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麟先生讲授《大学》 连载十四:定而后能静

 圆二书斋 2019-05-06
编者按:

潘麟先生少年向学,徜徉于佛老与文史哲等,玩味于仁义良知之教,方知华夏智慧,一脉千古,朴实无华而又微妙深远。为报圣贤教化之恩,为报国土养育之德,故发愤而著《〈大学〉广义》。正值时代巨变、举世彷徨之际,以期张扬此圣学于当世及未来,企求薪火相传,为民族指示方向,为人生指示归途。

“定”与“静”之关系,是一体一用,一内一外。若我们内在得“定”,我们的心体与性体就会彰显出来、显化出来,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和人生以无上之安定,以无上之庄严,甚至于天地万物也会沉静下来,此便是内“定”而外“静”。而于圣人而言,他一旦获得内在心性本有的如如不动之“定”,便会彰显出来,化为天地气象、日月气象,将他心性所涵盖的事物变得更加沉静、超拔,达到清净,最终使得万物各归其位,各伦其序,归于“静”之真义。

现将先生讲授讲授《大学》的视频《定而后能静》整理为文稿,发布于此,以飨读者。

主持人:“品味儒家经典,享受中华文化。”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东学西渐》之《大学》,我是主持人伊谷。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学者潘麟先生,潘老师您好!

潘麟先生:你好!

主持人:前面我们学习了“知止而后有定”,后面一句话是“定而后能静”,那这句话我们怎么样去理解呢?

潘麟先生:“知止而后有定”的“定”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德性,也就是心体跟性体,它有一个特性或者叫属性,就是千古不易、如如不动。千古不易就是指“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就是说心体和性体不管是在圣人还是凡夫、“小人”那里,它都是完全一样的,并不会因为他是圣人,它就增加一点,因他是凡夫,它就减少一点。圣贤跟凡夫,也就是“大人”跟“小人”之间的根本差别,不是在心体与性体多少的问题上,而是在心体跟性体彰显与否的问题上。圣贤把德性,也就是心体跟性体彻底地、无保留地、无阻碍地显化、落实了出来,而凡夫、“小人”的心体与性体,即德性是被各种欲望、杂念、习气和业障团团地包围住、压制住,而不得彰显。所以说圣贤与凡夫、“大人”与“小人”之间是彰显与潜藏的差别,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是显与隐的关系,不是多与少的关系。圣贤与凡夫之间的心体与性体是一样的,不仅是现在一样,千百年之前和千百年之后都是一样的;不仅在时间上一样,空间上也是一样的。换言之,中国人跟美国人的心体与性体是一样的,全球范围内的人先天本有的德性,也就是先天本有的心体与性体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差别。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平等的关系。

这就是陆九渊所说的:“千古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就是千古以来,所有圣贤们的心、理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这就是“定”,就是一个人本心本性的如如不动的特性。这个特性,就叫“定”,就是“知止而后有定”的“定”。那么有了“定”了,“定”为内,“静”为外,因此就有了“定而后能静”。只要一个人内在得“定”了,就是一个人内在获得了这一种本心本性的如如不动的特性,他们彰显在外面就表现为“静”。“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沉静、安稳。

主持人:就是很平静。

潘麟先生:对,同时“静”还有条理、畅达、庄严和圣洁的意思。“定”为内,“静”为外;“定”为内容,“静”为形式。一旦内部得“定”,我们外在的文化、生活、人生、社会以及整个天地万物就会“静”下来。反过来说,我们要想让外在的文化、思想,外在的生活、人生,外在的社会乃至于整个天地沉静下来,我们内在就必须先得“定”。所谓得“定”,就是我们内在的心体与性体必须彰显出来,必须显化出来。一旦它显化出来,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和人生以无上之安定、无上之庄严。这就是“定而后能静”,也就是“静”与“定”的关系。“定”与“静”是什么关系呢?是内外关系,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或者说是体用的关系。“定”为体而“静”为用。有了这个体,我们就有了此用。什么用呢?天地之间就“静”了下来。

主持人:老师,您刚刚讲“定为内”“静为外”,那“定”和“静”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您能再详细地阐述一下吗?

潘麟先生:佛家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内在有了“定”的人,就可以做到“庄严国土”。所谓的“庄严国土”,并不是说用很多黄金或者贵重的物品堆砌出来的,而是因为这个地方曾经生活过一个人格高尚、智慧广大的圣人。只要这个圣人存在,那么他的周围,他的世界,他的国土,他的国家自然就庄严、神圣,这就叫“庄严国土”。也就是说,是圣人的智慧、品格、道德,使这个国家变得神圣、文明、高尚,这就是“庄严国土”的意思。“庄严国土”的概念是来自印度的佛家,而儒家或者说中国人是没有“庄严国土”这个概念的。但是儒家有另外一些概念,什么概念呢?中国人或者说儒家喜欢用气象这个词,叫作圣人气象,或天地气象,用气象这个词来形容“庄严国土”。

在《论语》中就有一句话与“庄严国土”的意思完全吻合,叫“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只要有一个人做到了仁,彰显了礼,也就是彰显了自律道德,那么他所在的国土以及天下,全部都归了仁,就彰显出了仁的庄严和神圣。这就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意思。在儒家看来,一个人的内在必然会难以隐藏而显著于外,对外界产生相应的影响和作用,这就是《大学》后面所说的“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内在如何,它必然会“形于外”,即在外在展现出来,用现在的话说就叫场。什么是场呢?就是一个人内在有什么,他外在就有什么样的气场或者说气象,就有什么样的风气、风度。这个风气、风度,现在统名之曰场。比如,一个人称呼对方很有明星气场或其他什么气场,那么这个气场,以前儒家就把它叫作气或者气象。一个圣人的气场和明星的气场是不一样的。明星的气场最多能够涵盖一个房屋、大殿,而圣人的气场是涵盖天下。因为他是圣人,所以他能够涵盖天下。因此,“一日克己复礼”就是“天下归仁”,天下都有仁的气象、风气,并不是说它只是影响几个人,它影响的是整个天下。所以圣人的影响是非常广大的。佛家把他叫作“庄严国土”,就是整个一个大的国家——相当于是天下,都在他的庄严或者说气场涵盖之下,变得庄严,圣洁,神圣。那么反过来,如果是一个奸诈之徒、虚伪之辈,他也是成于内而显于外的,可能他会隐藏一段时间,但这是短暂的,久而久之,他是隐藏不住的。他内在如果是一个奸诈虚伪之人,他的奸诈和虚伪也必然地展现出来,形成一个气场、气象,就是奸诈的气象、虚伪的气象,就是“小人”气象。

主持人:“小人”也有气象吗?

潘麟先生:“小人”也是有气象的。“大人”是“庄严国土”,“小人”是黑暗国土。“小人”会使他的周围都变得混乱黑暗。因此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意思就是若没有仲尼(孔子)把德性像太阳一样地彰显出来,即使有其他的人,那也都是“小人”,是没有经过开化的人,没有经过文明的人。没有经过开化和文明的人,彰显出来的都是小我、私我,都是黑暗的气场,那么这种气场再多,它也是黑暗的,它照亮不了自己和这个世界。因此,非得要孔子出来。孔子出来,彰显的是天地气象、日月气象,所以他出来之后,所有人的天就亮了。他出来之前就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说的都是一种气象,不是说孔子真的像电灯一样会发光。那么他发的是什么光?发的是德性之光、智慧之光,这个德性之光和智慧之光堪比日月,是另外一个人间的日月,它普照的是天下。“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就是说天下都在他的仁的笼罩之下,都在他的德性、德光、智光的笼罩之下。

主持人: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明白了每一个人的气场都是不一样的,而圣人的气场是光明圣洁的,圣人气场所涵盖的事物都能够变得沉静而圣洁。

潘麟先生:这就是“定于内而静于外”。因为他是圣人、圣贤,他内在获得了心性本有的如如不动的“定”,这种如如不动的“定”就会发出来,化为用。也就是说,只要在他的“定力”或心性所涵盖的范围内,所有的事物都会在他的心性净化下,或是内在的“定力”作用下变得沉静。佛家把这种“定”叫作“加持”——加减的“加”,持续的“持”。“加持”实际上就是作用或者叫影响,就是在圣人内在德性的如如不动的“定力”影响下,所有的事物都变得更加沉静、超拔、神圣。也就是说,所有事物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静”与“净”是相通的,第一个“静”是安静的静,第二个“净”是清净的净,只要达到了安静,也就达到了清净。天下之所以风云混乱,就是因为不安静;只要安静了,就像一潭浑浊的水安静了,自然就清净了。水要想由浑浊变为清净,必须经过一个环节,就是安静;只要一安静,水就由浑浊变得清净。同样的道理,天下也好、国家也好、家庭也好、身心也好,之所以像一潭浑水一样混乱浑浊,就是因为不得安静。只要安静下来,很快就会清净下来,所有的事物都会变得像清水一样清净,像玻璃一样透明而清净。所以“定而后能静”的“静”,还暗含着清净的意思。只要一个圣人安处在这个国家,生活在这个国度,那么这个国度在圣人内在发出来的智慧、德光的普照下,就会由纷纭复杂、浑浊不堪变得安静和清净。一个圣人在一个国度中,他是可以造福于整个国度的,就算他什么都不说,仅仅生活在这个地方,就可以起到“天下归仁”或者说“庄严国土”的作用。

北宋有一个大儒叫程颐,就是“二程”中的弟弟——程颐。他四处讲学,门下俊杰辈出。其中有一个学生,就向他汇报对圣贤的理解。怎么汇报的呢?这个学生说,我对圣贤的理解就是“观天地,则知圣人”。这句话没有说错。他说因为圣人具有天地气象,要想理解圣人伟岸的人格、博大的胸怀和超越的无我之境界,就要通过观察天地来体悟。天非常高远,地非常厚重,圣人的人格、生命就像天那样高远,地那样厚重。因此我通过“观天地”就能知道什么才叫圣人的气象,什么才叫圣人的生命。这个是他对老师程颐先生的一个汇报,或者说一个心得体会。程颐先生听了以后断然否定,说应该是“观圣人,则知天地”。这个话怎么理解呢?在儒者看来,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的灵长,有着无上之尊严,天地因为孕育了人类——尤其是圣贤,方使天地的存在有了价值。如果没有圣人的诞生,天地万物的存在仅仅是一个纯形式性的存在、空洞的存在,而且是一个死寂的存在、暗哑的存在。自圣贤出世以后,在圣贤心性之光、生命之光的照耀下,天地万物重新被照亮,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会重新被昭显出来。在此价值和意义的指引下,物各付物,万物各归其位、各伦其序,这样就有了君君臣臣、日日月月、天天地地、父父子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事物都各归其位,都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中庸》里面所说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什么意思呢?就是当天地各归其位时,才是万物生生不息、孕化无穷之际。

主持人:通过潘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中庸》里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暗含着《大学》里“定而后能静”的“静”,“静”有清静的意思,可以使万物各归其位,明白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潘麟先生

第十四集  定而后能静

☝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