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这天,居住在杞县花园村的明末状元刘理顺的后世族人,一大早陆陆续续来到位于花园村西头的刘理顺墓地开始扫墓,打扫卫生、修剪树枝,大家好一阵儿忙活,把墓地打扫的干干净净。上午十点左右,居住在民权县的刘氏后人在十四代孙刘永习的率领下,一行七人也来到了墓地。大家一阵寒暄后,上前奉上供品,上香磕头,祭拜刘理顺。 近几年来每到清明节这天,散布在民权、睢县、宁陵、通许、太康、尉氏等地的刘理顺后人频频来到杞县花园村寻根祭祖,祭祀祖先。 清明时节 生平简介: 刘理顺(1582-1644),字复礼,号湛六。明代人,原籍山西,明初迁尉氏,二世祖迁杞县花园村(今城郊乡花园村)。崇祯七年(1634),第十次赴京应试,崇祯帝对他的论断和忧国忧民之心十分赞赏,遂亲自批准他为第一名状元,封为翰林院修撰,负责《起居注》,管理六曹奏章,纂修《明会要》。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陷京师,刘与妻妾家仆12人投缳俱死。义军制将军李岩系刘的同乡,至刘宅欲加保护,见刘等已死,遂令军士守护,禁止抢掠,叹息而去。 刘死后,南明王朝赐谥号文正,追封为詹事;清顺治四年(1647)家人迎其棺尸归杞;顺治十年(1653))清王朝追赐谥号文烈,遣使臣来杞安葬、致祭,祀于杞县乡贤祠、忠义孝悌祠;康熙二十五年(1686)为其建专祠于县城大西关官道北侧,赐祭田70亩,永免赋役;后又祀于五状元祠,位列第五。著有《文集》十二卷,由其长孙刘菖石刊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