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羞耻是良知的源泉︱吴黎宏

 恰恰365 2019-05-06

伊甸园的夏娃与亚当,偷吃了智慧之果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用无花果树叶来遮羞。知耻,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开始。

知耻就是有羞耻心。羞耻心是一个文明人的本份。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仁、义、礼、智的萌芽,唯有人类才具备的天然善性。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羞耻感,而动物却没有。一个人没有羞耻心,就不能算作是人。人拉屎拉尿、放屁打嗝、性交做爱都要回避他人,皆因羞耻故也。

人在婴幼儿时期,如小兽一般不知羞耻,当众大小便,在地上打滚耍赖,见到好吃的伸手就要,欲求得不到满足就哭闹。因为是儿童,人们不会按成人的标准去教训,往往会由着他,顺其自然成长。当一个小孩意识到羞耻的那一刻,意味着童年已经结束了。

 羞耻心是良知的源泉,是品德的根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哲学家康德对羞耻心的认知,跟孟子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羞涩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羞耻心是人们在人格、行为等方面有心理控制能力的体现,能约束人的言行。一个有羞耻心的人,对法则、道德、礼节更为敏感,有更多敬畏,做人做事更加谨慎,会顾忌别人的感受,在乎他人的评价,不会去做出格的事,不会做那些不该做的事,对自己的过失能够感到惭愧,因而更容易成为一个有道德、守规矩的人。

羞耻感源于人们对过错的痛苦体验。一事当前,知耻的人会在这种痛的刺激下,根据主流的价值观念、已有的制度规矩作出正确选择。人们之所以有所不为,都是因为有羞耻心。羞耻心常使人痛苦,但也因此,才使人变得高尚。

女人的羞涩,被男人看作一种美,在男人眼里特别有魅力,恐怕也跟人类的羞耻心有关。诗人泰戈尔说:“羞涩来自害羞,是最天然、最纯真的感情现象,是一种特有的魅力,是女人的美德之一。”

羞耻心跟自尊心是紧密关联的,羞耻感强的人自尊心往往也强。因此,责人之过不能太苛,攻人之恶不可太严,要考虑其承受能力,照顾其尊严。如果不能把握尺度,伤了人的自尊心,反而会引起被责之人的抵触心理,变本加厉,破罐子破摔。父母教育孩子不能过于严苛、经常打骂,就是不能伤了小孩的自尊,不能钝化了小孩的羞耻心。小孩的羞耻心麻痹了,那就不可教了。

人在生死危机、过度恐惧、万分痛苦的极端情况下,会暂时失去羞耻心。极端的贫困之所以可怕,就是人为了填饱肚皮,摆脱饥饿,为了活下去,会以牺牲羞耻感为代价,干出一些禽兽般的事情。

知耻是善的开端,无耻是恶的开始。人若无羞耻心,就会厚颜无耻、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为匪、为盗、为娼、为奸;卖肉、卖灵、卖友、卖国;阿谀奉承、屈膝求生、吃喝嫖赌、坑蒙拐骗、制假贩假、不守信用、损人利己、假公济私、祸国殃民……还有何不可为!

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羞耻心都是极为重要的。管仲把“耻”字提高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他说:“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它,就要灭亡。因此,若想国家文明,风俗淳美,先需养成民众的知耻心。好的社会治理应当是教化为先、惩罚在后。

知耻,是人类对自我的不足与错误的一种意识与弥补,是人们对良心与正义的一种维护,也是人们维护自尊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催人自新的一种动力。知耻,才能养成反思和自省的习惯,敢于承认自己的缺失和错误。知耻者近乎勇。知耻,让人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自尊自爱、向上向善、自强不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