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30 阅读20 江南木雕館位於浙江省桐鄉市烏鎮東柵老街,房屋主人原為徐靄,系紹興上虞人,靠釀酒發家,後又開了酒店、米行、粉坊等,發家後就建起了這座豪宅,烏鎮人稱「徐家廳」。徐家廳是一座四開間江南傳統豪宅,東側有沿街店面和二進樓廳,後進有附屬房舍,東廂水廊下有平房。西側沿街為石庫牆門,內有3間樓房和兩樓廳。徐家廳最值得稱道的是其建築物上的精美木雕,幾乎整座樓的木構件都有雕刻,尤其是梁柱、窗戶等木構件雕刻更是精細,因此也有人稱其為「百花廳」,在這裡設木雕館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木雕是在木器或者木製品上雕刻圖案與花紋,進行藝術加工,以圓雕、平雕、透雕、鏤空雕、浮雕和線雕等表現手法展示獨特的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江南木雕館以它鮮明的藝術風格和民俗個性在中國木雕中獨領風騷。場景有官場宴飲的,有戰場征伐的多種.人物個個神態傳神,栩栩如生,讓人不患上不嘆服。 飛禽、走獸,通過圓雕、平雕、透雕、鏤空雕等體現伎倆體現患上入迷入化。 據導遊先容,烏鎮人稱之為「百花廳」的江南木雕陳列館,館內的門窗、牛腿、麻替、挑頭、垂柱、月梁等各種木構件上雕刻有各式花紋圖案,在烏鎮以其木雕的精彩而著名。館內的各種木雕藝術品雕題材豐富,有「郭子儀祝壽全家福」、「八仙過海」等生動生活的場景,也有「龍鳳呈祥」、「梅蘭竹菊」等傳統圖案,以古樸的氣勢派頭,形象生動刀法,展現了江南的平易近俗風情,採用了圓雕、平雕、透雕、鏤空雕、浮雕以及線雕等藝術體現伎倆,它們都是咱們中華平易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徐家是烏鎮的大戶人家,人稱「徐半鎮」,整個烏鎮三分之一的房產都是屬於徐家的。從徐家廳的石庫門進入江南木雕館門廳,迎面就是一組雕刻精細的屏風和陳列館的簡介。木雕門神是「聞太師」和「真君子」。木雕的材質是桃木。桃木闢邪,源於后羿的傳說,古書記載,后羿是被桃木棒擊殺,死後被封為宗布神,這種神經常在一顆桃樹下,牽著一隻老虎,每個鬼都要前去檢驗,宗布神一聞,如果是惡鬼的話,就會被虎吃掉,所以鬼會害怕桃木。江南木雕陳列館簡介 我國木雕工藝的發展歷史悠久,明清時期尤其盛行。本館所陳列的大多是民國前後江南一帶民間保存至今的部分建築木雕,傢具木雕和雕塑作品共計335件。建築木雕多見於宮殿,廟宇,民居,園林。主要分布在梁坊,檀條,答牽,牛腿,挑梁,梁墊,雀替和構成外廊空間的天花,格扇,欄桿和門窗之上。建築木雕選材廣泛,整體佈局合理,內容豐富,形象生動,刀法樸實,表現風格渾厚,裝飾性強。傢具木雕選料考究,材質精良,雕刻精細典雅,結構嚴謹,線條流暢,尺度適宜,崇尚鑲嵌,從而以富麗豪華獨樹一幟,有的雕刻構件,已成為有其獨立性的雕塑作品。江南木雕有很強的實用性,也有很高的欣賞性,它所展示的是一幅幅生動現實的生活場景,反映的是人們所在不同地域,不同民俗習慣,宗教信仰,倫理道德,審美心理,儒學,道教釋家思想和價值觀。木雕藝術是我們民族豐富多彩的造物思想和藝術成就的體現,從民間藝術的審美形式看其意義遠遠超出了舊有的功利內容的意念標記,它為我們今天藝術審美形式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繞過屏風是一對古樸而不失精美的龍鳳呈祥柱,柱高約2米,兩根柱子上分別雕有盤龍飛鳳,構圖縝密,姿態萬千,惟妙惟肖。在人們的觀念中,龍是征服自然的人格化的神;至於鳳則是一直與女性美、愛情的忠貞是分不開的,鳳的形象美麗無比。這對呈祥柱是用椴木雕刻而成,雕工細膩,形象生動,採用了浮雕、圓雕、透雕三種雕法,屬於典型的東陽木雕風格。一般說來龍鳳形象只能作為帝王宮殿的裝飾物,而在江南民間是十分罕見的,只能作為裝飾品或收藏品。因此這對龍鳳柱就顯得彌足珍貴。這類柱子被稱為儀式柱,它主要作用在於裝飾性,舊時,家中若有紅白喜事,放於中堂兩側。由於柱子價值極高,只有大戶人家才有,一般人家都是在需要時才去租用,用完即還。龍鳳呈祥柱 在遠古時代人們的觀念中,龍是征服自然的人格神的化身。人類借助於龍的神力才得以繁衍至今。從眾多的民俗和民間美術中,龍鳳是一種自我理解、自我力量的體現。至於鳳則一直與女性美、愛情的忠貞、生活的幸福分不開。幾千年來,龍鳳形象一直留在人們的心目中。龍鳳精神一直影響著我們。龍鳳和龍鳳文化是永生的。因為它們是我們民俗心理上永恆的【生物】跨過門檻往里走,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個雕梁畫棟的天井,門檻旁的門板後面嵌著一幅幅舊時主人留下的墨寶,有書魯迅先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詩句,也有主人摹寫19世紀著名書法家趙之謙的墨寶,而最令人稱奇的是主人臨摹清代大畫家「八大山人」朱耷的荷花小鳥竟有幾分神似。天井屋檐下的牛腿上刻的主題是明暗八仙,明八仙是八位神仙,暗八仙則是他們使用的法器,牛腿雕刻的栩栩如生。四周的門窗之上雕的是松鼠與葡萄,寓意著「送子」,代表了舊時居民們「多子多福」的美好願望。![]() ![]() ![]() 現在走進的這個廳以雕花技藝和名花木雕聞名,當地稱之為「百花廳」,已有上百年歷史。該館還相應收集了當地有代表性的木雕構件,從各個側面展示江南水鄉木雕藝術的悠久歷史。垂柱上的蓮花、牡丹、芍藥、菊花及四隻花籃更是美侖美奐,寓意「四季平安」,可謂是木雕工藝中的精品。![]() 進入徐家廳的第二進,這裡是木雕館的主要陳列室,門口有一架樟木雕花大梁,長約4米,寬約50釐米,重達300多公斤,正面所雕的場景為「郭子儀拜壽」的「全家福」,郭子儀七子八婿分立前後左右,面向中間兩位老人,10多個人物神態各異,姿勢不同,栩栩如生,表現得甚是細膩、精巧。另外展廳中還有「彩雲神箭」,這是由圓柱、雀替、牛腿、梁墊等建築木雕構件組合而成,構件中卷草龍的雕花圖案寓意聚集而成的白雲,邊上還有歷史典故等。![]() 騎門雕花大梁 雕花大梁是用整段香樟木製成,整長為4.1m,寬0.66m,厚0.36m,重達341公斤,大梁雕刻精細,兩頭草龍紋飾與魚鰓紋線修長流暢,全家福人物造型形象生動,為郭子儀七子八婿全家團圓的生活場景。![]() ![]() 這根巨大的掮梁。原是一祠堂中的舊物,用一根四米多長的香樟木雕刻而成,重達344公斤。所刻圖案是唐朝的大將郭子儀祝壽時的全家福。雕刻的人物有郭子儀、郭夫人、七子、八婿及四名丫鬟,三位同朝大臣二十四人。醉打金枝的郭曖就在其中。![]() 郭子儀是輔佐大唐四代君王的大將,曾率兵平定了「安史之亂」,多次擊敗吐蕃,回紇,保存長安,大唐因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史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先後被唐肅宗封為代國公,被唐代宗封為汾陽郡王,被德宗尊為「尚父」,有7個兒子8個女兒,以85歲高齡離開人世,可謂是福祿壽三全之人,人們把郭子儀刻在上面,主要也是希望能夠像他一樣有福氣。![]() ![]() ![]() ![]() 受天福祿牛腿·圓雕 ![]() 天官賜福牛腿·圓雕 ![]() 清晚期·牛腿(雀替)·圓雕![]() 清晚期·牛腿(雀替)·圓雕 ![]() ![]() ![]() 蓮花纏枝紋 雀替·浮雕 ![]() 蓮花纏枝紋 雀替·浮雕 ![]() 掮梁的後面是龍門骨架,它是由一立柱與多塊牛腿、雀替、梁墊、矮門組合成的。![]() 這座三開間陳列大廳建築本身就是雕刻藝術館,4根大柱上的大梁是輕盈的鏤空花籃,頂上是4個花籃附在橫梁上,分別為梅、蘭、牡丹、菊花。穿過一小天井來到徐家廳的第三進建築,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龍門骨架,倒置的梁墊、翹角的雀替,有的造型簡潔,構思獨特,有的纖巧雋秀,功能與審美十分和諧,堪稱江南木雕精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側兩根粗大的木雕柱子,雕有獸面人身,當為圖騰柱,它既沒有希臘雕刻的古風,也沒有中國佛教的靜穆、超然,令人不解,甚至有幾分恐懼的神秘和威嚴之感。樓上也陳列著各種木雕構件,有勞作工具、梁墊、掛落、斗拱、飛檐、欄桿、門楣、窗櫺、裙板……可謂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在展廳四周是各式各樣的落地長窗、飾件等,圖案有歷史人物、戲曲故事、花鳥魚蟲、山水景觀,如「八仙過海」、「岳飛傳」、「松鼠吃葡萄」、「梅蘭竹菊」、「和合二仙」、「福壽如意」,「漁樵耕讀」、「西廂記」等典故。整個木雕館數百件木雕珍品,大多為建築物上的裝飾件,形式各異,可謂巧奪天工。![]() 龍門骨架——立體木雕組件 倒置的梁墊,翹角的雀替,梁與欄桿之間空間比例的失調……,這一切似乎面向一個荒誕的世界,然而看其各部件,都是個個丁是丁,卯是卯,內質與外表的統一,功能與寓美的和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