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醴陵釉下彩瓷欣赏——汾水花卉(小字版)

 孔_夫子 2019-05-06

上周发过此文,但字体太大不便阅读,故改版再发一下,看过的诸君或可忽略~

醴陵釉下彩瓷欣赏

——汾水花卉

张   想

《人间瓷话》之三

远古时代的陶瓷发展史,从胎质的角度,可以说是不断追求细和白的历史,也是不断提高烧制温度、使得瓷质越来越坚硬的历史。白色细瓷是陶瓷发展到很晚才出现的。对白瓷土的筛选、研磨等工艺要求也最高。

如果说胎是陶瓷的骨和肉,釉则是它的皮肤。陶瓷是由泥土经高温烧结而成,其砂质表面如果有釉层保护,就不易沾附食物、便于清洗,而且手感光滑、非常耐磨,同时又有一种悦目的亮泽美感。釉是一种和胎泥的成分不同的泥浆(坚决不讲化学成分!),涂在胎体表面,经窑内高温融化烧结之后会变成一层致密光洁、坚硬耐磨的玻璃质。

釉主要分为颜色釉和透明釉两种。

颜色釉的釉层在煅烧后会呈现覆盖性的颜色,使人看不出胎的本色。颜色釉简称色釉,有各种味道的红、黄、蓝、绿、青、黑、白、灰、酱、紫和中间色等至少数十种颜色,以及通过“窑变”产生出的多彩变幻的色釉。

透明釉就是没有颜色的釉,主要用在白瓷上。

白瓷既然胎已经白了,表面的釉层当然就希望尽量无色透明,以充分展现胎质的“美白”。不过,有些透明釉带有淡淡的鸭蛋青色,倒也颇有一种清雅含蓄的味道。

加彩色图案装饰的白瓷,又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从呈现出的色彩与质感角度来看,釉下彩瓷色彩柔敛、清莹润泽,有如天生丽质的美人。相比之下,釉上彩瓷则色为外敷,“硬”而干涩,象是靠化妆的“美女”,缺少由内而外散发的动人魅力。

醴陵釉下彩瓷花瓶“牵牛花”

醴陵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就是釉下多彩装饰的白瓷,俗称釉下五彩瓷。

“汾水”(又叫“分水”)工艺是醴陵釉下彩瓷的一大特色。这种工艺是将设计好的图案用一种特别的墨水在低温“素烧”后的瓷胎上勾线描绘,形成一个个空白区,然后在这些空白区里用含水的颜料渲染上色。由于这种墨线有憎水性,因此每个填色区里面的水性颜料不会与旁边填色区的颜料接触而混渗。在每一个小填色区里,彩绘技师可以通过控制彩液的含水量和停留时间,利用素烧瓷胎的适当吸水性,渲染出有浓淡变化的一小片颜色。

汾水工艺流程简图

整件瓷器上所有图案的每个填色区都渲染上颜色之后,待瓷坯干燥,然后用浸、喷等方法在其表面施以釉浆(也是一种特别配方的瓷泥浆),再次干燥后,即可入窑烧制。标准的醴陵釉下彩瓷烧制温度是摄氏1380度。

(富钰)紫花小球瓶

(五彩堂)大口瓶“马蹄莲”

花枝如一群婀娜的少女,纯洁而活泼

(湘醴窑)玉米瓶“花有清香”

花和叶在简拙岩石的衬托下更显娇嫩鲜艳

花卉,是醴陵釉下彩瓷绘饰的一大门类。“五彩”的丰富颜色,特别能表现百花多彩的韵味;汾水染色的巧妙手法加上“釉下”工艺的晶莹美感,则能充分体现花瓣和绿叶的鲜活娇艳。

(湘醴窑)“万花不露地”牡丹灯笼瓶

色调淡雅,而花与叶层次极其丰富

(汉唐风)“池塘小景”平口罐

蓝色巨叶繁密错落、层次清晰,鸟拙而有神

(国瓷研究所)厚胎笔筒“荷花”:

瓷质如玉,花色如洗

“荷花”平顶束腰瓶

造型与图案布局均有新意

(金煌)兰花笔筒,瓷质异常晶莹剔透

(富钰)小花瓶“树间小雀”

色调统一而丰富,小中见大

(红官窑)盖碗“敦煌印象”

色彩艳而不俗,汾水精细

(群力瓷厂)90年代“棕双凤”款花边茶杯托

花边细节丰富精美,整体华丽优雅

(湖南省陶研所)60年代国宴瓷

“松子花”小平盘

瓷质如玉,釉水润泽,用色雅致;

花瓣上的分水线很细,产品标准极高

以上示例的瓷器,其装饰画面均是经醴陵的众多瓷艺大师或高级工艺美术师设计,由瓷绘技师采用“汾水”技法精心绘制而成,是摆设、实用俱佳的手工艺精品。

2018.12.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