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焕先真勇敢,关键时刻举刀带头冲锋打退敌人

 邓超越梦想 2020-08-27

鄂豫皖红军主力转移后,留守的红25军面对10多万国民党军的连续围剿,艰苦斗争,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但是由于武器弹药缺乏,供给困难,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苏区斗争形势。从1934年秋开始,敌人改变策略,实行碉堡封锁政策,在交通要道和重要隘口建立碉堡,派重兵把守,以防红军游击,并扣押一切运往苏区的军需民食物品,使红军衣食无着,眼看已经到了深秋,天寒夜长,但很多红军还穿着单薄的衣服,食粮更是困难,一日三餐,大部分靠野菜充饥!

吴焕先真勇敢,关键时刻举刀带头冲锋打退敌人

为了建立新苏区,谋求新的发展,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央指示,决定立即率领红25军作战略转移,开创新的根据地,向平汉路以西鄂豫边区的桐柏山、伏牛山区进军,对外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师北上。

蒋介石闻讯红25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北上,急令在鄂豫皖苏区围剿的115师和5支追剿队共20个团兵力跟踪追击;令驻河南的庞炳勋40军、湖北省肖之楚的44师共18个团兵力迎头堵击。企图乘红25军孤军远出之际,包围全歼。红25军11月16日离开鄂豫皖根据地,飞速向北疾驰,一昼夜行程200余里进入桐柏山区。但是到来之后,才发现这里四周敌人重兵云集,离大城市距离又近,根本不适合创立根据地。红25军有被迫转移,向河南西部的伏牛山挺进。

吴焕先真勇敢,关键时刻举刀带头冲锋打退敌人

虽然转移之前,红军给蒋介石使了一招声东击西的妙计,调动了敌人,但当他们醒悟过来后,立即又调兵遣将,四面围了上来。11月25日,15军前梯队前梯队224团刚抵达进入伏牛山通道独树镇,先期达到已占领了独树镇及周围村庄、组成堵击线的第116师3个团和骑兵团及3支追剿队,猛然向红军猛烈开火。

由于当时雨雪交加,能见度极低,所以发现敌情较晚。敌人开火以后,又由于地势平坦,224团完全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加上寒流的袭击,绝大多数战士手被冻得拉不开枪栓,零星打响的火力,根本不能有效的阻击敌人。224团一时手忙脚乱,难以招架,被迫后退。敌人见红军抵抗火力弱,立即发起冲锋,并从两翼向224团包围过来,企图乘224团混乱之机,一举消灭。战况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军政委吴焕先率领225团第3营赶来,当机立断地稳住部队,指挥2244、225团就地抵抗。他向战士们大声疾呼:“同志们!就地卧倒,坚决顶住,决不能后退!”战士们趴在泥泞的地上,利用地形地物,顽强抗击敌人。在遏制住敌人的冲击后,吴焕先从交通队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高声呼喊:“同志们!现在是生死关头,决不能后退!共产党员跟我来!”他带领部队冒着敌人密集的大力,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与敌展开白刃搏一斗。这时副军长徐海东率223团跑步赶到,立即投入战斗,经过一番恶战,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吴焕先真勇敢,关键时刻举刀带头冲锋打退敌人

1935年8月21日上午,阴雨绵绵,红15军踏着泥泞的西兰公路,来到甘肃泾川县城西约10公里的泾河河谷。国民党马鸿兵第35师骑兵团和208团已分别由庆阳的西峰镇和宁县的早胜镇集结于泾川县城,欲堵截红军东进。大雨仍下个不停,战士们的衣服全被淋透了,抢先渡过河的手枪团和225团已迅速占领河南岸高地并向泾川县城和崇信县城方向警戒。正当大家以为胜利渡河在望时,国民党部队在骑兵的配合下,借着雨雾窜出泾川县城,向红军后卫部队杀来。耳听枪炮声越来越激烈,吴焕先顾不上多想,亲自带领军直属交通队和学兵连150余人,冒着枪林弹雨赶去支援,与掩护渡河的后卫223团密切配合,两面夹击,敌军潮水般开始溃退,经我军奋力反击,全歼敌208团1000余人,并击毙团长马开基。然而,就在战斗的最后时刻,一颗子弹击中了吴焕先同志的胸部,大雨中年轻的政委缓缓倒地,年仅28岁。

战役胜利以后,徐海东等人将吴焕先的尸体停放在汭河川郑家沟农民郑克昌的家中,郑克昌十分痛惜这位年轻有为的英雄将领,把自己的棺材捐给了他,徐海东亲手为牺牲的政委擦洗身体,盖上一件军大衣,将他安葬在郑家沟村东宝盒子山下,墓地就在南塬底下的一处台阶地上。红军走后,敌人掘开坟墓,撬开棺盖。把遗体扒了出来......多年后,泾川县党史办虽几经调查,但烈士遗骨还是没有查清楚,不知被敌人弃之何处!

吴焕先真勇敢,关键时刻举刀带头冲锋打退敌人

如今,在甘肃泾川县郑家沟村,有吴焕先的衣冠冢,四周苍松环绕,简单肃穆,无言注视着这片他曾经为之奋斗的土地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