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经过一拨拨纷争,一轮轮洗牌后,列国形势与格局都已发生了巨变:春秋霸主齐、晋皆被家奴控制,国君被废,国家被瓜分!秦国放弃东进,内乱不断;楚国国君昏聩,国力衰落!九州大地相对地平静了许多。 忽然,在江淮一带,兴起了一股新力量:他们纹身断发,野蛮勇猛,若说楚人,中原诸侯都感觉对方是蛮夷,愚昧落后,对于这支新势力,大家更是很少了解,给人的感觉还不如楚人有文化。
这支新力量便是地处江苏一带的吴国。 相较其它国家,吴国实则立国很早:它的创建者是周文王的叔爷吴太伯。本来周朝天下应由吴太伯这个嫡长子继承,无奈周太王看中了第三个儿子季历,太伯为了不使父王为难,更为了国家的稳定与自身的安全着想,他毅然地与二弟仲雍一同带着自己的族人数千家,奔赴五千里之外的江浙一带定居,建国句吴,当地土著人纷纷归附,吴国初具规模。 随着西周王朝的建立、巩固、繁盛、衰落、灭亡,东周王朝继替,这个吴国默默地注视着中原以及西岐地区在五百年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中原齐晋鲁郑宋卫,西岐的秦国,还是南方江汉地区的楚国,大事小情,都没有想起来与吴国进行交流通报,这个国家对于其它诸侯来讲,根本不入流。 直到春秋末年,情况发生了改变。 吴国公子光,一心想当国王,他阴结各方贤才,寻来勇士专诸充当刺客,在一次家宴当中,专诸用一把鱼肠短剑将吴王僚杀死,公子光率兵将吴王僚的亲信全部除掉,即位为王,是为吴王阖闾。 阖闾的终极目标就是争霸! 舍近求远的事儿,他才不会做,趁着楚国衰落,又有伍子胥与伯嚭两个熟知楚国内情的叛徒相助,加上军事奇才孙武的辅佐,阖闾开始问楚国发动军事进攻! 开始几年,吴国对楚的进攻基本上限于边境部分城邑,一方面摸清对方底子,一方面锻炼队伍!更重要的是,吴国在等待良机! 公元前506年,楚国昏君平王已亡,年幼的昭王即位,暂时无力有效控制朝局,令尹囊瓦弄权,大臣们离心离德。楚国霸业不在,国家渐衰。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吴王阖闾尽发大军,攻打楚国,双方接触了几仗,楚国一败再败,吴军攻入楚国首都郢,焚烧楚国宫室宗庙,毁历代王陵,搜刮一切财物,强虏妇女,抓捕壮丁送往吴国! 楚国陷入炼狱之中! 吴王阖闾本欲长期占据楚国,但军事家孙武认为这是蚂蚁吞象,纯属白日作梦,他劝谏多次,阖闾不听,孙武知其必败,悄然离去! 果然,很快,秦发兵前来救楚,楚国各封邑大夫也兴兵勤王,越国也趁火打劫,在吴国后面捅刀子! 吴王阖闾无奈只得退兵,与越国一战!本来胜利在握的战争,却因为勾践使用了阴招,致使阖闾受伤而亡! 吴国公子夫差即位后第一件事便是灭越!他励精图治两载,依靠吴国雄厚的实力,将越王勾践打得抱头鼠窜,走投无路的勾践只得前来请降!
应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吴王夫差只要努努嘴,下道命令,就可以要了勾践的命!可这位仁兄望着匍匐在自己脚下,如断脊的赖皮狗似的勾践,一下子觉得无比畅快,他认为对方已被自己打残,无反抗实力,原谅勾践更能显示出自己的胸怀!加之奸臣伯嚭极力劝说饶过勾践,夫差竟然饶了勾践一条命,依然保留越国,作为吴国附庸存在! 志得意满生骄气! 此时的吴王夫差觉得人生是如此快意:楚国早被打趴下,越国已臣服,那么接下来该干点啥呢?必须要干点什么才行!必须要让各国都知道吴国的厉害才行! 有两个人十分敏锐地洞察到了吴王夫差的内心,他们是越王勾践的两个手下——范蠡与文种! 为了自保与复兴,越国早在战败之初便开始给吴国不断地送美女,宝货,以麻痹夫差。但这样做,对削弱吴国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于是范蠡与文种提出应怂恿吴国北进中原去争霸,一则可以转移吴国对越国监视的注意力,二则可以借他国之手消耗吴国! 越王勾践马上派人落实这一战略! 无可奈何花落去 吴王夫差看到越国人居然如此“忠心”,字字句句都说到自己的心坎里,高兴的不得了!没过多久,便亲率大军北进!这一走,前前后后长达十二年,与齐争,与晋夺,吴国胜多败少,似乎霸业唾手可得了,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与齐晋在黄池会盟,吴国故意显示军队的实力!可是,此时的越国在吴国后方发动进攻,攻破吴国首都姑苏城,掠物抢人,将姑苏洗劫一空,并将吴太子杀死!吴国的信使不断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夫差报送加急信报,可笑的是我的这位吴王喜欢掩耳盗铃,实行驼鸟政策,明知后方起了大患,他还装作什么事没发生,连斩7名信使,说他们妖言惑众!后来再出没人愿意去送信了! 吴王夫差满意的结束了会盟,带着一点也不实在的强者虚名返回了吴国姑苏城,这里早已一片狼藉,祖宗之庙不可丢,夫差强令已经精锐尽失的军队协同百姓重建姑苏城! 城建好了,吴国的百业却已凋零,十二年的征伐争霸,无论人员,财富,损耗都十分巨大!吴越两国的实力发生了逆转,吴国已无法压制越国,只好与越国签定和平友好条约! 条约只是约束弱者的一条紧箍咒,对强者却没办法,越国可不会给吴国翻盘的机会,仅仅四年后,越国再次大举进攻吴国,将夫差等吴国宗室死死围困在姑苏城! 上天无地,入地无门,外无救兵,列国都乐见吴国灭亡,皆坐壁上观! 坚持了数年后,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派人与越王勾践讲和,乞求勾践大发慈悲,饶过自己一命! 嘿嘿,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勾践可没有那么蠢!“夫差必须死!”,越王的绝决,令吴王夫差万分绝望,他更是万分后悔!后悔不听伍子胥的逆耳忠言,后悔自己自以为是地骄傲!后悔…… 曾经的强大已成过眼云烟,无可奈何花落去!举起随身佩带的青铜宝剑,夫差用力向自己的脖颈抹去! 夕阳下,血流如注,夫差僵扑于地! 二百多年后,项羽鸿门宴上放过了刘邦,垓下之地却兵败自杀;六百多年后,前秦雄主苻坚真诚相待四方投降的诸侯,淝水之战后却被他们似狼般围困撕咬,身死国灭! 悲壮的故事一再上演!吴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