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1年英德最大战舰在丹麦海峡中的生死战斗

 梦想童年594 2019-05-07

著:尼克拉斯·泽特林 & 米凯尔·塔梅兰德

译:胡毅秉

1941年5月24日凌晨,天气稍微转晴了一些。东边的晨曦将低空的云朵映成粉色,天空也由黑转蓝。但这依然是个天气恶劣的早晨。大海显得非常粗暴,大浪从东北方滚滚而来。在西方,浓密的阴云预示着还会下雨,甚至有可能下雪。

“胡德”号的舰桥上听不到任何讨论。每个人的眼睛都死死盯着西方的地平线。5时30分,前桅楼中的瞭望员高喊:“警报!右舷,绿40!”(译注:在航海术语中,红色表示左舷方向,绿色表示右舷方向。绿40就是右舷与船头夹角为40度的方向。)

约27000米外出现了一个可疑的阴影,在“胡德”号的航向右侧40°。这个目标很快就得到确认。它就是“俾斯麦”号。“报告敌舰情况,”克尔压低嗓子对航海长说,仿佛担心声音太响会被德国人听到。“向海军部和本土舰队司令紧急发报。”

德国人第一次察觉到敌舰队的踪迹是在5时25分,当时是“欧根亲王”号的声呐接收到了左舷方向传来的螺旋桨噪声,只比英国瞭望员看到德国舰队早5分钟。12分钟以后,德国瞭望员看到一个桅顶,并认为它属于一艘英国巡洋舰,几分钟后他们又看到距离第一个桅顶不远的另一个桅顶。这两艘船似乎在以与“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相近的速度航行,不过吕特晏斯舰队的航向是220度,而敌舰的估计航向是240度。这些新来的家伙是巡洋舰吗?还是更大的舰船?

时间是5时53分,“胡德”号的速度是28节。司令舰桥楼下的水兵报告,双方的距离已经接近到霍兰打算发起战斗的程度。舰队司令再一次用他的望远镜看了看德国舰队,然后说:“执行!”

“开火,”克尔舰长下令。

一秒钟以后,舰桥里响起第一枪炮长的口令:“放!”

“胡德”号的前主炮用一声巨响发了言,线状无烟火药造成的巨大黑色烟云扫过舰桥,4发各重800多千克的弹丸开始了飞向预定目标的23000米航程。

“胡德”号主炮开火,“威尔士亲王”号的主炮几乎是紧跟着射击,德国人的所有疑虑都烟消云散。炮口的巨大火光和超长的射击距离足以说明问题。“真该死!”在“欧根亲王”号上,意识到自己错误的雅斯佩尔大叫。“任何巡洋舰上都不会装那种炮。它们是战列舰。”

“请求开火许可,”在“俾斯麦”号的舰桥上,扬声器里响亮地传出施奈德的声音,但是吕特晏斯犹豫不决,“俾斯麦”号的舰炮保持着沉默。时间一秒一秒过去,那一刻仿佛永远不会结束。舰桥里一片寂静,只听得到船头劈波斩浪的哗哗水声和桅杆与张线间或尖利、或低沉的风声。

落在“欧根亲王”号周围的炮弹激起的水柱清楚地证明,“胡德”号的炮火准头不差。不久“威尔士亲王”号的炮弹接踵而至,落点也离“俾斯麦”号很近。随着水柱塌落,炮弹爆炸的声音传到了德国士兵们的耳朵里。“敌人已经开火。”施奈德的嗓音再度从扬声器中传出,这一次要比先前焦躁得多。“他们的炮火很准确。请求开火许可。”

此时此刻,英国军舰射击时的轰鸣追上炮弹,响彻德国舰队上空。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可以看到英国人的炮口又冒出新的火光。吕特晏斯还在犹豫。他曾经下过命令,要避免与敌主力军舰的一切接触。但此时他却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与两艘英国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的战斗。他该战斗还是该逃跑呢?

“是‘胡德’!”阿尔布雷希特通过扬声器高喊。“是‘胡德’!”

此时霍兰为让尾炮塔也能开火,已经左转了20 度,因此德国人更容易看清英国军舰的轮廓了。烟囱和上层建筑清晰可见,任何残存的不确定性都被打消。德国人不再犹豫:那就是“胡德”号。很快,他们对另一艘战列舰也进行了足以确定其身份的细致观察。德国人相信她是“英王乔治五世”号,那艘外观与“威尔士亲王”号几乎完全一致的姐妹舰。英军的炮弹在舰队周围纷纷落下时,吕特晏斯还是拿不定主意。他的两艘军舰都比“威尔士亲王”号快,但要甩掉“胡德”号就比较困难。如果他选择逃跑,那么“俾斯麦”号就只有四门主炮可以开火, 而敌人却能够使用10 门主炮,至少在“威尔士亲王”号尚处于射程内时是如此。逃跑并不是特别有利。但另一种选择就更好吗?吕特晏斯有胆量对抗皇家海军两艘最强大的战舰吗?

“胡德”号的前主炮喷吐火舌,进行第六次齐射,吕特晏斯突然下定决心。“开火,”他对林德曼说,随后又命令将航向从265 度改为200度。在“胡德”号上,蒂尔伯恩下士看见橙色的火光冲出“俾斯麦”号的前主炮。他自己操作的舰炮是在左舷,但他仍然能看到那艘德国战列舰深色的身影,以及被炮风吹出的一团巨大黑色烟云。英德两国最大的战舰终于正式开始交手了。施奈德在主射击控制中心指挥所有舰炮射击时,奉命继续监视英国巡洋舰的米伦海姆-雷希贝格通过耳机监听着他下达的命令。第一次齐射落点偏近。第二次齐射的夹叉距离为400米,各弹的落点被判定为“偏远”和“处于目标范围”。“夹中!”施奈德喊道。“全炮齐速射!”

1. 霍兰下令射击为首的敌舰

2. 霍兰的分舰队向“欧根亲王”号开火

3. “俾斯麦”号与“欧根亲王”号开火

4. “威尔士亲王”号的齐射击中“俾斯麦”号

5. “胡德”号被“欧根亲王”号的一次齐射击中

6. “胡德”号开始左转

7. “胡德”号爆炸

8. “威尔士亲王”号被“俾斯麦”号的一次齐射击中

9. 利奇脱离战斗

10.“俾斯麦”号打出最后一次齐射

再也不需要等待炮弹落水来调整射击诸元了。只要炮闩在发射药包后面关闭,各炮塔就可以立即开火。“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都朝着“胡德”号倾泻火力,很快那艘战列巡洋舰就被近得令人不安的炮弹落点上腾起的白色水柱包围了。

“胡德”号上有人喊道:“我们打错了船。‘俾斯麦’号是右边那条,不是左边那条!”霍兰克制住了自己,没有因为这个消息而慌乱。“把火力转移到右边的目标,”他用平静的语气说道。但由于命令从指挥官传递到炮手需要经过很多环节,而“胡德”号不久就被击中,这条命令没有及时执行。在“威尔士亲王”号上,起初的误会已经被纠正,她正在对准“俾斯麦”号射击。第六次齐射的落点覆盖了目标,舰员判断敌战列舰至少被一发炮弹命中。

但是,最先遭受严重损伤的是“胡德”号。

“船抖了一下,”布里格斯回忆道,“鱼雷长格雷格森(Gregson)中校跑到右翼舱室去调查情况。他回来以后报告说,主桅底部起火了。”

遮蔽甲板上的蒂尔伯恩下士和另几个炮手刚接到去灭火的命令,一些弹药就开始爆炸,因此这些炮手们不得不卧倒在甲板上躲避。紧接着,“胡德”号再度中弹,这次是“欧根亲王”号发射的一发炮弹击中前桅楼,但没有爆炸。不过炮弹动能产生的冲击波将许多水兵从桅杆震落到下面的甲板上。有些人在落地前就已经死了。

此时是6时。在“胡德”号上,霍兰下令:“全队左转20度。”双方的距离已经接近到16000米左右。为避免舰尾的炮塔被上层建筑遮挡无法开火, “胡德”号必须采用与德国舰队平行的航向。在“威尔士亲王”号上,信号士官注意到旗舰桁端升起两面蓝色信号旗,表明霍兰已经下令向左转向20度。利奇上校和他的幕僚欣然接受这个命令。前炮塔中的一门主炮发生了故障,但只要完成这个转向,后炮塔就能够开火,为利奇的舷侧齐射增加4门主炮。

“胡德”号开始转向时,“俾斯麦”号第五次齐射的炮弹可能已经飞到了空中。也许不管有没有这次转向,其中的一发炮弹都能击中这艘战列巡洋舰,但是正因为“胡德”号做了转向,一发炮弹击穿了她的侧面装甲。

“我没有听到任何爆炸声,”布里格斯回忆说,但他确实被冲击波震倒在甲板上。他亲眼看见舰桥两侧像焊炬一样炽烈而壮观的火焰直冲云霄。

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知道,这发致命的炮弹究竟命中了“胡德”号的什么位置,但随之而来的爆炸似乎引燃了舰尾10.2毫米副炮的发射药库。线状无烟火药开始爆燃时,几乎立刻产生极高的气压,冲垮了附近的舱壁并涌入相邻隔舱。火焰一路蔓延到轮机舱,顺着通风系统转头向上,形成一条冲天而起的巨大火舌。同样的火焰还向舰尾冲去,到达X炮塔下方存储着近50吨发射药的弹药库。这个弹药库被引爆时,侧面装甲被炸开一个15米宽的大洞,站在“威尔士亲王”号上一门高射炮旁边的舢板军士弗伦奇(French)亲眼看到“胡德”号的X炮塔被炸飞。一眨眼的功夫,火焰就蔓延到Y炮塔,从两个舰尾炮塔到前轮机舱的一段70 米长的舰体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整艘军舰断成两截。

整艘军舰开始向左侧倾,起初只有10 度,接着就是20 度、30 度, 舰桥上的每个人都意识到她再也无法恢复平衡了……

本文节选自《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覆灭记》

本书从二战期间德国海军的巡洋作战入手,讲述了德国海军战略,“俾斯麦”号的建造、服役、训练、出征过程,并详细描述了“俾斯麦”号躲避英国海军搜索,在丹麦海峡击沉“胡德”号,多次遭受英国海军追击和袭击,在外海被击沉的经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