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林中人李太白

 昵称535749 2019-05-07

李白,诗仙,侠客。

假期遇见了读小学的表弟,姓熊,名孩子。这次,他又带来了最新版的“床前明月光,李白打开窗”系列的《静夜思》。

作为一首全国人民都能背诵的经典五言古诗,其流量堪称唐诗里的TOP,可惜它的遭遇也如同美国大片里翻来覆去被毁灭的自由女神像,在每一届的小学生口中被变着花样地进行颠覆性再创作。

青莲居士如果泉下有知,估计要带着五十米长剑来与小学生们一决雌雄。

毕竟,李白先生不只是一位唐代著名诗人,他还是一名剑客。

500

同是五言,李白还写过一首非常霸气的《侠客行》,估计能镇得住熊孩子们: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在这首诗中,前两句的“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是描写侠客们的造型。燕赵来的侠客们系着很民族风很原生态的帽带,腰间佩着寒光闪闪的吴钩大宝刀,帅气地骑着银鞍白马像流星一样驰骋,确实颇有几分狂野版白马王子的风范。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而且他们还武功盖世,十步即可斩杀一人,千里之内,无人能挡;行侠仗义,却做了好事不留名。

后几句则是颂扬了信陵君任用朱亥、侯赢两位豪气干云的侠客窃符救赵国的故事。在李白看来,做人就要像这“千秋二壮士”一样,“纵死侠骨香”,死后也传名百代,为人称颂。按照语文书的说法,这首诗不仅赞扬了侠客精神,还是诗人的真实写照。

500

李白的壮志豪情自然毋庸置疑,那么他的武功是不是也是真实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在八卦李先生的武功之前,还是要交代一下背景。

鼎盛时期的唐朝,疆域辽阔,北端甚至到达遍地是冰块、处处在抖腿的西伯利亚平原,也很自然要与多个民族同住一个屋檐下,共筑同一片蓝天:东北有靺鞨、契丹,西北有突厥、回纥,西南有吐蕃、六诏等。

面对那么多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唐朝的管理者们也是费尽了脑细胞,制定并实施了各种兼具大棒与胡萝卜的政策和措施,使中原文化与胡文化能够和谐共生,社会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关陇一带盛行“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

500

一谈起历朝历代的少数民族,脑海中总会自动生成一个印象:武力值Max。毕竟游牧民族,马背上讨生活,听起来就是骑马一刀一剑不羁走天涯的浪子。渐渐地,这种刚健尚武的思想也影响着中土大唐的朋友们,侠士的数量猛增,游侠之风盛行。

好的,背景交代完毕。

李白年少的时候也颇受关陇的风气影响,除了勤读诗书之外,也不忘强身健体,一文一武两手抓,这是得到他本人认证的。他在荆州自由行的时候,听说荆州的大都督府长史韩朝宗(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市长,一般为从三或从四品)喜欢提拔有才华的年轻人,有“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五星好评,便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自荐信《与韩荆州书》给韩大人,其中有一段对自己的简介是: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布衣李白真的一点也没有在客气呢。

他自己都说了,十五岁的时候喜好剑术,还凭借着这个技能拜见过各地的长官。对,没错,这里的“干”(gān)字意思是“干谒”,即有某种目的而拜见,并不是把地方长官都打得落花流水。李白可是把自己的剑术水平和文学水平摆在一起比较的,他的文学水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武功应该也是很硬核的。

(p.s这封自荐信虽然文采飞扬,不过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韩长史读后十分有感触,然后用沉默表达了自己的回绝之意。)

500

除了当时的风气使然,李白习武可能还有安全因素的考虑。

他的另一首名作《将进酒》中有一句经典默写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小时候听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是在打比喻,就是表达“你信不信,我就算挥霍千金也一样能赚回来”的那种笃定。长大之后才知道,生于巨富之家的李白,是真情实感地描述自己的生活场景。

哭泣,真的想哭泣。

二十五岁的时候,李白带着父亲李客给的钱离家开始游侠生活,在扬州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散去三十余万……当然人家也没花天酒地乱花钱,很实诚地坦白了自己都花在哪里了:“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

李白这里说的“散金三十馀万”,有说是黄金,也有说是铜钱。按照铜钱来算,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李白随身携带一笔不小的钱财,武功不好可能真的都到不了扬州。

500

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中,李白就很直接地说自己:“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非常直白,简直不用多作解释。虽然是李白亲口所言,不过也不排除有文学夸张的成分,毕竟唐律也不是吃素的,但他肯定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在与好友吴指南共游名川大河的时候,好友暴毙于洞庭湖一带,李白不禁痛哭。却不想屋漏偏逢连夜雨,居然惹来了猛虎,但是为了保全好友全尸,他并没有逃跑,而是以剑逼退猛虎,甚至还能保自己周全!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先从沦陷的敌占区域逃出,但仍然心系祖国,一腔热血,然后又逃到了潼关,想面圣力陈灭敌之策,但是想了想,又觉得“有策不敢犯龙鳞”,于是去了华山静待时机。谁知天不遂人愿,战事越打越严重,华山也不能呆了,他只能“东奔到吴国”逃去江南了。当时洛阳陷没,潼关阻塞,打的不可开交,李白居然可以只身逃出沦陷区,从北逃到南方,没有自保技能的话只能说他运气也太好了吧。

500

刘全白,小小年纪的时候就会写诗,因此和李白相识了。他在出任池州刺史后,为李白作《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以作凭吊。他回忆起故人的种种,开头便说:

君名白,广汉人。性倜傥,好纵横术。善赋诗,才调逸迈,往往兴会属词,恐古人之善诗者亦不逮,尤工古歌。少任侠,不事产业,名闻京师。

李白除了是一位浪漫不羁的大诗仙,更是一位剑术不凡的侠客,所以他写的诗中,字里行间都是飘逸豪迈的气质,再读读《侠客行》,或许他也真的在暗暗写下自己的故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