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著追梦人——明末状元刘理顺(一)

 雲泉 2018-07-10

作者: 文朴

引 言:前段时间因写有关刘理顺家世考的文章,搜集了有关刘理顺的一些历史史料及民间故事。因写家世考要求严格,和家世无关的资料及一些故事性质的资料不能采用,但是既然搜集来了,又觉得不写出来有些浪费资源。于是乎,便写下了此文,以使读者更全面的了解刘理顺其人,也算为杞县的历史文化宣传做点贡献吧。

(一)

刘理顺何许人也?如果在杞县的街头巷里随口探问一下父老乡亲,恐怕知之者甚少。究其原因,首先是我们敬重先贤的思想不够,其次研究宣传不够,从而导致我们对故土乡情的无知。今天,让我们怀着敬重先贤、热爱家乡、情系故土的心情一起撩开历史的面纱,来解读一下刘理顺这位曾经光耀杞县、名满明清朝廷的先贤吧!

我们先来大致了解一下此人的一生:刘理顺,字复礼,号湛六,河南开封杞县花园村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卒于崇祯十七年(1644)。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四个皇帝: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其中一生中最辉煌的十年是在崇祯年间度过的。他一生穷困体弱,直到崇祯七年(1634年),52岁的他才考中状元,得以施展才华,为国效力,也称得上是大器晚成,老来得志。但是他所效力的大明王朝却局势动荡不安,气数将尽,苟延残喘。虽然崇祯皇帝足够勤政,却回天无力,仍然没能阻止大明王朝的覆灭。跟随崇祯皇帝整整十年的刘理顺,最后以死相报,绝不做“贰臣”,用忠诚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他的故事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佳话,他的所作所为也足以垂范后世,教育后人。

家世

刘理顺祖上是山西人,在明朝建立初期,根据大明王朝当时的移民政策,从山西迁来河南。始祖讳海,字有容,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淑薄村人,兄弟三人:刘江、刘海、刘河。老大刘江,守居江西故里;老三刘河,迁于河南省浚(xùn)县;刘海排行老二,明初迁到洧,二世祖永乐年间迁于杞县,赘于白家。刘氏族人在不同的时期和本土同乡的乡贤名人都有一定的交情和渊源。

文烈公的曾祖父刘汝忠是当时开封周王府的典膳官(皇家或王府管理膳食的人),和明朝杞县的状元孙贤之侄女结为连理。

文烈公的祖父刘承绪,是当时的义官(义官,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专设的一种编外官职,明朝时最为盛行,由官府直接任命或采用其它奖励形式向社会颁布。荣获义官称号后即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的地位,能直接参与当地官府、域内的管理事宜。因为这些义官的家境富裕,不拿俸禄,把为社会做贡献视为己任,各地志书多有“义官”的记载)。

刘理顺的父亲,名叫刘清源,号容庵,是当时的翰林院修撰文林郎(翰林院修撰,官名。明、清翰林院皆有修撰官,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即授翰林院修撰。文林郎,文散官名。明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清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义郎。也就是不是什么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技术职称一类的)。刘清源和杞县进士李用中、徐自得都相识,关系颇好。像孙贤、徐自得、李用中都是那个时期杞县的名人贤士,刘家祖先与他们都有交情和渊源,也可见刘家祖先之贤德。

刘理顺的父亲娶了四个妻子,原配夫人袁氏生有两个儿子:大顺和行顺,是当时的儒官(儒官,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知识分子做官者)。袁氏死后,又娶边氏,再娶边氏,这两位姓边的夫人身体都不是很好,没有生育,后又续娶单氏,又二子:向顺、理顺。就是说,刘理顺弟兄四人,同父异母,他排行老四。大哥大顺在杞县北三十五里大刘寨庄居住(就是现在泥沟乡的刘寨村),二哥行顺在通许县南二十五里邸阁街居住,三哥向顺住在洧川,理顺居住在杞县城西花园村。

刘理顺原配马氏,生下两个儿子,圣箴和圣录,圣箴是庚午(1631年)举人。继配万氏,生下圣符,圣录和圣符同父亲一起殉难。圣箴幸存下来,得以延续后嗣。

刘氏家族在清朝杞县城内本是名门望族,因刘理顺为国尽忠,以身殉国,清朝统治者又大加褒扬。时人对刘氏家族是非常尊重的,但在其后,刘氏家族却很少出名人。到清朝末期,已趋没落。

刘氏家族在清朝以后,名人甚少。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刘伯泉先生的事迹也令人敬仰。邢汉三先生曾写一篇文章《刘伯泉生平事迹述要》中提到:刘伯泉,其先祖为刘理顺,原名广云,乳名西方。我查了《刘氏族谱》在杞县大刘寨村长门一册中找到了第二十二世广云的名字。但是因为刘伯泉的子孙现不知何处,也未敢确切的说此广云就是彼广云。不过,现杞县西关原看守祠堂的刘家后人叫刘广志,也是广字辈的。如果按家谱记载,伯泉虽不是刘理顺嫡亲后人,但也是同谱宗亲,属于长门大顺之后世子孙。

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刘伯泉。

刘伯泉(1876~1938),其父行医。伯泉7岁入私塾,16岁入庠,文名益著。时值欧风东渐,伯泉思想受到影响,自学新学,同时设馆授徒。 在中国国民党成立不久,即加入了国民党,成为三民主义信奉者,并致力于地方教育及公益慈善事业。在民国成立后的10年中,伯泉先生成为杞县热心教育及公益慈善事业的知名人士。1932年,刘伯泉和王毅斋两先生,在王国权等同志协助下,创办大同学校,并秘密进行抗日工作。1938年农历12月1日,伯泉先生被捕整整一个月后,被日寇拉到小西门南边城墙上,用刺刀乱捅乱刺而死,惨杀后又用砖头将其尸体砸得稀烂,惨状目不忍睹! 1984年在他殉难45周年的前夕,河南省人民政府报请民政部批准,追认刘伯泉先生为革命烈士。

孝顺懂事 志向远大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孝敬”,已成为衡量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利益的追求正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包括“孝道”在内的传统美德也渐渐遭到一部分人“淡忘”。中华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是不能丢掉的,应该加大力度的宣传教育、继承发扬。

刘理顺身上具有很多的传统美德,其中一条就是孝顺。

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刘理顺的父亲61岁,母亲32岁,理顺出生。刚满月,父亲就离开人世,母亲领着理顺弟兄几个艰难度日。大顺行顺当时应该已经成家,但是生活也并不富裕,且二哥与他人有纠纷打官司好多年,把家产都变买了,甚至还有贷款。单氏带领他们靠纺织维持家用,艰辛万状。但理顺之母也是贤淑明理之人,虽然生活困窘,但知道读书很重要,生活再难,也支持儿子求学读书。一日,母亲暗自垂泪,刘公问母亲“娘,您为什么哭嘞?”母亲说:“你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家庭情况就这个样子,不能让你去读书,娘心中有愧啊,你爹是个读书人,我却不能把你培养成才,我有何面目见你那死去的爹啊!”后来,刘理顺的哥哥知道了母亲的心意,不顾家中有债,也要让弟弟去学堂读书。理顺十四岁开始入学读书,非常聪明,加上异常勤奋,熟读四书经史,很快就考中了举人。

刘理顺少时就异常懂事,且志向远大,《刘氏族谱》中还这样记载:刘公母亲每次见到前面有导骑开路,中有骑吹手奏乐助兴的达官贵人出行的场面时,母亲就会露出满脸的羡慕和喜色,然后却惆怅伤感,泪流满面,并且不吃饭。这种异常的举动,引起刘公的注意,刘公深深体会到母亲行为的原因,便流着泪对母亲表决心:“别人家的孩子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是因为他们努力的结果,若无刺骨悬梁之苦,也不会有今日,并不是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请母亲放心,人家的孩子可以让父母荣光,你的孩子我若努力,定会达到如此成就,让母亲骄傲”等等之类的话语。从此,刘理顺学习更加刻苦努力,从不懈怠,终于学有所成。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刘理顺时年24岁,考中河南乡试丙午科举人。那天,未曾见过笑脸的母亲终于面露喜色。

俗话说:寒门出孝子,这话用在刘公身上再恰当不过。由于从小就没了父亲,有母亲一人抚养成人,母亲的含辛茹苦,刘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母亲是格外的顺从和体贴。每当看到母亲稍稍有些不如意,面容露出不高兴的神色,便跪伏在地,请求母亲责罚教育,直到母亲露出喜色而止。

十七岁的时候,刘公娶了当地的马氏为妻,但是马氏身体不好,因病去世。马氏去世后,家庭拮据的刘家连丧葬费几乎都拿不出来,一下子刘公也病倒了,而后几十年刘公身体都一直不好,常年卧病于床榻间,却仍不忘少时之志,坚持读书。他的母亲年事已高,身体也不怎么好,于是刘公千方百计,想尽办法给老母亲调养身体,自己不舍得吃,忍饥挨饿,也得让母亲吃好。在刘公44岁那年,刘公的老母亲,一个伟大的母亲终归还是离开了人世,享年76岁。《明季北略》中这样记载刘公的母亲:单氏,赠翰林修撰刘清源继室。中允理顺母也。清源卒,理顺甫弥月,且家素贫,纺织自给。严课理顺力学,卒占巍科。厥后,阖门殉国,皆奉母之遗训云。给以刘母高度评价。

心性纯正 坐怀不乱

清乾隆《杞县志》记载,刘理顺在家乡以教书为生,把人伦风教作为自己的责任。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生活恬淡,洁身自好,性情耿直,不愿与当时的歪风邪气同流合污,不虚伪、不奸诈。但是身子骨却不是太好,常年有病在身,身体相当虚弱,可是即便这样,却仍能励志苦学,心无旁骛,坚持读书。他平常这样对别人说:学要无欲,吾平生困于病。然其敛约身心,得力亦不出此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能抱着功利心学习,要以求学问的态度去学习,我常年有病在身,但是却能经常收敛约束自己的言行和身心,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去追逐名利,竭尽全力,努力达到这种境界。由于刘公穷困潦倒,甚至每三年一次的乡试的路费他都掏不起,又多次参加考试却名落孙山,平日里又不谙世故,所以,当地的人们有点瞧不起他,讥笑他迂腐,不通世故。但杞县有一叫何登山的人却和其他人的认识不一样,非常看好刘理顺,认为刘理顺日后必成大器。何在自己家里特地收拾出来一间屋子,让刘理顺居住,并常年资助、馈赠,从不间断。其实,刘公在何家也不是整天自顾自己读书,然后心安理得的白拿人家的资助,若是这样,刘公这人恐怕也就不堪一提了,刘理顺是在何家教他们的孩子读书,应该就是现在所谓的家教吧!然后拿些劳动报酬。不过,何家待他深厚,所给与的劳动报酬可能超出应该所得,所以才称得上是资助。

那么,何登山,这个人为什么偏偏看好刘理顺,又常年资助他呢?何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清乾隆时期的《杞县志》中是这样记述何登山的。

何登山,杞县邢口何寨人,是当地豪富,家中很是富裕,有良田百顷,但是本人却一直布衣裹身,粗茶淡饭,一日三餐吃素,做人很是低调,不奢侈、不浪费、不招摇、不铺张,常常接济帮助贫困的亲戚族人,除了刘公以外,当时的乡人孝廉孟绍虞也受过他的资助。孟绍虞此人也很仁义,考中进士后,当上侍郎,领得薪俸,便悉数偿还何登山曾经对他的资助,当时的人都说他讲义气。明朝灭亡后,孟绍虞在家里听说了崇祯帝死后,也绝食而死,和刘公一样正直刚烈忠诚。

何登山的慷慨好施,不止于此,还有两个人和他颇有渊源,这两个人叫孔贞一、罗文英,他们三人应该是发小,小的时候就经常在一起,交情很深。孔贞一发迹早,和何登山约为亲家,但是被何登山婉言谢绝了,这是说何这个人很有志气,不喜欢和权贵攀亲沾故。对穷人,他却是又一番态度,罗文英家庭条件不太好,发家比较晚,曾经从登山那里贷款500金,到文英死时,何非常痛苦,但却对所借贷一事只字未提。可见这个人平时的为人处事的作风和高尚的道德品行。崇祯年间,农民军起义,何登山带头捐出伍佰俩黄金,八百担粮食资助杞县的守城将士,当时的知县黎玉田在当地表彰了何的行为,后来还根据他捐的银两授于他京卫镇抚这样一个官职,但何还没有赴任就去世了,享年82岁。

在杞县邢口的何氏宗祠里面发现一块石碑,是何登山的墓志铭,其中撰文就是刘理顺所写。 刘理顺在何家教书时,有这样一则故事广为流传。

民间流传:说当时刘公在一员外家里教书,因为古时把一些富豪称为员外,何家是当地富豪,那么这里所说的员外应该就是何家了。刘理顺博学多才,教学有方,何员外对他甚是器重,特地选一名聪明伶俐的侍女,照顾刘理顺的饮食起居,晚上齐宿一房,其意是赠送与刘理顺为妻。

刘理顺日间教何员外的儿子读书,夜间自修学习,经过三年苦读,学业大进,适逢考期,于是辞别员外,赴京考试。

临行时,刘理顺请员外替侍女选配一位好丈夫,员外甚为不解,以为刘理顺有意欲抛弃她,于是无奈地说:“她巳陪伴你三年了,感情深厚。若是此去金榜高中,将来她可作为妾侍。”刘理顺微笑著说:“东翁!您以为我是无情无义之小人吗?虽然同宿三年,却未曾有任何儿女私情。”员外闻言其感诧异,特地请家中老妇向侍女询问,证实刘所说属实。员外对刘理顺三年来见色不乱的高尚人格和品德钦佩万分,实是古今罕见的正人君子,堪比柳下惠。何员外赞曰:情近坐怀从未乱,方知柳下不虚传。征得刘理顺同意,收为义子,厚赠金银衣物,助他上京赴考。

心地善良 慷慨助人

据民间传说,刘理顺屡试不第,于是寄宿于清源二郎庙中读书。有一天,他正在用功读书,忽听邻居家里有妇人的哭声传出,一问得知,其家男人外出经商七年未归,至今一点消息都没有。家中尚有婆婆,眼看就揭不开锅了。婆婆无奈劝说媳妇改嫁,去寻一条生路,籍此也可以维持自己晚年的生计。且已跟一外地商人谈妥,收了人家十二两银子。平时婆媳二人相依为命,关系十分融洽,今天不忍分别,所以抱头痛哭。

刘理顺弄清事情原委后,取来家中所蓄纳粮碎银十二两,并摸仿那位久出未归男人的口气,写了一封信。信中所写:离家七年,已赚了50两银子,再过十多天就要回乡,先寄回12两作为家用。信写好后,差人连银带信送给那婆媳二人,救她们二人于水火之中。过了十几天,老太婆的儿子果然回来了,带回的银子正好是38两银子。母亲拿出信,儿子看后十分惊奇,以为是天神相救。直到刘理顺一举夺魁后,老太婆的儿子偶到二郎庙,见墙壁上有刘理顺的题咏,方知那封信和银两均出自刘状元之手,于是全家一起到刘家拜谢,刘理顺却推说没有此事。

刘理顺暗中助人的精神令乡人折服,后来,刘公终于考中状元,家乡的人得知刘理顺考中状元的消息后都认为这样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中状元是苍天开眼,还送给他一块匾,匾上写了“天从人愿”四个大字。这个故事暂无处考证,一辈辈传下来。但是乡人送匾,刘理顺道德高尚是有文字记载的。《明季北略》里面记载“公素为德乡里,其魁天下也,乡人书榜于门曰:天从人愿。”

偶遇得贤妻

刘理顺十七岁娶妻,娶的是邻村马木匠家姑娘。据说马家生活比较殷实,而刘家却相当贫穷,那马家为何要把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呢?当地流传着这样一段美谈:一日,刘到邻村办事,因中午天气炎热,酷暑难当,实在乏力,刘便在一户人家院门过道里小憩。这家一仆人午觉醒后,走进院里,忽然看见自家院门下卧一老虎正在酣睡。仆人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揉揉惺忪睡眼,仔细再看,果然是只老虎卧在那里,吓得赶快禀报主人。这家主人便是马木匠,出门来看,果然看见自家大门过道底下卧着一只大老虎,再走近细看,原来是邻村刘家小孩在睡觉。通过此事,马木匠认为刘日后一定成大器,是个大人物也,于是便把自己女儿许配给刘理顺为妻。

刘理顺十七岁娶马氏过门。还有一说是入赘到马家。只可惜这马家姑娘无福消受,在刘中状元之前已过世,为刘家生二子:一子圣箴,一子圣录。圣录同父一块殉国,圣箴在父亲中状元那年也曾同父一起应考,未果,远走扬州,性命得以保全,延续后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