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医中的庸医为什么那么多?

 周松涛图书馆 2019-05-07

庸医多,最根本问题在于培养人才的制度,培养不出新的好中医。老一辈子中医一旦去世,就会后继无人,中医圈子里骗子很多,导致百姓对于中医信心越来越少。

就西医和中医相比,确实在一些急性病,突发的心梗,脑出血等中医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不排除本身中医治不了,但更有一点,在一个突然昏迷的患者面前,哪个家属或者大夫敢不用西药,只用纯中医救治呢?耽误了患者的病情,可能就是一条生命的流逝,谁也不敢这么做。而在一个缺医少药的乡村,一旦突发情况,没有西药,只能用中医治疗,这个时候中医就可以完全发挥作用,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有,李可老中医,在没有西医的介入下,只能用中医治疗,多次用大剂量的附子干姜,将心梗心衰的患者救活,可大家要知道,附子药典上的剂量是15克,一旦超过这个15克,出了事那就是医疗官司,可能这一辈子都无法行医,这么大的代价哪个公立医院的大夫敢冒险?宁可按规矩走一套西医的流程,也不能冒着此生不能行医的风险去用大剂量附子回阳啊!宁被骂为庸医也比丢了饭碗好啊!也就是说很多政策对于中医应用中药起到了限制。而且中医治病最根本的就是中药啊!

当然,再看看中医院的主任,大夫,学生都在学什么,就知道为什么中医如此没落,主任要搞科研晋升,大夫要学西医的套路为医院挣钱,学生要学习英语外文去考试,学习中医就是背背中医内科学,方剂而已,多少中医学子培养了八年连感冒都治不了,治病第一反应的是西医。中医院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教出来的学生不信中医!再看某省级中医院,每年能留下的不过都是哪个主任的亲戚,哪个院长的朋友,谁管你到底会不会治病,家里有人就能进,大家会说那不都是考试,怎么作弊,对,考试,题都是医院出,又不是国家出题,直接可以把重点题透漏出去,这样如此下去中医院哪还有真才实学的大夫,都是医二代,医三代!

当然中医的发展模式也限制了自身,多年来因为中医人才的匮乏,中医理论和学派几乎停滞不前,一个学派的兴起必然因为疗效,如补土派,寒凉派,滋阴派,温补派,火神派等等,而现在中医的这面大旗哪个学派都扛不起来,各大中医院整体中医水平下降,各大专家主任无非就是论文多写了点,科研多搞了些,要按疗效选主任,按疗效说话,恐怕他们一个都不敢!

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发展至此,实属可悲!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