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人员在器物中发现4942枚带字的“杂草”,专家:都是旷世古籍

 摄影姥 2019-05-06

1972年春天,在临沂银雀山,建筑工人们正在修建办公大楼,当他们清理石坑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个墓穴。不过,这些建筑工人并不怎么在意,因为他们在银雀山发现墓穴不是一件惊奇的事,这里已经见惯了各朝各代留下的坟墓。

考古人员在器物中发现4942枚带字的“杂草”,专家:都是旷世古籍

当地一位老私塾先生看到这个坟墓后,出于慎重还是将其报告到了县文化局。县文化局派下了两个考古工作人员来银雀山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这是一座汉墓,于是很快就展开了发掘工作。

考古人员在器物中发现4942枚带字的“杂草”,专家:都是旷世古籍

打开棺以后,发现里面渗满了水。没办法,考古人员只好摸索着打捞。墓里堆叠了大量的陶器,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器物都比较胞弱,而且又相互纠缠在一起,这无疑为发掘人员的清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所以有很多器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这些受损伤的器物中,有一些被大家看成乱草的东西,而这些乱草后来却被公认是考古发现的一大奇迹。发掘人员在污泥中最先发现的是铜钱,是文景时期的“半两”铜钱。这一发现很有意义,因为这为该基地年代的断定提供了有力证据。

凡是考古学家大都有一大习惯,那就是“见钱眼开”,教研人员也对“半两”铜钱的发现极为重视,于是立即继续搜寻,看看是否还有这种铜钱。

考古人员在器物中发现4942枚带字的“杂草”,专家:都是旷世古籍

正在这时,从水面上漂过来一块竹片,长约三寸,打捞人员便顺手将其捞起来。不过,这一竹片并未引起考古人员的注意,他们当成了乱草,于是随手将这片草叶子一样的竹片扔在了刚发掘出来的一堆器物中。

如果不是后来的机缘巧合,这些“草叶子”恐怕就水无见天之日了。

为了保护一些濒临险境的文物,70年代末,中央下达指示,要求各省市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文物调查活动。接到指示后,山东省博物馆不敢息慢,立刻将文物组工作人员分成若干组,到省内各市各县展开文物普查。

考古人员在器物中发现4942枚带字的“杂草”,专家:都是旷世古籍

其中一组正好路过银雀山汉墓的发据现场,一名考古人员忽然发现了一些“乱草”夹杂在堆器物中,他用湿布仔细地擦拭着。当擦拭干净以后,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上面竟然显出了黑色字迹!大家都围过来,欣喜若狂,因为他们认出了上面的字:齐恒公问管子…

考古人员在器物中发现4942枚带字的“杂草”,专家:都是旷世古籍

消息传出,人们纷纷从四处围拢过来,争先恐后地要看那枚有字的竹简。考古人员认为竹简不可能就有这么一片,应该还有更多,于是提醒大家再四处找找!

他们的搜寻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在此后被定名为银雀山1号的汉墓里,共发现了4942枚竹简,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相对完善的资料。

考古人员在器物中发现4942枚带字的“杂草”,专家:都是旷世古籍

在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上,究竟记载着什么内容呢?当地文物部门不敢有丝毫的迟疑,立即派人带着样品到北京寻找专家进行鉴定。

专家鉴定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这将近5000枚竹简中,都是旷世古籍。其中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守法守令十三篇》等多部名著。其中一些还是早在汉代就已经失传了的书籍,可谓意义重大。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两大孙家兵法。《孙子兵法》在国内乃至国外都有重大影响。在银雀上出现的失传了千年的《孙膑兵法》,充分地证明了孙膑其人以及其兵法的存在。此外,《孙膑兵法》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孙子兵法》有着前后承接的关系,对研究中国兵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考古人员在器物中发现4942枚带字的“杂草”,专家:都是旷世古籍

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很快在世界上引起巨大轰动,并被列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