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鹦鹉嘴的海龟—玳瑁,4个特殊特征,竟是历史上对它的误解

 伟天英 2019-05-06

玳瑁的嘴不同于其他的海龟,其嘴巴像鹦鹉嘴,尖锐且弯曲,古名为'瑇瑁'音同玳瑁(李时珍曾解释说瑇瑁即是毒物所嫉妒的东西),是唯一一种可以消化玻璃的海龟。过度的捕捉导致近年来玳瑁已经成为濒危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极危'物种,我国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但是,在一些海滨土特产店里仍随处可见玳瑁标本,很多企业老板喜欢买回去挂在办公室的墙上,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源于对玳瑁的其中一个误解。

鹦鹉嘴的海龟—玳瑁,4个特殊特征,竟是历史上对它的误解

关于玳瑁的4个误解

误解一:'活血'、'死血'及解毒

在《岭表录异》中有记载一件怪事情,是这么说的,一位镇守南方的嗣薛王,一次当地的老百姓为他送去了一头活的玳瑁,而他呢就从这活着的玳瑁上揭下了一小块的背甲,然后挂在了左臂上,还真神奇,自此当他遇到有毒的食物的时候呢,这片背甲就会自己摇动起来。于是民间就有取玳瑁活甲的说法。

鹦鹉嘴的海龟—玳瑁,4个特殊特征,竟是历史上对它的误解

后来也就演变成了文玩界所谓的'活血'及'死血',所谓的活血就是自活着的玳瑁身上取下的背甲,传说这样的背甲颜色鲜艳,不仅能解毒,而且能给人带来好运及财运,所以也就有了后来很多老板办公室挂玳瑁背甲的现象。可是,又有谁知道玳瑁为了这种流言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聂璜在《海错图》里面有记载'必倒悬其身,以滚醋泼之,逐片应手而落',多么残酷的手段,对玳瑁来说得为这甲片得承受多大的痛苦,付出多大的代价啊。

鹦鹉嘴的海龟—玳瑁,4个特殊特征,竟是历史上对它的误解

其实关于玳瑁解毒之说,那也是一个误解,玳瑁甲片虽可入药,但是得经过一系列的严格加工后方可使用,而且玳瑁肉直接食用的话是有毒的,这是因为玳瑁以海绵为主要食物,而这些海绵又多是有毒的,因此玳瑁自身就带毒,所以吃了玳瑁肉不仅不会解毒,反而极有可能会中毒,而且中毒后目前来说是无解的。

鹦鹉嘴的海龟—玳瑁,4个特殊特征,竟是历史上对它的误解

误解二:玳瑁有六足

《华彝考》中记载玳瑁是六足,前四足有爪,而后两足没有爪,聂璜在《海错图》中画的也是六足,而《本草》中则记载的是四足。经考证发现玳瑁确实是四足,而非六足,张辰亮在《海错图笔记·贰》中也有说明,确实玳瑁是四足。

鹦鹉嘴的海龟—玳瑁,4个特殊特征,竟是历史上对它的误解

误解三:玳瑁是十二甲?

《汇苑》及聂璜都曾说过玳瑁是十二甲,但是民间有关于玳瑁'十三鳞'的说法,而且,后世已证明,即使是除掉边缘的那圈小碎甲,玳瑁也是十三块甲片。

鹦鹉嘴的海龟—玳瑁,4个特殊特征,竟是历史上对它的误解

误解四:一生只交配一次

唐代的《去妇词》中有写:'尝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玉之堂谈荟》中记载:'兽不再交者,虎也;鸟不再交者,鸳鸯也;介虫不再交者,玳瑁也'。在爱情方面虽然有些动物比人要忠贞和钟情,不会朝三暮四,移情别恋,但是也不至于说一生只交配一次。无论是老虎、鸳鸯,还是玳瑁,都不是一生只交配一次,他们都是会多次交配的生物。

鹦鹉嘴的海龟—玳瑁,4个特殊特征,竟是历史上对它的误解

不过,现在的玳瑁确实是孤独了,小伙伴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希望大家可以抵制玳瑁及其制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