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三桂

 凤凰山居士 2019-05-07

吴三桂

  

 

历史上,每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都是一本没有结尾的书。这些人无论朝代,无论古今,无论男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辈子总处在重大的抉择漩涡中,总要做出影响整个国家局势、整个社会进程的关键抉择。像项羽,鸿门宴上杀不杀刘邦,是否除掉楚怀王自立为王,逃至乌江是否坐船过江东山再起?像宋江,为了是否上梁山一直犹豫踌躇,上了梁山又为了是否接受招安、何时接受招安绞尽脑汁。像冯道,每次改朝换代都逼迫他做出同样的抉择:是杀身成仁,还是重仕新主?

每个抉择都只有一次机会,无法回头。如果鸿门宴上项羽狠心杀掉刘邦,或许西楚霸王就将一统中原。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或许赵氏江山就要改姓。如果冯道忠贞殉国,或许历史上就少了一个“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欧阳修语)之人……还有明末清初的吴三桂。他的一次次抉择引发的连锁反应,真的是惊心动魄

他的第一次关键抉择是在宁远,因了那个流传千古、琅琅润口的故事。

吴三桂,字长伯,辽东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年。此时的明朝早已不见当年朱元璋时代的雄健繁盛,内忧外患屡禁不止,尤其是辽东边境的后金虎视耽耽,烽火不断。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自幼熟读兵书,习武从军。据《辛巳丛编·吴三桂纪略》记载,其战功“夷夏震慑”,一路平步青云,27岁便官拜总兵,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

靠一人之力挽救大厦之将倾,其心可嘉,却无异于螳臂当车。著名的“松锦大会战”后,明朝主将、也是吴三桂的老师洪承畴,以及他的舅舅祖大寿均降清,紧接着后所、前屯卫、中前所也被攻克,吴三桂镇守的宁远成了一座名符其实的孤城。但宁远硬是扛住了清军一波又一波凌厉的攻势,成为清军入关的最大绊脚石。清廷曾派多人对吴三桂进行了频繁的劝降活动,都无功而返,可见其意志之坚决。如果此时明朝国力尚强,中原稳定富庶,或许中国历史上就多了一位精忠报国的名将。

可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闯王”李自成,将这种可能性化为乌有。

当接到崇祯帝火速勤王的御旨后,吴三桂风尘仆仆赶往北京。只来得及到山海关,就得到北京城破、崇祯帝自缢身亡的噩耗。这个消息不啻于一声惊雷,把满腔报国热情激荡一空。自此,理想坍塌的吴三桂陷入了大顺军与清军的夹缝中,任何一方只要使出三五分力,就能轻易把他从世界上彻底抹去。

“我该何去何从?”

“投降灭亡了明室的农民军?”

“投降激战多年的清军?”

……

每天夜里,这些问题反复萦绕。吴三桂站在高大的宁远城墙上,时而紧盯清军兵营的火光,时而回望山海关隐隐的灯火,该是怎样的徘徊与无助!他的心里依然想着大明王朝,做着复明的美梦。可是,幻想终归是幻想,既然效忠的政权已不复存在,只好重新权衡战略。

在中国古代,“非我族类”的壁垒甚深,民族矛盾远比社会矛盾来得激烈。更何况与清军对峙多年,积累的仇恨大大超过没有直接接触的农民军。因此,偏向李自成也是理所当然。于是,吴三桂点起兵马,投奔曾经的都城。

一个人无法改变历史的整体进程,有时却能够推动或延缓进程,甚至造成局部倒退。如果吴三桂与李自成联手,恐怕清朝统一中华大地要延后数年,付出成倍的代价。偏偏天助爱新觉罗家族,由于一个弱女子,搅黄了对手的强强联合

据《平寇志》卷所记:

“刘宗敏、李过、田见秀等归所据第,呼莲子胡同优伶、娈童各数十,分佐酒,高踞几上,环而歌舞。喜则劳以大钱,怒即杀之。诸伶含泪而歌,或犯闯字,手斩其头,血流筵上。”

农民军攻占北京后,烧杀抢掠,只顾寻欢作乐,对老百姓大加剥削,不注重民心向背,已致怨声载道,显露出难成大事的迹象。加上对明朝官员进行“拷夹”、“追赃”等行动,“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其中,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难逃毒手。

这些信息已经触犯了两者的同盟关系,给满腔热情的吴三桂浇了一盆凉水,但还不是致命性的。当走着走着,军探飞马送来爱妾陈圆圆亦被刘宗敏掳去的消息时,顿时一股怒火直冲吴三桂的脑门,他大声喝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也!”随即掉转马头,奔回宁远,与农民军彻底决裂。

每当提到农民起义,史学家有一句名言:农民起义往往归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推至大顺军,同样精准。封建士大夫在妻妾这种特殊财产受到侵犯之时,至少在感情上无法继续合作。不计后果地随意占有一个女子,以至丧失了强有力的盟友,大大降低了坐稳江山的机率,实在得不偿失。

事已至此,恐怕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寻求与清廷的合作。但起初吴三桂并不想投降,妄想借清朝铁骑与农民军大战坐收渔翁之利,事成之后对清朝“裂土以谢”。因此他在致多尔衮的信中始终称“我国”、“我朝”,试图兴明朝。然而,这种小伎俩如何能骗得过老谋深算的摄政王多尔衮?他要吴三桂充当先锋,与农民军拼个你死我活,自己反过来充当“渔翁”,好一招嫁祸于人!

走投无路的吴三桂只好屈膝,笔锋一转:

 “贼锋东指,列郡瓦解,唯山海关独存,而兵弱力单,势难抵挡。今闻大王业已出兵,若及此时促兵来救,当开山海关门以迎大王。大王一入关门,则北京指日可定,愿速进兵。”(《沈馆录》)

这封求救信意味着吴三桂做出了正式抉择,不仅使清军得到了日思夜想的山海关,还打通了进军中原的道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后果毋庸赘言。

以另一种身份重入关内,吴三桂的心情极为复杂。还没来得及平复心境、畅叙亲情,他的新主子就驱赶他重新上阵,将刀锋指向曾经的战友。此后多年,选择题一道接一道摆在他的面前:往哪边打?追随南明,反清复明?死心踏地效忠清廷,把明室力量消灭殆尽?

枭雄毕竟是枭雄。在这个过程中,吴三桂无时不在审视着时局的发展,无日不在和心腹将领商讨着对策。他看到了南明政权的软弱无能,逐渐抛弃了复明的幻想;看到了大顺军和大西军的大势已去,率领他的关宁铁骑一路沿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一直打到云贵川,几乎战无不胜;看到了只有先全力为清廷攻城掠地,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

但更重要的是,他还看到了清廷对他的处处提防和不信任。虽封他为平西王,却处处派人跟随,名为共事,实为监督。其子吴应熊被选为和硕公主的驸马,看似恩宠有加,实则扣为人质,使其投鼠忌器。清廷高层对他的态度也由最初的“伯遣使致书,深为喜慰,若率众来归,必以故土,爵为藩王,国仇可报,身家可保”(《清鉴》卷一)“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转饷虽如故额,不得仍前之多。”(《庭闻录》卷四)

于是,在攻占云南全境、永历帝逃亡缅甸之际,面对是否穷追不舍的抉择,吴三桂从恩师洪承畴“未可使边境一日无事也”的锦囊秘方,及时收兵,没有一网打尽。

最为重要的是,吴三桂看到了他与清廷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看到了“世镇云南”与中央集权的根本对立,看到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无法避免,看到了他与清廷必有一战的未来。他暗中整肃军队、囤积粮草,做足反叛的准备。在清廷再一次妄图削弱他的兵权时,他才打出永历帝这张底牌,冲进蛮荒偏远的缅甸,将南明的最后一点余脉彻底消灭,为自己赢得了喘息之机此时已是1662年,康熙元年。

在很多人眼里,吴三桂是清廷统一全国的最大功臣。有人说:“没有吴三桂,就没有大清朝!”有人说:“没有吴三桂,就是李自成坐北京,张献忠据西南,满洲人守关外!”有人说:“有了吴三桂,天下三分归一!”的确,吴三桂一生中最激烈的战斗是为满洲人打的,为大清朝,他真的做到了舍生忘死。可是自古以来,天下太平了,创造太平的人就成了最危险的人。尽管清廷授其亲王,令其兼辖云贵,权力如日中天,但一切都只是暗流涌动之上的表面友善。

又一个十字路口残酷地出现在面前。是安静地坐等大权被削,落得与恩师洪承畴一般的下场(曾任“五省经略”的洪承畴为清廷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死后只是三等公爵,还多次揭其曾事二主的丑事),还是招兵买马、暗中蓄力,以待时机成熟便反戈一击?此时,已没有第三条道路的可能。

如若故宫龙椅上坐的不是血气方刚、英明神武的爱新觉罗·玄烨,或许历史给予吴三桂的选择会多一些,或许还能稳坐钓鱼台安然终老。但历史不存在可能。康熙帝在处理掉鳌拜、扬威立万之后,迅速将目光投向“三藩”。

双方的博弈惊心动魄。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率先请求归乡养老,康熙便趁势让其移藩。靖南王耿精忠更是直接提出撤藩,毫无疑问得到批准。在形势的逼迫下,吴三桂只好装模作样上书请求撤藩,借以试探朝廷的真实意图。康熙斩钉截铁:“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

是时候做出抉择了。他知道,这次的择一旦做出,必定是你死我亡的搏命拼争,没有任何退路可走。所以,在撤藩诏下达之后,他花了最长的时间反复思考,权衡利弊。多年养尊处优,又要腥风血雨?皇帝会否只是一时冲动,即将收回成命?起兵反叛,胜算几何?一向头脑清晰的吴三桂难得地犹豫彷徨了。倒是身边的幕僚们,看穿了双方利益的根本对立,日夜撺掇他起兵。方光琛的进言一针见血:“王欲不失富家翁乎?一居笼中,烹饪由人矣!”

个多月后,吴三桂终于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抉择——兴兵反叛。由于蓄谋已久准备充分,以前栽培的党羽也纷纷起兵,加上尚藩和耿藩的加盟,短时间内吴军所向披靡,陆续拿下贵阳、长沙、岳州、成都、常德、衡州,攻占了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饮马长江。

此时,吴三桂面临着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择:是打过长江,吞并全国?还是就此歇兵,与清廷划江而治?其实在后人看来,这次选择的难度并不大,面对生死敌人,除了一网打尽,别无途。可是,一向小心谨慎的吴三桂骄傲了,满足了。也许是忍气吞声了太久,也许是“一夜暴富”的心态使然,也许是头上的白发让他锐气尽失,他居然止步不前,幻想与清廷中分江山。

就这样,吴三桂轻率地、不像以前那样焦躁痛苦地做出了最后一次重大的、也是最致命的择。

战机总是转瞬即逝。康熙立刻调兵遣将,实行各个击破战略,战役虽然都艰苦卓绝,但陕西的王辅臣、浙闽的耿精忠、两广的尚之信和孙延龄先后投降,只剩吴军孤军奋战。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清廷倾斜。

站在昆明城墙上的吴三桂,一定为自己如此轻率地做出这次抉择后悔不已。假设当时直捣黄龙?假设趁热打铁,大好江山或许就归属吴家!假设……可惜假设已不复存在,伴随他的只有一声声粗重的叹息。更要命的是,不久,吴三桂带着无尽的遗憾和不甘一命呜呼,其苦心经营的“大业”也在短时间内倾覆一空。

纵观吴三桂的一生,一直都在做着一个根本的抉择:生存或灭亡。在国运衰弱的明朝,他没有办法成为李靖、李勣这样的良将,凭一己之力亦不能救明朝于水火之中。要灭亡是很容易的事,率军攻打李自成,或是和清军火并,都是以卵击石,很快便可博得“忠义”的美名。但他选择了前者,而生存对于他这个降将来说又是多么艰难,每向前一点都步履维艰,为清廷打下了江山还要被猜忌,藩王的位置也岌岌可危,如果不选择反叛而任人宰割,那么他的命运也不会比洪承畴好上多少。

有一种观点认为:真正读懂历史,最起码的一个认识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拿《封神演义》当历史的人可能会认为周文王好不得了,而商纣王坏得透顶;可是在《淮南子》、《孟子》里,商纣王并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昏庸变态;如果去读专业史书《史记》,可能会发现周文王也许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神圣;如果读更早的《左传》、《尚书》,也许最终结论可能是周文王和商纣王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还真不好说。

穿越历史长河,贴在吴三桂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他是英雄,是奸雄,还是小人?不同的人心中会有不同的答案,难以用简单的好与坏进行评判。但至少可以说,这种人是一壶醇酒,只不过在不同的味蕾下,飘荡出不同的香气。

历史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正如每一个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都是一部缺乏标准答案的著作。

 

(刊载于201510月《散文百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