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法指导”系列之七:有效预习的指导推进

 木香草堂 2019-05-06

   预习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学生走向自学实践的初级形态。有效预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特征,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接受智力挑战,开阔思维,拓展阅读,体验生活,挑战文本,逐渐成为衡量有效预习的价值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坚持“有效预习”先行,才能焕发出智慧的光彩,彰显人文的情怀。

 

 

有效预习的指导推进

朱 斌

 

  预习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其走向自学实践的初级形态。众多教育实践证明,预习是学生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可以帮助学生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巩固已学知识,发展自学能力,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依据时间跨度的不同,预习可以分为学期预习、单元预习和课前预习。学期预习一般是利用假期从整体上了解和熟悉下一学期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单元预习是在某一单元学习之前,系统地熟悉单元教材内容,探索单元间的相互联系,理解重点知识;课前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新知识的学习准备。任何一种预习形式,都需要学生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并不是有了预习活动,学生就能在课堂上有效获取知识,这里存在一个有效预习的问题。有效预习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自己的学情,结合教材的特点,积极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阅读与思维训练。具体说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预习的实践策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的“大预习观”。“大预习观”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阅读教材,而是倡导让学生围绕教材内容,提前搜集相关的图文资料,制作学习用具,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如通过旅游、参观、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提前获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感性经验,这有助于课堂学习的深化与拓展。

  2、以课堂知识的“先行组织者”为预习内容。“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充当了课堂上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学生对教材新知识的预习,从某种意义上是对新知识所需的“先行组织者”(即生长点)的学习,这有利于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心向目标,把学习任务与自身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实现新知识的自我建构。对理科而言,预习教材的“先行组织者”具有重要意义,如数学预习中,“先行组织者”可以是一段数学史料、一次数学实验、一个生活数学常识,这些内容不但具有整合新知识的作用,而且可以充当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起到沟通的作用。

  3、建立一套标注符号系统梳理预习思维。学生在预习教材时,可建立一套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教材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出来,以便在课堂学习时梳理自己的预习思维。这些标注符号必须简明醒目,意义明确,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而定,但一定要有严密稳定的系统。如作者的观点可用“—”;关键词句用“……”;需要认真考虑或理解的地方用“?”;对其观点、论据或逻辑的正确性存有疑问用“??”;要特别注意的地方用“△△”等等。

  4、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预习的目标。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提出问题是其自己探究的开始,但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是判断学生有效预习的一把尺子。学生只有广泛阅读、积极思维,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有了疑问,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寻求答案、生成知识,达成预习的目标。

  5、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预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学生要保持对预习的持久动力,需要及时获得自身预习情况的反馈信息。教师要采取各种形式,在教授新知识之前,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表现较好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对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并给予适当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不断强化预习的重要性。

 

 

【操作策略】

如何做好课前预习

甄家智

 

  预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前预习(课前自学)是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前提,听课的效果与预习的质量常常是成正比例的。

  一、课前预习的任务

  1、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

  3、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4、尝试做课后练习;

  5、适当做预习笔记。

  做笔记要看时间而定,如果预习时间有限,可以把对教材内容的认识、收获或疑点、难点简要地写在书的空白处。如果预习时间充分,可以选重点做在笔记本上。笔记的主要内容是:①将预习中自己已经理解的问题有条理地写下来;②将预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疑点、难点整理出来,以便向同学、老师请教;③记下在预习中自己对教材重点的预测和估计。做笔记时要注意:①选择重点学科做预习笔记;②笔记本上可适当留些空白处,以便上课时随时补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二、课前预习的程序

  1、要“读进去”——细读、深思,发现问题、提出疑点。

  2、手脑并用,阅读与划、批、写、注相结合。

  划——划出层次,找出重点;批——眉批,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写——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无法解决的难点、疑点)整理出来;注——在教材上将疑难处(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地方)用明显的记号标出来。

  3、预习后想一想

(1)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即学什么)?自己懂否?

(2)相联系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掌握?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需要上课时重点解决?

(4)要准备什么资料、文具?

三、课前预习的方法

  1、扫除障碍法——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扫清学习障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学生能自觉地去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2、符号圈点法——也称符号标注法。指读教材时,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来帮助阅读,并把读、想、记三个环节结合起来。

  3、习题试解法——通过试解教材(可以是某一节或某一章的)后的思考练习题以达到初步理解内容的预习方法。教材后的思考练习题,是编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中要点和重点的揭示,是帮助学生理解运行时内容的具体指导。通过试解习题,可使预习更具有针对性。

  4、探索尝试法:即边探索边阅读或边读边练的预习方法。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不是直接看书中的解答,而是自己尝试着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能解决的,就跟课文中的比较,从中获得补益;不能解决的,就看课文中是怎样解决的,这样可以开阔思路。

  四、课前预习应注意的问题

  1、预习不要全面铺开。

  2、要根据学习计划可提供的实际时间来进行预习。

  3、对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来源于《搜狐教育》

 

【理念导航】

要有什么样的预习观

孙启民

 

  我们的教学一向重视和提倡预习。对于教师来讲,善于指导学生预习,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提供可靠的保证;对于学生而言,自觉而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预习,能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加深对教材难点、重点的认识和理解。显而易见,是否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直接和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数)想关联。于是,预习成为人们公认的一条基本教学经验,成为学习成绩突出或者说高分学生的基本学习经验,也几乎成为一项教学常规。人们一直在努力地探讨如何更有效更科学地使学生学会预习。预习被视为自学能力的重要、主要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使预习成为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或有效学习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有着如此的意义与价值,应该说,这是有它特定的前提和条件的。首先,预习是指向一定的教材或课文的,是学生事先对教材或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其次,预习是为了在上课时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听老师讲课,有不懂的地方便于向老师提问;还有,预习是试图弄清楚教材中设计的思考与练习,而通常不是预习者个人从中发现什么样的问题。这种对预习的基本而本能的看法与习惯性的理解——我们姑且称之为“预习观”,显然是受到传统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支配和制约。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坚持“以纲(教学大纲)为纲、以本(课本)为本”,把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这样,预习的内容当然要在教材的范围之内。教学有着预定的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有着明确的依据——教材,那么预习愈充分,愈有利于预设目标的实现和既定任务的完成。教学是教师对教材进行某种加工之后展示给学生,教学在很多时候和“讲课”成了同义语,于是学生经过认真的预习,听老师讲课就更容易听懂,更容易把握了。

  我们经常陶醉在预习给课堂教学所带来的“顺利”与“高效”之中。是的,由于预习,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入、透彻了,所学内容更巩固、扎实了,听课时注意力更集中了,教师教学时能够有的放矢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大为提高了。这的确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然而,预习所带来的表面现象上的“顺利”与“高效”往往遮掩了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愈是人为地使预习向着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愈是加重了这种负面影响。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视而不见。由于预习,由于对预习的过分的重视,由于对预习的要求越来越明确、指导越来越细致,那么伴随而来的是些什么呢?第一,本来要在课堂里做的事情放在课外了,实质上等于是延长了课堂教学时间;第二,使学生几乎把全部学习时间囿于教材的狭小的范围内,他们无暇也不愿将视野扩大到教材以外的空间;第三,预习常常成为学生根据老师的布置完成一些指定的学习任务,这种要求上的“一刀切”使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预习;第四,不管什么学习内容总让学生预习一番,有时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失去了兴趣,总也兴奋不起来;第五,学生预习时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等,总要接受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裁决”,致使学生愈是掌握预习方法、形成预习习惯则愈是努力地使预习的结果接近课堂上老师将要提供的结论;第六,由于预习和教学质量(主要是考试分数)的正相关,使一些教师把抓学生预习作为与其他学科教师抢占学生课余时间的手段,造成了教师间合作的困难和学生的无所适从。

  当前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受传统理念支配的“预习观”,当然也应该与时俱进。事实上,以新课程的理念从事课堂教学行为,人们一直以来习惯了的预习的方式和做法显然是行不通了。因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简单地学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引子”,作为“材料”;不是把教材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取舍与加工。而且,课堂教学中,由师生、生生互动与合作不断生成着新的知识和经验,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背景、阅历和经验出现在课堂上,可能作为特有的课程资源活跃在课堂上。况且,教材本身也在变,好的教材有了更多的探究、实践、实验的内容,有了更多的合作、讨论的要求,那种一个人通过系统的阅读教材来把握学习的要点、重点,然后再在课堂上加以验证的情形,恐怕是没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了。

  新课程理念支配下的课堂教学是不是可以不要预习了?并不是。只是说,我们的“预习观”要转变,而且也不能不转变。当我们确信新课程理念并加以实施时,“预习观”的转变其实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所谓预习,应该是对一节课或一个阶段课堂上将要学习内容的准备,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每一个学生在预习中都将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作为课堂上交流的材料。学生上课前基于教材内容所进行的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调查,所搜集的材料,等等,都可以看作预习。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是形式多样的,是丰富多彩的。预习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预设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预习既可以是学生个人的行为,又可以是学生集体(小组)的行为。对于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需要预习,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候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欲望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到教材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课文,要不要预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了。这些,就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具有的“预习观”。

——来源于《人民教育》2003年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