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当中,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依靠自己的才华,能够做上官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这也是大多数古代读书人的愿望。很多人终其一生,十年寒窗,就是为了能够科举一举成名。
毕竟在那个时代,读书人实现梦想的途径少得可怜。 但是这个世界必定是多元化的,有一些人很有才华,一辈子都在科举,一辈子都在考试,就是为了能够当个官。还有一些人就像是超越了这个时代,皇帝专门下诏书请他当官,还被他给拒绝了。
当然得拒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正如李密在《陈情表》当中所流露的情感那样,很多人是为了在家中尽孝而放弃了为国尽忠。这也是古代士大夫的立世准则和标准之一。还有一些人,他们是为了内心不受到束缚。比如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古诗,还有这个诗人就是如此的表达。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这首古诗就是陶弘景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产生于南北朝时代。三国魏晋南北朝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动乱时代。到处都是兵荒马乱,而且政权的更迭,走马观花一般。不过在这个相对混乱的时代。文化艺术却取得了相对自由的发展。我们之前非常熟知的魏晋风流、竹林六贤就产生于这个时代。
这首古诗的作者是陶弘景,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和文学家。这个人在当时很有名气对于天下大事,也把握得非常清楚,曾经被誉为山中宰相。既然有这么高的名气,自然也吸引了官方的关注。当时的皇帝齐高帝萧道成专门下诏书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但是却被他婉言拒绝。 后来皇帝又专门下了一道诏书问他:你为什么总是隐居在山中,山里有什么让你丢了魂,以至于请你出山做官,你都不肯来?
陶弘景的回答堪称经典。“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这十个字就已经非常详细的回答了皇帝的问题。因为我山中到底有什么。那我就告诉你,这个山中只有白云,而且是我所拥有的。你要问我拥有白云有什么乐趣,“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只要在山中看到它,我才会有好好的心情,只有在山中,我才能够拥有它。
很可惜,这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虽然我自己乐在其中,但是我却没有办法让你也明白我的乐趣究竟是什么,也没有办法把我这种乐趣传达给您。此所谓“不堪持赠君”。
相对大多数人对于官职充满了渴望,请他出山却遭到拒绝的例子实在太少。这首古诗却提供了一个范例,让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十大夫的内心世界也有着另一面的存在。 古诗读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其中意味确是言之不尽的。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