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红军英雄将军,职位比军长还高,却被一名红军战士割喉杀害

 君临天下100 2019-05-06

在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过程中,牺牲了许多优秀的红军战士,以及高级将领,比如我们熟知的陈树湘、董振堂等等。今天要说的这位,也是一位红军高级将领,他叫蔡慧会文,牺牲时担任红军粤赣军区司令员,与当时的陈毅是同级。

蔡会文,1908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攸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聪颖过人,从私塾到中学,蔡会文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上学期间,蔡会文就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革命意识和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1926年夏,经人介绍,蔡会文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跟党走、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次年,我党派蔡会文进入工农干部训练班进修。北伐开始后,蔡会文奉命进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担任1营1连党代表。

大革命失败后,蔡会文参加了秋收起义,后随军奔赴井冈山。在以后的岁月里,经过血与火的磨炼与考验,蔡会文的军政素质和水平提高很快,职位也是屡屡升迁,历任红支队政委、红1军团第3军政委、湘赣军区总指挥、总政委、红六军团17师政委等职。

尤其是在担任红1军团第3军政委期间,蔡会文亲率第3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活捉了敌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受到了主席的高度赞扬,他还专门赋诗一首,称颂蔡会文的战功。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蔡会文被任命赣南省委委员兼省军区司令员,奉命留在中央苏区,与陈毅、项英一起在苏区坚持对敌斗争。

中央红军主力走后,苏区的斗争环境更加凶险、恶劣,留在苏区的红军不仅要与残酷的敌人斗智斗勇,还要应对缺衣少穿、缺粮少药等困难,可以说完全是在夹缝中求生存。1935年1月,国民党军10万重兵,围剿留在苏区的红军,蔡会文等人被被迫率军进行战略转移。此后,随着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损失越来越大,至1936年春,队伍已由出发前的1800多人锐减至不足一百人,被敌人围困在于都和赣县之间狭小的仁凤山地区。

而蔡会文也在斗争中负了伤,由于部队被打散,他身边仅留下了8名战士。当时,因为连日以来战士们没有吃一粒米、喝一口水,仅以野草、树皮等果腹,所以又饥又渴,极度疲劳,几乎连路都走不了。蔡会文让体力相对较好的陈钧亮,下山给战士们买点吃的,顺便再弄点水。未料,陈钧亮刚一下山,就被敌人抓住了,随即就叛变了。

最后,陈钧亮这个叛徒带着大批敌人来到了蔡会文等人的藏身地,抓住了蔡会文和其余7名战士。敌人见蔡会文是红军大官,就想用竹椅抬他回去邀功请赏,蔡会文激烈反抗,拼死不从,并破口大骂,这激怒了一旁的叛徒陈钧亮,他直接从敌人那里拿来一把马刀,朝着蔡会文的喉咙就割了一刀,顿时,鲜血和草汁从蔡会文的喉咙里一齐喷出,蔡会文当场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蔡会文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信念之歌、理想之歌,他是人民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