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山区建房,请注意这些事项......

 薪花共赏 2019-05-07

广东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和台地约占全省总面积76%,是全国地质灾害严重的12个省份之一。近年来,削坡建房引发人工边坡失稳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因。因此,规范、约束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省地环总站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讲解村镇房屋建设的基本注意事项,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

山区建房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中都明确规定,建设用地审批之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山区农村建房受地形条件限制,往往难以选择到平缓地,普遍需要开挖山坡坡脚,形成不稳定人工边坡,同时开挖产生的弃土多数直接排放到山坡下方,存在堆填土滑坡、崩塌的隐患。因此山区丘陵区房屋附近的滑坡、崩塌对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比较常见。如果在工程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避免因选址不当或不恰当的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损失,这是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城镇选址建设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山区农村零星分散建房时,目前还难以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逐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根据当地条件,由国土所人员在申请宅基地时到现场对其进行察看,指导居民正确地选择宅基地,留出房前屋后的安全距离空地,做好简易边坡支护和截、排水措施。

(2)山区农村集中成片建房时,应当在规划期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对拟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主应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在该场地建房;对建设过程及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各地省级自然资源厅会在政府网站上定期公布具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名单,并对如何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做出详细的规定。

(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必须经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申请办理建设用地审查批准手续时,必须持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凡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不符合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不可在滑坡体上随意建筑

广东省地质灾害类型意义崩塌、滑坡为主,因此

滑坡体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

不可在滑坡前缘随意开挖坡脚

在滑坡体上修房、筑路、场地整平、挖砂采石和取土等活动中,不能随意开挖滑坡体坡脚。如果必须开挖且挖方规模较大时,应事先由相关专业部门制定开挖施工方案,并经过专业技术论证和主管部门批准,方能开挖。坡脚开挖后,应根据施工方案和开挖后的实际情况对边坡进行及时支挡。

2

不得随意在滑坡后缘堆弃土石

对岩土工程活动中形成的废石、废土,不能随意顺坡堆放,特别是不能堆砌在乡镇上方的斜坡地段。在滑坡后部随意排放渣石弃土,会使滑坡稳定性明显降低,危及下方居民安全。当废弃土石量较大时,必须设置专门的弃土场。可在整地、造田、修路等需要填土的工程中加以充分利用。

3

管理好引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塘、蓄水塔

在滑坡上部尽量不布置引水系统,避免渠道、管道水渗漏引发山坡失稳。生产、生活废水排放系统要保证安全、有效,避免堵塞沟渠、污水渗漏和冲蚀或渗入滑坡体。若设置渠道、管道引水系统,必须做好防渗措施,并加强监测。

山坡低凹处降雨形成的积水应及时排干,否则,当坡体变形时极易引发池塘拉裂,导致地表水入渗滑坡体内,加剧变形破坏。

4

注意控制滑坡体上的建筑密度

古老滑坡体在自然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地质安全容量,随意的扩大建筑规模,将可能超过古滑坡有限的载重量,导致稳定性的降低,引发局部甚至整体的滑动,造成严重的损失。在滑坡体上规划新村镇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用地(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程序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程序,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专门的地质工作,并报请政府部门审批。

注意查看并了解周边情况

察看后山是否出现裂缝和原有裂缝的变化情况;后山树木是否有出现歪斜;山坡和坡脚的泉水水量、颜色的变化情况;后山水渠、水池等引蓄水设施是否有堵塞、渗漏;房屋和屋后挡土墙的墙面、地面是否有变形,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应了解修路、采矿随意堆弃渣土等诱发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应了解前缘开挖坡脚诱发滑坡的可能性;应了解农业灌溉、水池浸湿和漏水以及废水排放诱发滑坡的可能性。尽可能在房屋后留出安全空间。不要在屋后安全缓冲区内搭建厨房、厕所、鸡圈等附属设施。

宽缓山梁和台地的边缘、斜坡边、沟边、水库、河岸边坡度往往骤然变陡,是易发生山坡失稳的敏感部位。坡肩加载、坡脚开挖,或在降雨等自然因素影响下,山坡存在发生垮塌、滑移的隐患。因此,房屋和重要设施应尽可能布置在山梁或台地的中部,应与斜坡边、沟边、水库、河岸边保持5-10米的安全距离;没有条件设置安全距离的,要察看沟边、水库边是否稳定,对斜坡边、沟边、水库、河岸边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对建筑物基础和地基作加固处理。

房屋建筑一定要与山体斜坡保持安全距离,否则极易受到滑坡崩塌的威胁

泥石流堆积区建筑时需控制规模

泥石流堆积区往往地势平坦,常被用作房屋建设用地。当沟谷中物源丰富,巨石嶙嶙,坡降较大时,堆积区最好不作为房屋建设用地。堆积区已被用作建设场地时,应沿两侧地势较低处修建新的行洪通道,避免泥石流直接冲入;沟谷地表水排水设施应保证最大洪水排泄能力,沟谷及沿岸不得设立影响泄洪的设施;堆积区建筑物应保证留有地表排水沟安全距离;在行洪通道中或边缘,应该严格禁止修建房屋。上游应设立观察站点或群测群防点。同时,还需要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和访问当地老人,了解泥石流的复发和成灾风险。

此外,在冲沟中堆放垃圾将增加泥石流固体物源、加剧泥石流危害。县(市)、乡(镇)、村人口密度大,产生的生活、生产垃圾多,把垃圾随意堆积在沟谷中不仅影响环境景观,污染水环境,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产生泥石流和加重泥石流危害的风险。制定科学的垃圾处置方案并在建设过程中同步实施,是衡量规划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山坡不得堆弃土石、弃渣,不得设立堆、排土场。

要注重改善生态环境

地质灾害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关系密切。生态环境好的区域,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要做好山坡绿化,但不能随意选择种植,如毛竹、果林、茶园、水田不得种植。大量的事例说明,当斜坡较陡,表层土体松软时,过密的植被过高的乔木反而更易引起表层滑坡。后山绿化是防治坡面泥石流的一种好方式,但是要常常查看后山植被的变形形状,如“马刀树” ,“醉汉林”等表示斜坡不稳定。在台风等多发区,房屋后面斜坡一定范围内最好不要种植茂密的竹林或高大乔木,“树大招风”,树木迎风摆动时会加剧土体的松动和促进水体的入渗,导致山坡稳定性下降,甚至诱发滑坡灾害。

滑坡体上的马刀树

温馨

提醒

五一过后

太阳又出去流浪了

广东开启了新一轮的“雨水模式”

暴雨 大风 雷电

轮番上线

6日,珠江三角洲、粤东市县和阳江有暴雨,部分市县大暴雨,其余市县有大雨局部暴雨。

7日,南部沿海市县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8-9日,广东又有一次大雨到暴雨的过程。

土壤含水量高

地质灾害容易发生

因此

需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落实落细落具体

小伙伴们

也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尽量避免到山区、边坡、坡前沟谷、河道、水库和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区域。

②远离城市危旧围墙、简易工棚、歪斜大树等高风险区域。

③一旦遇到险情,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紧急避险,及时报警求助。

④暴雨出行,谨防触电。不要靠近一切电力设施,如架空供电线路、变压器等。

⑤下水井盖要当心。暴雨时可导致井盖冲开及路段塌陷,应注意观察。

资料来源:广东天气、防灾减灾知识读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