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生夏长,如何跟夏天一起「长」大?

 为什么73 2019-05-06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这天,太阳到达黄经45度,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我们迎来夏天的开篇。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蝼蝈感应微弱的阳气,鸣叫起来;蚯蚓是地道的阴物,由于阳气升发,掘土而出;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夏,立者确立也,夏者假大也。物至于此皆假大也。大概意思就是,夏天是假借天气的好时候,万物皆借此生长繁盛。

又有立夏,天地气交一说。意思是,春天是地气上升的阶段,到了立夏了,地气开始跟天气交合,就开始孕育果实了。而夏天就是我们假借天气的季节。

所以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万物在这个节气中生长茂盛,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做天地的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在春天,「天地俱生」,地气往上走,升到天上凝不成雨,只凝成了云;到夏天,「天地气交」,地气上升为云,下降为雨,一升一降,这种交流就开始了。

夏天人体的气血也会相应的往外扩展,我们因此也要适应天地这个节奏。春天都要出门踏青,何况夏天,要做天地的孩子,可以晚睡早起(最晚也不要超过11点,早起指五六点钟),到大自然中走走,感应这股升发的阳气,不要宅家里了。(无厌于日)

夏天,你会「长」吗?

立夏处于中医五运六气的二之气(二之气始于春分到小满),而今年的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阳寒水。

因此大家也发现,今年的春天很长,而且总是热不起来,对应人身,临床中发现受寒的比往年要多一些。所以虽然立夏了,但是不能过早的贪凉,裤子也建议别着急换成短裤,谁知道过两天是不是又突然降温了。

在饮食方面,近期我们要避免吃多了海鲜——海鲜比较难运化,初夏阳气还弱,吃多了的话对脾胃不好。另外瓜果梨桃等水果也暂时不能多吃,对脾胃也是很大的挑战。当然,冷饮什么的就更是不要过早的接触了。

对于小朋友来说,虽然最近不是太热,但是被子也要相应的盖少一点了,要不然夜间烦热影响睡眠。

  

宜服暖,宜食羊肾粥

立夏总体还是夏天到来的一个标志,既然是夏天了,我们的主题就是要帮助生长,不能压制阳气的上升。

刚才说的那些(不要近生冷饮食、过早贪凉)也都是基于这个原则,那我们又该吃点什么来辅助阳气的上升呢?

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月令》中说到:「四月节内,宜服暖,宜食羊肾粥。」

制作方法:以菟丝子一两,研煮取汁一两,滤净,和面切煮。将羊肾一具切条,葱炒作膳食之,补肾。

宜食桑葚治风热

《云笈七签》曰:「四月望后,宜食桑葚酒,治风热之疾,亦可造膏。是月采桑葚,取汁三斗,白蜜四两,酥油二两,生姜汁二两,以罐先盛桑葚汁,重汤煮之到三升,方入密酥、姜汁,再加盐三钱,又煮如膏,瓷器收贮,每服一小杯。久服,大治百种风疾。」

开罐即食桑葚干,有需要请带走

到了夏天我们总是想着是不是可以喝点酸梅汤?其实刚立夏的时候还不可以喝,因为酸梅汤是消暑之品,暑气未至是不适宜的,尤其是今年立夏处于太阳寒水的压制下,更不适宜酸梅汤绿豆汤之类的饮品了。

 小儿湿疹,用五枝汤洗浴

针对小儿湿疹,我们这里也有个适合在立夏之后用的方法。《养生论》:「夏月当用五枝汤洗浴。」

五枝汤方:桑枝、槐枝、桃枝、柳枝各一握,麻叶半斤。煎汤一桶,去渣,温洗。洗个三五次的就会很好。

洗完可以在身上扑点爽身粉,效果会更好。虽然不一定适用所有的小孩,但是大家也都不妨一试。

微苦之菜,留给初夏

古人云:春季食酸以养肝,夏季食苦以养心。

所以夏天可以适当多吃点苦味的菜,当然苦瓜这种特别苦的就留给酷暑时吃就行,初夏可以吃点微苦的菜,例如苦菜,菜心之类的。

多喝常温开水,激发阳气

虽然我们说要辅助阳气的上升,但是也不可一味的用温热的方法,比如喝热水这事对很多人其实就并不适用了。小朋友建议开始喝点常温的水,这样可以适当的激发体内阳气,大人则根据自己体质状态决定。


作者:

邱盟明大夫,毕业于北中医,究病之所起,因形者调形,因气者调气。擅长脉法,方药精巧灵活,时辅以人体结构力学调形推拿,疗效显著。善治妇儿疑难诸证,如小儿鼻炎,脾胃失调,外感咳嗽,哮喘;妇人经血不调,痛经及胎前产后等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