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渠汤汤声满野

 窗前有树905 2019-05-06

     应勇强

记得几年前,我曾在一本水利资料书上看到过一幅“仙居县水系图”,图中的仙居大地就像是一枚桑叶,一条自西至东贯穿全境的永安溪像是一根主叶脉,串起了由大小支流编织而成的叶脉网。而从卫星影像图上看,永安溪更像条游向东海的青龙。仙居属山地沟谷地貌,境内水系十分发达,流域在十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就有二十八条之多。,因此,自古以来万山夹水的仙居自然灾害频发。曾有古诗云“一雨淋漓已渺漫,未晴三日又言干。从来话道天难做,天到仙居分外难。”为了与自然灾害抗争,仙居的先贤们前赴后继地挖塘筑堰“以备旱潦”。在《光绪仙居县志》中记载的古堰就有五十六条之多,而下各“汤归堰”是县里仅存的两条古堰之一。

“汤归堰”始建于宋代,是仙居第一条引流灌溉堰渠。“汤归”之名出自“彼桑林之祷,人颂汤不衰,是雨白天,而功归汤”的典故。堰头西起下各镇杨砩头村,穿过下各平原后,至下各东升村汇入永安溪,全长十三公里多。八百年来,历代对“汤归堰”进行整修扩建,其灌溉面积已达八千多亩,是一条真正功当时、利千秋的古堰。

据《汤归堰记》记载,汤归堰是由仙居首位县令羊忻十一世孙羊

溥和当时的乡贤汲渊一起出资建造。他们是怀仁一带的大财主,两家田产多达三千亩,而且羊、汲又是世姻。在当时,社会内忧外患,政治黑暗,赋税沉重,而怀仁、西垟一带老百姓,由于没有什么水利设施,辽阔的土地无水灌溉,只能种些高粱、黍米之类的农作物,靠天吃饭,特别是一到夏季,如果烈日连续曝晒五六天,田地便成了焦土,大片庄稼枯死,收成惨淡,农民经常忍饥挨饿,生活十分穷苦。羊溥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心想“天道不足,思人力可补,以有水为患者,固可决而使之去,以无水为害者,宁不可引而使之来?”

“为疗一乡之疾”,羊溥就将自己筑堰灌溉农田的想法同汲渊商量,没想到汲渊也有同样心思,因此他们一拍即合。只是,汲渊心中还有些顾虑:一是修筑十多里的堰渠工程花费十分巨大,这钱哪里来?二是在筑堰过程中难免会损坏别人家的田地,到时人家不让筑堰怎么办?而羊溥一席话打消了汲渊的担忧,他说“(我们)两家约有田三千亩,能用我之财,不费人之财,则筑坝、疏凿成;用我田,易人之田,则沟洫成,似此为之,于堰也,何有!”于是他们俩开始“相地开,审水势,察高下,度远近、曲直、缓急之异流,沙石山岩之殊阻。”最

后,他们决定从朱溪港下游杨砩头处筑坝引水。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农历十一月某天正是黄道吉日,汤归堰正式动工建造。在当时,汤归堰“自杨砩头至杏村一带合流,且转分为二:一自杏村东注隐真宫,又分为二;一自杏村北流而西入西垟,又分为二。”到最后“汤归堰”分为六条支堰,可惜的是在向东通到下各时,碰到应氏巨族不同意易田筑堰,汤归堰只好“横凿其河,砌石以界之”。不知不觉中到了南宋宝庆二年(1226)的冬季,“汤归堰”终于竣工了,历时四年。用岩石砌成的汤归堰宽三米三,深三米三,建在朱溪港下游杨砩头处的拦水坝约有二百米长,足见其工程是多么的浩大。羊溥和汲渊因为建造汤归堰散尽万贯家财,在堰成之日即告破产之时,然而,此时的下各平原,因为“汤归堰”的建成,变成了一方旱涝保收的沃土,稻米粮仓。欢天喜地的老百姓,对羊、汲更是感恩戴德,赠羊溥号为“博施”,汲渊号为“济众”,而他们听到后只是淡淡一笑而已。当我读到羊溥写的《汤归堰记》最后两句话时,复杂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是这样写的:“慈之缕而记者,非所以传示不朽,不过叙厥所自云尔,至决夏华堰以溉北方,此余于汲君成此堰之后议

也,请得挨其成而更自记。”如此胸怀,真是浩如青天碧海。我在想,如此造福一方的好事、善事,为什么在当时受益最大的顾氏大族没有和他们一起建堰,下各应氏巨族为什么不伸手帮他们一把,只是眼睁睁看着羊、汲两家耗尽家财,沦为贫民。据我所知,现今在下各镇一带乃至全县已没有了羊溥和汲渊的后裔了,而我更愿意相信,他们为了自己的尊严,远走他乡投亲靠友去了。“吃饭难忘种田人,放水难忘开堰人。”如当地流传的这句俗话一样,八百年来,后人时常记起羊、汲两公舍财筑堰的义举。

而我一直在想,《光绪仙居县志》中简简单单记录的五十六条古堰名,其每条堰的背后定然有个动人的故事,但是绝大多数已然无从考证,早已如流星般消失在浩瀚的岁月深处。现如今,那座有效解决台州南片三百余万人口饮用水不足问题的朱溪水库正在紧张施工中,而“汤归堰”从其七个移民安置区中穿越而过,因此,他们对其区块内的那段汤归堰进行了改建。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汤归堰”不仅是福泽一方的水利设施,而且会成为那些背井离乡的水库移民们美丽的休闲场所,到那时,真的是:“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