一下这个题。

    我推荐的APP是微信读书,这个产品的核心功能点是在线读书,满足了用户,第一,想看书但不想看纸质书或者没有看纸质书的环境,想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阅读的需求;第二,阅读过程中经常面临书荒,不知道读哪些书,想要一款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推荐书刊的产品的需求;第三,想和好友的想法交流进行思想碰撞的需求。相比于市面上其他阅读类APP,微信读书资源更多,书籍质量更好,并且可以与自己的微信好友以及看同一本书的好友进行交流。除此之外,在我的体验过程中,该APP视觉交互设计体验较好,符合当代人所追求的页面干净友好的审美,适合沉浸式阅读;特有的书币分享及无限卡功能,能让用户享受到免费阅读的快感。但是,阅读过程中,界面中的其他用户评论可能会影响用户的思考(但你可以选择不打开其他用户的标记评论)。总之,微信读书有很硬的专业实力,再加上简明的页面样式和流畅的功能交互,以及强大的微信用户导流,使得我再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眼想到的就是这个产品!

当然,这个思路可以运用到我们详细的产品体验报告中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再深度刨析一下,为什么面试官会问这个问题呢?这个题目最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同理心的问题------作为被推荐者,我希望听到的是什么?

  • 它是什么?(它解决什么问题)

  • 我为什么要用它?

其实在被马爸爸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的是,既然考虑到同理心,那我肯定就要给我的被推荐人推荐他喜欢类型的东西,如果出现那种他明明不喜欢打游戏,但我偏偏要给他推荐游戏类APP,难道这样不会适得其反嘛?不过马爸爸说这是面试,就算面试官不喜欢却也不会反驳,面试官只是想了解你思考问题的思路.

面试官为什么会问你这个题?



他想了解的思考逻辑,从哪些方面分析?是从用户的角度分析还是从产品的角度分析

不对哦,你从产品的角度去分析一个题是你作为产品经理最基础的素养



好叭

其实他这个题要考察的点有很多,第一个,产品基础的sense;第二个,分析问题的逻辑是什么?你应该站在一个产品设计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产品;第三个,你的表达;甚至第四个,可以从你推荐的产品反映出来你的爱好、性格。当然,如果你推荐一些比较有特点的,这第四点我们就可以不说了。



哎呀 我感觉我现在都不能直视一个APP了,别人都是很开心的在用,我就得从UI层面到功能层面分析对比一番。

哈哈,这是一个产品人最基础的啦!别人都是瞎用,但是你,很深度!!


    总之,面试是有方法论可以去总结的,但是其实真正的还是源于生活和工作上的积累。这也是我第一次完整分析面试题呀,肯定还有不细致的地方,产品大佬们觉得有不对的地方一定要后台私信我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