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分享|第56号教室的奇迹(二)

 体育课那些事儿 2019-05-07

你好,五月

教育本身就是具有浓烈的传奇色彩的,能够让“浪子回头”,能够让“理想照进现实”。

—黄老师


真正热爱教育的老师应该和学生站在一起。

读《序曲》有感

“天堂”是教育老手的天堂,“丛林”是老师和孩子们的丛林,教师的成长和教育理想的实现是需要合适的教学土壤的,可能这时的我和那时的作者雷夫处于同一阶段。

读《第一章∙开幕—坏戏登场》有感

读到凯文讲述自己家庭境遇,告诫学弟学妹要珍惜当下时,我泪水盈眶。可能来源于学生对于自身命运反抗的倔强,正如他所说的:“人生有梦,只要随时怀抱希望,就能发挥无穷的潜力。”

读《第二章∙你想成为哪种老师》有感

在当代碎片化的社会时代中,阅读可能已经成为难能可贵的品质,很少人继续在阅读,其中也包括作为老师的我们。个人认为阅读对于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角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阅读中静心,成长,在慢慢的蜕变之中,让阅读成为我们每天必须坚持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我们的一生可能会有所不同。

让阅读充满一生!

读《第三章∙学生阅读总动员》有感

教师对于孩子们的一片苦心,一切都是围绕着孩子们进行的,就连在研讨会依然想着与孩子们的计划和教学,与孩子们处于同一起跑线前,陪着孩子们一同奔跑,同时对于孩子们要有一定的期待,期待着期待着都会变成期待中的样子。“还好,一切都还好”,其实深意就是一切都一点都不好。教师在行政任务和上级领导下变得很无奈,没有所谓的“自由”,但愿教师和自己在教育之路上坚守“初心”,这也是我创立《体育课那些事儿》的初衷吧!

读《第四章∙坚持走自己的路》有感

工作和生活可以兼得的,提倡教师“在学生中生活”,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学生成为第一名,用智慧来工作和生活。因此精力充沛的老师总比光荣阵亡的老师有价值。

读《第五章∙工作和生活要平衡》有感

学生伤了老师的心?该如何呢?或许正如书中所讲的:“有些学生,可能不懂感恩,但是教育也应该是不求回报。”那么老师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又从何而来呢?难道是一份微薄的收入……似乎在我的内心深处找不到答案。老师应该何去何从呢?对待学生虚情假意……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可能是一句’老师,您好!’就能安抚心灵。”

读《第六章∙学生伤了你的心》有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