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近期千万别吃这种海鲜,已有多人中毒!赶紧告诉家人…

 文墨典 2019-05-07

本文专家: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

夏天到了,

天气渐热,

路边的大排档也火爆起来

图片来源网络

朋友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喝酒撸串,

烧烤海鲜,

甚是惬意。

图片来源网络

且慢

……

你知道吗?

4-5月份可不是吃海鲜的好季节哦!

吃的不对,

甚至能致人中毒!

图片来源网络

以常见的贝类海虹为例,

最近就频频有新闻曝出:

有人在食用海虹之后,

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

疑似中毒的症状。

与此同时,

此类中毒事件多发的秦皇岛市,

其相关部门也发出了紧急通知,

警示消费者近期不宜采购、食用海虹。

图片截图来源:秦皇岛发布

消息一出

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

那么,

为什么海虹会致人中毒?

对人体有多大危害?

又该如何避免呢?

今天,

就为大家逐一解答。

01

海虹为何会致人中毒?

海虹又称青口、贻贝,是常见的食用贝类,普通的海虹并无毒性,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适当食用是对人体有益的。

近期被曝出具有毒性的海虹,主要是由于海虹在食用了一种具有毒性的赤潮之后,赤潮所含有的麻痹性贝毒(PSP)会在其体内累积。由于麻痹性贝毒与贝类生物呈结合状态,因此贝类生物可以与这种毒素和平共处而不展现出任何中毒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

这类毒素极耐高温,普通的烹饪方式几乎无法将其降解,即使是烹煮后的海虹,其体内依旧存有此类毒素。人体一旦食用了此类海虹,则其含有的麻痹性贝毒则会迅速释放进入人体,从而导致人体中毒。

图片来源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虹之外,牡蛎、扇贝等贝类水产中也同样可能会含有超标的麻痹性贝毒,即同样存在致人中毒的风险。

02

吃了这种毒海虹会有什么危害?

毒海虹中含有的麻痹性贝毒,是赤潮产生的贝毒素中,公认的毒性最强的一种毒素,它的毒性甚至可以与河豚毒素相当。

图片来源网络

若是食用了这种毒海虹,会导致人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四肢麻痹、流涎、发烧等一系列症状,若是摄入量较大,则会导致肌肉麻痹、呼吸困难;一旦人体的摄入量超过0.5 mg时,甚至可能致人死亡。

图片来源网络

据相关统计,每年因误食此类受污染的贝类水产而中毒的事件就高达2000余起,其死亡率则达到了15%。

03

国家目前的管控如何?

目前,全球的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对贝类水产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并针对麻痹性贝毒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贝类可食用部位的麻痹性贝毒含量不得高于80μg STX eq /100g(相当于400MU/100g)。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对麻痹性贝毒的限量标准与WHO相同。但为了进一步降低贝类的食用风险,欧盟等组织已在呼吁应当将可食用贝类的麻痹性贝毒限量标准进一步下调。

04

如何避免此类中毒?

含有此类毒素的贝类,在外观上与普通贝类并无差异,因此我们很难从外观上辨别出贝类是否含毒。但别担心,我们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预防中毒:

1.   在食用前去除其内脏。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贝类生物各个器官组织中,积累的麻痹性贝毒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消化腺、裙边、腮、性腺、贝柱。

因此,我们建议消费者在食用前去除贝类内脏,尤其是它的消化腺及裙边,这样可一定程度地减少摄入其所含有的毒素。

2.   不喝蒸煮后的汤汁。麻痹性贝毒是一种水溶性的生物毒素,在烹饪过程中会逐渐由贝类本体溶解至汤汁中。因此,在食用时尽量少喝或不喝蒸煮后的汤汁,也可一定程度地减少摄入毒素的含量。

图片来源网络

3.   避免在春季、冬季食用贝类水产。贝类水产中的毒素主要来源于其食用的有毒赤藻,因此其所含有的毒素含量与赤藻的爆发时间、爆发规模有着很大的关联。根据相关机构调研发现,贝类水产中的麻痹性贝毒含量通常在春季达到顶峰,在夏季、秋季稍有降低,而在冬季则会回升。

因此,贝类中的麻痹性贝毒在春季、冬季的含量是最高的,建议大家在购买、食用贝类水产时应避免这两个高峰期。

4.   选择大型、正规场所购买贝类。正规场所售卖的贝类,其来源产地环境有保障,产品在上市之前也会有严格的监测把关。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非常不建议大家食用自己在野外捕捞的贝类,这类贝类的生长环境没有经过严格的监测以及检验,其安全性大多不具保障。

05

如果不小心误食该怎么办?

目前,对麻痹性贝毒尚无特效药,也没有比较好的自救办法,若大家在食用贝类水产后,出现恶心、呕吐、肌肉麻痹等疑似中毒的症状,则应该立即就医,并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进食史,以免耽误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