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有情趣的香炉,燃尽后的香灰竟是一幅画!

 眼镜老猪猪侠 2019-05-06

诸般香炉之中,属印香炉最有个性。燃烧后残留的香灰,竟是一幅美丽的图案。它所燃之香既非线状,也非环状和塔状,而是图案状或篆字状的,因此印香炉又叫篆香炉。

印香炉的天才设计,在于印香篆模。这块厚不过4毫米的金属板,上面有镂空的篆字或其他吉祥图案。不管是文字,还是图案,都回环连绵,贯通始终。使用时,将芸香料铺设其上,轻压香料,刮去多余,然后提去篆模后,便形成绵延连贯的“香篆”了。点燃其始,香篆便均匀缓慢地燃烧,弥散出的幽香,不仅可以除蠹驱虫,更能提神醒脑、愉悦人心。

燃香时,香印是走动的,香气是流动的,这与点燃一块香饼或一根线香是完全不同的观感与心境。眼看着费尽心力打出的完美香印慢慢燃烧,香印变成香灰,一如出生时完整——单是这样想想,就已经情思满怀。

宋代的洪驹父著有《香谱》,其中“香之事”部有“百刻香”一条:“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然一昼夜乃已。”由此可知,印香炉不仅具有香熏的作用,还兼有计时的作用。

到了明代,香篆已改用金属制作,且改刻篆为镂空,体积也更加小巧。由于这种变化,“香篆”之名也逐渐被“香印”所取代,这“香篆”、“香印”实际都是印香的模子。

清 白铜如意形焚香炉

清代中晚期,黄铜、白铜质地的印香炉颇为常见,最普遍的形制是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炉身一般有三层或四层,顶盖常有“福禄寿”、“踏雪寻梅”、“携琴访友”等镂空图案,精巧雅致。全炉几层套在一起,严丝合缝。

清 万寿方香炉

有些印香炉若做工考究,其炉身四面还会分别刻有真草隶篆各体书法,以及古鼎文玩和古泉之类的图案。它通常有多层,从下往上依次有一层储放芸香屑(香料),一层摆放香铲之类的迷你工具,一层燃香之用(下垫香灰)。如果炉盖也算一层的话,那么这一层必定是镂空的,燃香时,香的烟气于此徐徐散出。

清末/民国 白铜方熏香炉

印香让我国历史悠久的熏香仪式多了一层人文的精神境界。明末清初大文豪李渔别开生面的“笠翁香印”可证一例。而晚于李渔百十年后出生的丁月湖,则无疑是继承、发展、完善了印香这一人文戏法的杰出代表。

《印香图谱》

丁月湖,南通石港人,生于道光九年(1829年),卒于光绪五年(1879年),一生不求仕进,曾在外游幕多年,倦归之后,隐于石港卖渔湾。偶然的触机,成就了他勒改旧观的《印香图谱》。并付诸实施,遂成雅制。

丁月湖 铜制印香炉

丁月湖设计监造的印香炉,完成于他人生的最后几年。虽说偶然触机,诚可谓“一生学问,尽寄图中”。如平面呈圆形、方形、长方形、秋叶形、海棠形、菱花形、如意形、瓜形、古琴形、古币形、花瓣形、瓶形、钟形、梅花形、竹节形等近百种,大的直径23厘米以上,小的直径仅7-8厘米。

丁月湖 铜制印香炉

印香篆模的设计,是丁月湖对印香炉制作的一大贡献。他一改古制印香炉的粗陋,规划出种种镂空花纹篆字的印香篆模。篆模的厚度基本为4毫米,使用时能使芸香料形成绵延连贯的“香篆”,并均匀缓慢地燃烧,燃烧后残留的香灰仍是一幅美丽的图案。篆模如“虚心”、“芳心自同”、“几生修到梅花”、“姻缘一线牵”、“直上青云”、“云鹤”等,其奇巧构思,令人叹为观止。

清末/民国 白铜如意形焚香炉

炉盖的设计制作,也反映出印香炉浓浓的书卷味及艺术品位。如“竹解虚心是我师”、“春暖墨融河北纸,夜深人试海南香”、“竹报平安”、“右丞画意素师书”、“瓜瓞绵绵”、“如是我闻”、“珠联合璧”等。

“竞体皆芳,中肠独热,百转千回,持心唯一。路不入去歧,径不由捷,在在图通,是空是色,头头是道,不离不即。” 丁氏在其图谱自序中对印香炉的一段描述,是他自己对人生的真切感悟。

如何使用印香炉

1、使用前,印香炉展开,备好香粉、香灰。

2、放入特制香灰,并用香压压平整(注:轻轻的压,不可把香灰压太严实)。

3、轻轻放入香模,铲入香粉,反复将香粉刮平,取出香模(勿抖动)。

4、将1cm香头用镊子夹住引燃香篆一头,盖上炉盖即可。

篆香小贴士

1、香粉尽量放在密封的瓶或罐内,以免受潮。

2、香灰使用后,尽量用棉纸或其他物品盖住香灰,以阻隔香灰直接接触空气,以防受潮。

3、铺底香灰“压”是关键,压香灰要平整,却不能压得太结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