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影史韵 | 似新还旧的横沔古镇

 国民一员 2019-05-07

  横沔,曾是原南汇地区颇有知名度的古镇,它的地名故事颇有趣味。

横沔老镇(1987年摄)

       古时,此地多水,溪水常满,故有“沔溪”之称。又传说横沔港形似旗杆,其南端的摇纱港西北走向,至小高峰地与东西向的沿船港交汇,呈三角旗状,小高峰是块氽地,恰似旗珠。有歇后语“旗杆跌倒——横沔(眠)”之说。“横沔”之名由此而得。

        横沔自然河港交织,水上交通便利。舟楫往来,贸易频繁,在横沔港与盐船港交叉口人口渐渐汇聚,兴起市镇,到清后期蔚为繁盛,入列浦东十八镇。在水运为主的年代,横沔曾是川沙和南汇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利弊相兼,得失并存。横沔枕河港而居,自然时时受水旱、海溢灾害威胁。横沔在与自然的改造斗争中生存繁衍,创业发展,也在自然条件、区位环境以及历史洪流的制约和影响下,经历着与浦东其他区域大致一样的发展轨迹。

沉船港(1987年摄)

个体商店(1987年摄)

       横沔作为区划建制命名始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清政府建横沔乡,设乡公所于横沔镇。1959年横沔正式单独建制,建立横沔人民公社。1981年横沔乡政府迁往横沔镇西3公里新址,形成新镇区,原址遂称横沔老镇、老街。1984年政社分设,改横沔人民公社为横沔乡。1994年横沔撤乡建镇。2000年横沔与康桥“撤二建一”,建立新康桥镇。“横沔”之名,随着分分合合的建制变化而起起落落,一如在历史潮流中跌宕起伏的横沔镇。

横沔老镇(1987年摄)

       斗转星移间,随着浦东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横沔仿佛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渐渐显出凌乱和萧条。这些年里,也有不少人前来探访。在他们的眼中,古镇残存的建筑轮廓线和那种水乡集镇的景色断片,仍然保存着在江南水乡日渐消失的质朴和原始,充满了岁月静好的乡居气息。对于整日奔忙在都市水泥森林中的现代人来说,偕同家人或三五好友来到这里,度过一个闲适的周末,也不啻为做了一次“精神瑜伽”。

横沔民居(2003年摄)

横沔老镇宁远桥(2003年摄)

横沔民居(2003年摄)

        2013年,由横沔集镇农户及其周围农村组成的沔青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横沔古镇由此走进人们视线。当地政府制订了保护规划和保护管理办法,在看得见的建筑特色之外,更多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沔溪第一桥(1987年摄)

横沔牧场奶牛场(1987年摄)

横沔砖瓦厂(1987年摄)

        古镇横沔,能否焕发新的活力,人们祈愿着,也期盼着。

供稿 | 浦东新区档案馆   张剑容

编辑 | 施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