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来替隔代抚养的老一辈说说心里话?

 李洪气 2019-05-06

毫不夸张地说,除了全职妈妈以外,生完孩子谁来带?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人,会将宝宝交给祖辈。祖辈带娃基本上成为了一件约定俗成的事情。而剩下一部分人的选择,也大多迫于老人在职、老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这样的理由,而选择一位保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祖辈带娃的两三事。王者荣耀透视挂


一、祖辈带娃哪点好?

1、隔辈照料,家人安全放心

隔代亲是一个特点,祖辈们都特别宝贝自己的孙子孙女,他们甘于为孩子奉献,由于年轻父母工作繁忙,老人带孩子会更让家长放心,祖辈之间情感的建立有利于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定,为父母解除后顾之忧。

2、祖辈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因为年轻父母们也是由祖辈们带大的,所以祖辈在抚养和教育小孩方面可谓经验十足。丰富的实践经验,让他们对小孩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也了解得更准确,这为小孩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也更令家长们信服。

二、祖辈带娃会面临哪些问题?

1、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养成娇惯的孩子

由于是隔代抚养,即便是老人们付出了时间与金钱,通常也得不到满意的回馈,老人心理上会有一些顾忌,怕出差错儿女责怪。不得已,老人们总将孩子置于核心位置,以孩子的意愿为中心,事事依着孩子,十分宠溺。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的“小霸王”个性。

2、生活琐事繁杂,体能透支,时间有限,只能事事代劳

人一天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老人们每天围着孩子转,从准备三餐、看护孩子睡觉、带孩子散步、喂饭、整理玩具、收拾家务等事无巨细。大多数祖辈反映压力很大,高强度、高注意力,体能透支严重,即便想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但是只能加剧自己的负担,故习惯于包办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事情。无形中扼制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一遇到问题就要求助家长,增加了孩子的依赖性,容易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不会自我解决问题。

3、老人多年带娃,孩子长大了,也迷失了自我

当祖辈的时间都被孩子充满时,也意味着他们很难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伙伴邀约旅行、社交活动等,老人们身不由己,只能拒绝,长时间下来,和朋友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也失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逐渐被熟悉的群体拒之门外。当孩子渐渐长大,不需要祖辈的照料时,老人的生活将失去重心,在这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也迷失了自我,不利于祖辈的身心健康,增加老一辈的精神压力。

三、托育机构可以提供哪些帮助?

1、解放老人时间,缓解老人压力

其实老人对于隔代抚养一事,并不是全盘接受,但是考虑到子女的工作安排、经济压力情况等方面,自然就接下了照顾孩子的重任。长时间困于儿童照顾,也意味着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祖辈没有机会自主地安排退休生活。尤其是两代之间教育理念存在冲突,老人心里也有各式的委屈无处宣泄,付出却得不到好的反馈,家庭矛盾频发,精神压力极大。

而全日制的托育机构,周一至周五可以给宝宝提供全天的托育服务,让老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无论下棋、舞蹈、钓鱼等各种爱好还是旅行抑或是休息,选择权更为自主,也不用心怀愧疚,向子女意愿妥协,奉献自己的全部时间。

2、培养幼儿社交能力、自理能力、规则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孩子在0-3岁,是成长最为飞速的黄金时期,孩子们的身体、认知、心灵等方面都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研究结果认为,这阶段的养育和教育投入相比于人生的各个阶段是回报率最高的。

很多人觉得3岁以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但这往往弱化了孩子为人的能力。在托育机构里,会给孩子创造与同龄伙伴交流的机会,小朋友在相互交流中发展自己的友谊,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交流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沟通、协调逐渐发展出适宜自己的社交规则。

宝宝通过模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孩子之间,甚至是小伙伴之间的行为,渐渐的习得沟通的方式,自理的习惯,以及集体的规则感与秩序感,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3、缓解分离焦虑,让孩子顺利衔接幼儿园

托育机构会为宝宝提供更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所有的物品摆设都是配合小朋友的身高,老师会提供一些创意的活动或游戏帮助孩子发展新能力。孩子在这个环境里还会认识许多同龄的小伙伴,他们会学会如何与同伴相处,如何成为同龄团体的一分子。

很多一线、二线城市的幼儿园开设亲子班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分离焦虑极其严重,无法正常入园,影响幼儿园的正常教学任务。在托育机构有过托育经验的宝宝,分离焦虑可以得到大幅度的缓解,更容易融入到新的集体环境中。无论是自理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都会比没有参与过托育的孩子表现地更为突出,适应性更强,可以顺利地衔接幼儿园生活。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