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学习数学的方法真的对吗?

 勤十二谈数学 2023-04-27 发布于江苏

上次我们谈到,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要把握住课前、课中和课后,每一个环节都比较重要,他们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不是孤立的个体,今天我们要来继续谈谈学习数学的那点事。

1.换个方式看课本上的例题

我们知道,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试卷都是以课本为基础的,部分题目又超脱于课本之上。所以,在学习数学上,就会出现这么一个怪现象:在课上,老师讲的都能听懂,但是一回家,自己写回家作业的时候,发现竟然有一部分或者对于某些同学有大部分都不会写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刚刚在上面说了,可能会有一些题目超脱于课本之上,这些题目就要求我们静下心来慢慢的思考。其次,老师在讲例题,或者你自己看书本上的例题时,真正搞懂了吗?这个我们要打个大大问号。所以,在看例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勤加思考、举一反三。或者我们看完例题后,可以把书上的参考答案给遮起来,自己再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搞懂了,也可以拿本课外书,找到相同类型的题目,再做一题,看看自己能不能正确的解出来。甚至于能不能自己再换种思路,看看自己的思路和给我们的思路有什么区别,谁的更好一点。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打开来了,对待问题也会更加的全面。

2.深刻理解课本中的概念

概念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石,我们数学上需要记性性的内容相对来说会少一点,大部分都是需要我们理解的。所以,在学习概念的时候,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能一味地靠记性,要侧重于理解加记忆。特别是老师在讲解公式或者定理推导过程时,一定要认真听讲。大部分同学都是这么一个状态:觉得老师推导的过程就是浪费时间,自己把公式死记硬背下来不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不仅要认真听,下课的时候还要学会自己动手,看看自己能不能把公式推导出来。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深刻理解概念,还需要多做一些练习,什么是“多做多练习”,怎样“多做练习”呢?在后面我们会详细的来聊一聊。

3.探究出题者出题目的

老师们可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一定要知道出题者是什么目的,为什么要出这道题。但是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出题老师的目的就要要我的命,不想让我做出来,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那这个题目到底考我们的是哪个知识点,有没有什么陷阱在里面,这个是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的。一道题的价值不在于做对、做会,而在于你明白了这题想考你什么。

4.多做练习不等于题海战术

平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让我们多做练习、多做练习。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多做练习,但有的同学多做练习能学好,有的同学做了很多练习仍旧学不好,究其因,是“多做练习”是否得法的问题,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给你一节课的时间,与其抓紧时间大汗淋淋地做二、三十道考查思路重复的题,不如深入透彻地掌握一道典型题。例如深入理解一个概念的多种内涵,对一个典型题,尽力做到从多条思路用多种方法处理,即一题多解;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要努力摸索规律,即多题一解;不断改变题目的条件,从各个侧面去检验自己的知识,即一题多变。

5.整理错题不懈怠

我们一定要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不能一道题目反反复复的出现,你还是反反复复的错,究其根本,是你没有彻彻底底的搞懂题目的意思,所以整理错题,我们不能懈怠。我们平时做练习题时,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一个错误。因此平时注意把错题记下来,做错题笔记包括三个方面:

①最好将错题再抄一遍,不要为了图方便,直接把错题剪下来,然后贴在错题本上。因为在抄的过程,也是我们一个反思的过程,我为什么会错?这个题目考我的是哪个知识点?我现在有没有掌握?对这个知识点是不是还是一知半解?②错误原因是什么,是自己粗心大意了?还是因为审题不清?还是因为一些其其它什么原因。③错误纠正方法及注意事项,根据错误原因的分析提出纠正方法并提醒自己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应注意些什么

好了,今天我们先聊到这里,我们下次继续深入的研究应该怎么去学习数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